Friday, August 31, 2007

資產放大鏡

看「多啦A夢」(禤中怡較喜歡以前叫「叮噹」這個名稱)卡通,最開心是他拿出來的法寶,外表平庸,偏又是大家渴望擁有的。在現實中,原來也有一種叫「資產放大鏡」的法寶在運作,值得看看,正如叮噹舊主題曲的歌詞「離奇神化、不可思議、心中一想就得到」。


禤中怡近日見到瑞源國際(476)大舉出動,同樣參與潮興的「資源」俱樂部,擬向集團主席張韌和副主席陳重振兩人所持公司購入一個可能有銅資源的項目,並且準備持有其60%股權,即有權話事。交易完成後,張、陳二人仍持有20%股權,而他們與另一第三者另持20%股權。該項目在哪裏呢?原來在南美洲的智利,究竟有否直航機前往當地,相信要向航空公司查查,相信董事日後去視察項目所花時間和金錢,絕對是「大投資」。


這個項目作價更不嘢少,估值78億元,瑞源便要拿46.8億元買60%股權。看看張陳二人的公司原本投入資金,竟然是30萬大元,即是只須在「資產放大鏡」一照,資產估值即時膨脹,倍數之高恐怕連最厲害的放大鏡也望塵莫及,多啦A夢的百寶袋有沒有這件厲害的傢伙呢?


不過,瑞源管理層不知是何種原因,自03年以來,集團業績年年「見紅」,起碼蝕足5年,股東心灰意冷外,更要面對資產淨值日益縮水,從03年的9,809.7萬元,「陰乾」至07年3月底,只剩下2,154.4萬元,認真悲壯!


無問題,上市公司的第二項法寶就是「強力印製股票機」,可以用每股3.6元作價,發行13億股新股便OK,股份數目盡歸大股東手上,而新股數目佔現有股本1.25倍!其他股東攤薄了權益又如何,反正有大生意嘛!


好了,這個項目有多驚天動地泣鬼神?經過現由天津市政府管轄的華北地勘局所作估計,有銅資源500萬噸,但為甚麼由一間內地公司跑到老遠去做評估?原來是第三方股東委聘華北地勘局進行的。需注意的是,今次他們利用多啦A夢也有的「時光機」,因為那次估計已是2000至2001年的事了。


公司當然要回到現在,話董事曾往當地視察,不見有大型機器和大規模開採,亦不認為小規模開採會對銅資源有嚴重影響。仲話會再做盡職審查兼獨立評估和鑽探工作後才作實交易,但審查開支最多達3,500萬元,比整間集團資產淨值還高!話雖已發可換股票據籌了2.22億元,應付有關投資,不過,倘若不見到有銅存在,認購可換股票據的投資者又可要錢唔要股,到時便要還錢,豈不是將整間公司押上注嗎?大家做股民,真金白銀拿出來做投資,當然希望有回報,否則努力工作,辛苦賺回來的血汗錢,若最終石沉大海,豈不無法做到「人人期望可達到」嗎?
(8月31日刊於《am730》)

Thursday, August 30, 2007

美資亞洲掘井

美國次按又「拮」股市,加上「港股直通車」這個概念原來還未開始成形,若果早前追入買國企股的散戶,未能及早「跳車」的話,恐怕又要錄得帳面虧損。其實,內地政府推行新政策,一公布就讓投資者樂透,但隨後如何執行的細節卻要等一等,令好消息冷卻下來,這就是未成熟市場的表現。


幸好,亞洲市場魅力依然,大行都要紛紛進駐兼擴充,看好內地市場是必然原因之一。早前摩根士丹利話租新地(016)於九龍站的ICC,意味陸續加人手,而其他大行又要搶人才,例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剛找到何顯鴻做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而之前已增聘人手擴大日本股票部門,實行要在亞洲大展拳腳。


何顯鴻對內地市場的研究已累積二十多年經驗,之前在瑞銀(UBS)擔任中國股票策略師兼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難怪成為獵頭對象,讓雷曼成功從歐資對手那邊撬過來,開設這個新職位讓他來坐鎮。


其實,他從前也曾在美資大行工作過,分別在美林和摩根士丹利任職,同樣是做中國研究部主管,所以重投美資行懷抱,相信不難適應。


美資行似乎未受次按風暴影響,繼續擴展亞洲版圖。早前貝爾斯登(Bear Stearns)旗下兩隻對沖基金被次按風暴搞到一身蟻,但仍未改其發展決心,找來John Moore做亞洲區行政總裁,實行要爭市場。Dealogic統計話,貝爾斯登今年以來,不計日本市場,在亞洲區投資銀行收益排名由第35位升至第19位,進步不小,但實質佔有率才0.6%,明顯輸給其他同鄉對手,有必要增強實力。


所謂大有大做,細有細做,除了大行加強實力外,新的金融公司亦湧現,禤中怡聽到證監會話,上半年已發牌給20間新對沖基金經理,他們主要管理對沖基金或提供顧問服務,其中14間更是本地薑,其餘才是海外對沖基金經理的聯屬公司。


證監會同8間本地對沖基金見面,發現他們都是只有4至7名員工的小公司,但涉及資產總值約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絕對不能小窺!他們的投資策略似乎無甚秘密,像揸好淡倉,部分基金經理會做小量投資衍生工具、甚至用期貨和期權做對沖等。


至於一向較神秘的槓桿投資策略方面,按長短倉對比資產淨值計,原來槓桿比率才120%或以下,即稍高於資產而已,最高的才略高於200%,未見過度借貸。雖然對沖基金之前被日圓套息拆倉潮嚇一嚇,但擴張未停,如果有興趣做對沖基金分析員,相信叫價5、6萬元月薪,應無甚大問題。中環財經圈的年輕人有興趣挑戰嗎?


(8月30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會計師明益律師

所謂「法庭見」,即展開燒銀紙的序幕,因為打官司要請律師幫手,非不得已也不能隨便開口說這句話。


香港會計師公會與立法會議員會計界功能組別的譚香文之間的法律訴訟,第一局已落幕,譚女士先勝。官司導火線源自該會於05年底曾拒絕替譚香文派內附諮詢會員對政制發展的通訊,直至06年10月更停派通訊。譚香文今年1月就有關決定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究竟這種安排是否洽當,像《秋菊打官司》電影中,鞏俐所說:「我要一個說法」。


雖然這單官司的法律費金額未定,但數以百萬元計亦恐怕少不了。以該會直至7月底,約2.66萬名會員計,意味每人可能要多付數百元會費幫補,以便支付那張律師費的帳單。當然,如果該會繼續尋求法律行動,提出上訴,兼獲判勝訴的話,會員或可鬆一口氣,否則屆時便可能要多付一筆堂費,會費或許要再翻一番了。


另一個方法就是節流,反正從06年度年報可見,截至去年6月底,僱員工資等支出逾6,030萬元,增長約13.5%,如果減少些,也許可抵銷部分影響,或者先從年薪加花紅近300萬元的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著手吧!


或者動用內部資金解決又如何?問題是,在資源有限情況下,會是那些會員福利因此而被削減,甚至是那些發展計劃會受影響呢?該會又會否披露呢?


作為專業組織,應當為會員謀福利和提升專業水平,作為首要任務,但如果將會員支付的會費收入,作為支付這類法律訴訟的話,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實在非輕。


簡單而言,機會成本就是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相差,像使用資源打官司,但放棄使用相同資源作培訓一樣。機會成本這種情況在商界十分普遍,禤中怡與報界的好友談起,聽聞有間報社,每當被人訴諸法律行動,話新聞具誹謗成分而索取賠償,無論確實與否,該報社都快快手,未開庭,先同對方達成協議,實行賠錢了事,避免對簿公堂,否則花費更是無底洞。


至於今次香港會計師公會與譚香文之間的爭拗問題,最終「法庭見」,會計師又能否計算出,這單官司所產生的機會成本,實際對會計師公會的影響,又會有多大呢?其實,事件不見得有任何一方獲勝,會員無法收取譚香文的通訊,香港會計師公會又要支付龐大的法律費用,惟一有著數的,相信就是那些負責打官司的律師大狀也!


上市公司的小股東尚能透過投票就各建議表達意見,甚至有成功反對公司私有化的個案(還記得亞洲股神那間恒基發展(097)和由王氏家族的王氏港建(532)被否決私有化建議嗎?),作為年年付會費的會員,是否又有權話事,投票決定繼續打官司,或者是否收取譚香文的通訊?


(8月29日刊於《am730》)

Tuesday, August 28, 2007

證券界免費勞工

北水尚未能南調,港股先炒這個「概念」,香港投資者的確是領先一步。


為甚麼是「概念」?由於內地投資者怎樣申請開立證券戶口和外匯戶口,以至怎樣執行買賣港股指令的細節都未見出現,代表整個機制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當未有任何實質東西出現前,大家就可以有憧憬,炒未來有多少資金投入股市,當中更假設這些投資者會不問價地掃貨,因為A和H股之間的股價有巨大差距嘛!這個道理顯淺不過。


其實,內地投資者也非吳下阿蒙,見到股價超越心目中水平,還會勇進嗎?最擔心當「概念」變回真實,像之前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機制實施後,配額仍未用盡就可知內地投資者不一定要往海外投資,畢竟內地股市瘋狂程度與港股並駕齊驅,大家真的認為港股是成熟市場,投資者都是理性的嗎?恐怕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當大家發現內地散戶未有大舉進軍的話,那個火棒交給誰?


不過,在這個大波動市,證券行先受惠,證券買賣生意多到不得了,像之前拼命沽貨,然後又要恐慌性買入,來來回回,證券佣金收入認真和味。面對龐大買賣盤湧來,人手不足的問題更明顯。


談到人手難求,踏入暑假後,不少企業都會獲得生力軍的支援,以緩解人手不足的問題,這就是暑期工也!雖然屬專業行業,證券公司其實一樣要找這些年輕人做暑期工幫手,但若要踏入Dealing Room(盤房)工作,幫手落盤的話,當然有難度,但他們有的是活力,只要安排做一些核對數目的簡單任務,相信要適應也不太困難。也可分派做跑腿工作,甚至是幫手去過戶處,協助處理客戶的股票,真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更重要的是,證券公司隨時不用花費一分一毫便可得到免費勞力。投資界朋友話,有證券公司的客戶趁自己的子女於海外留學期間,回港放暑假時,為了不讓他們終日閒在家中,需找份差事讓他們吸收多些社會經驗,況且經濟金融夠熱鬧,自然想安排子女多學點財經知識,所以會找證券界朋友求助,看能否安插位置,使子女能夠到證券公司上班。


證券公司亦樂於賣個人情,而有些父母也相當識做,實行自己「科水」,負責支付子女的薪酬,總之有機會讓子女體驗,就甚麼都無問題,兼且股場有斬獲,多付一點零用錢又如何,而證券公司無端多了一批幫手,兼且是免費的,又是一個雙贏方案。


趁開學前,禤中怡亦祝各位莘莘學子,學業猛進,理財有道!


(8月28日刊於《am730》)

Monday, August 27, 2007

曾sir與博客

在資訊透明的年代,商業中間人角色並不易為,精明如剛入股亞洲電視(ATV)的查氏家族自然亦深明此道,過去幫亞視買airtime製作財經節目(實際上節目內廣告成分居多,窩輪、國內地產廣告長期在節目時段中出現)的曾智英(曾sir),二判角色將被亞視這個大判收回,想不到查家入主亞視,第一個受影響的原來是曾sir,不過禤中怡奇怪的是,為何早幾個星期,還經常看到亞視本港台在播《曾sir28show》的廣告宣傳片,但轉過頭,亞視原來又已經另有盤算。


禤中怡身為財經Blogger,看財經節目是份內事,猶記得曾sir在亞視搬入大埔新廠房後的第一集《曾sir28show》中,還大讚新廠景美輪美奐,那知短短時間內,卻已被out,禤中怡憶起當時曾sir的說話,從邏輯上分析,他應該還未知道節目的命運。


曾sir過去找來各方財經評論員幫手,出席節目談港股和個別股份股價走勢。最重要的是,這些財經評論員都是有求必應,甚至可用免費去形容,節目成本又輕一些,盈利能力自然更高。逢交易日就有節目,曾sir做做吓原來已經有4年時間,面對這種「利錢」高的節目,兼且換了新老闆上場,亞視又怎會自己放棄這隻金蛋呢?所以索性自行製作財經節目,今日推出的《理財博客》,取代之前曾sir於早上和下午兩個時段的財經節目,實行肥水不流別人田。


不過,據說曾sir亦非全部退下來,還會為新節目的部分環節提供內容。此外,他始終有一定人氣,若果能保持曝光率,就可以繼續找機會賺錢,但新部署就真的要再打探一下。


聽投資界朋友講,新節目其實同之前的變化不大,同樣會請財經評論員做嘉賓,繼續講港股,若果用「搭膊頭」方式,即免費出鏡,代表節目內容同樣毋須頗大人力的製作成本。


不過,如果只是換湯不換藥,節目就難以突破,說實話,亞視夠膽一下子叫曾sir拜拜,足證亞視認為沒有曾sir,也不會出現甚麼問題,如收視率下跌之類,這顯然已可估計亞視認為《曾sir28show》的內容有幾大的叫座力或受歡迎程度,禤中怡認為,亞視如果真的希望搞好晨早時段的收視率(事實上晚間時段亞視打勝仗的機會遠低於晨早時段,事關大家都從來沒有投放太多資源於這個時段的節目製作上),就真的要好好改變一下節目內容,如果又是一味sell product,把節目內容變成隱性廣告時段的話,對於觀眾而言,根本沒有太大意義,禤中怡一直期待本地財經節目能夠做到如歐、美電視台的質素,而並不是把節目變成廣告的一種偏鋒手法。


(8月27日刊於《am730》)

Friday, August 24, 2007

另類內幕交易

美國財長保爾森的確是高手,見招拆招,次按有問題嗎?即時注入「新水」給銀行,又使出減貼現率,更讓市場憧憬減息,拯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兼且保帥(股市)成功,且看美股帶領全球股市出現如此強力反彈就可知其威力!


面對銀行又有「新水」,之前基金沽貨後,增加現金比重,兼且日圓匯價又軟下來,套息活動怎會放棄這個機會,在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下,或許可以視為近期全球股市再度進入亢奮狀態的原因之一,適逢內地「巧合地」推出資金自由行,兼且「獨家」只准買港股,試問好友怎不趁機大撈一筆。


恒指升至如此位置,能否再升一級,要看保爾森的功力,能否進一步推高美國股市,特別是有金融機構已準備出手入股次按機構,符合逐個爆,逐個救的策略。


面對市場如此好景,無不引起大家想賺錢的慾念,當慾念轉化成歪念的話,很容易就會把持不定,誤踏「地雷」,惹來「一身蟻」。


最普遍的,就是犯上內幕交易(Insider Dealing),所謂內幕交易,根據內幕交易審裁處的資料顯示,其定義詳釋於香港法例《證券(內幕交易)條例》第9條。內幕交易可以多種形式進行;概括而言,法例的目的,是禁止任何與某上市公司有關連的人士在掌握關於該公司的明確消息情況下,濫用有關消息(或鼓勵其他人利用該消息),買賣該公司的股份,從而獲取利潤或避免損失。


最近日本便發生一宗「特別」的內幕交易,話說日本證券交易監視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Surveillance Commission)(SESC)準備起訴一名「宝印刷株式會社」(Takara Printing Co.)前員工,涉嫌藉內幕交易賺取數百萬日圓。


這名前員工的犯案手法也算簡單,因為他的前僱主「宝印刷株式會社」,本身是一間專門印製上市公司文件的印刷公司,已創業超過55年,員工約575名,負責印製招股文件、上市公司中期報告、年報等。這些文件的內容當然有些尚未曝光,屬市場敏感資料。


該公司收到一份印刷合約,一間公司準備向另一間上市公司(簡稱「A公司」)展開收購,故需印製有關收購建議文件,通知A公司股東,讓股東決定是否接納有關建議。


正當有關收購建議尚未正式公布前,這名前員工便在證券市場買入A公司股份,而消息正式公布後,A公司股價自然水漲船高,這名前員工亦趁勢沽貨獲利離場。


儘管未有披露如何偵破這宗內幕交易,但已再一次印證「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8月24日刊於《am730》)

Thursday, August 23, 2007

和黃零售業務大節流

如果用悲喜交集去形容近日大市走勢,相信沒有多少人反對,但夠膽追入的又有幾個?


恒指重回舊地,收市見22,346點,已是本月9日以來高位,而現貨月期指更見22,407點,畢竟內地「水源」充足,氣勢一時無兩,但小心大戶趁勢於尾市造高,加上次按問題準備再出擊,讓淡友從中搵食,短炒要睇位啦!


其實,藍籌股中期業績多對辦,理應有助支持恒指企穩,而今日登場的矚目藍籌股,非李嘉誠領導的長江實業(001)及和記黃埔(013)的中期業績莫屬。


當然,影響長實業績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定必是來自和黃的盈利貢獻。由於和黃旗下和記電訊國際(2332)出售印度流動電話業務給Vodafone後大賺700億元,加上和黃之前用些少錢增持和電國際持股量至逾50%,代表可將該股成盤靚帳併入其綜合帳目內,你話和黃業績怎會差?


除特殊利潤外,市場最關注3G業務,由於擁有業務的國家,其經濟不算差,而流動電話作為消費品,經濟好就多花費,相信虧損可進一步收窄(和記澳洲虧損便減少至1.97億澳元),可能有些地區業務更有驚喜,如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可以收支平衡。其他核心業務如貨櫃碼頭、基建和地產業務生意維持增長料不難,至於去年未計利息和稅項前盈利下降6%的零售業務更有望造好,成另一增長引擎(Growth Engine)也說不定。


禤中怡在中環飯局聽聞,和黃零售旗艦屈臣氏集團董事總經理韋以安退休,已由和黃執行董事黎啟明接任後,所謂新人事新作風,單是節流功夫就應該做足,可以為老闆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中提高毛利率。聽聞韋以安離開前,大灑逾億元「整靚」公司總部,而這種大花筒的做法究竟是否引起內部不滿的原因之一就未知,但黎啟明一上場,已率先不斷將業務整合,特別是後勤部門,如把各品牌的物流中心逐步集合一起,甚至像其電訊業務般,用外判方法減低成本,單是省回人手成本已可見其行事手法。


此外,一些需花費的內部活動據聞亦要大縮水,如一年一度的運動同樂日,以往幾千人齊集在馬鞍山運動場舉行,高層還有自己的專屬休息位置!傳統上,該運動同樂日結束後,和黃運動會就會登場,屆時李嘉誠會親自捧場。不過,今年起屈臣氏的運動同樂日規模將大為縮減,好像安排借用學校的運動場地舉行便算,參加人數亦大為減少,會不會最後無疾而終呢?


長實有和黃貢獻外,也有賣樓收益支持,相信本業亦差不到哪裏,較注目的是,自05年度開始,中期股息開始增加10.5%,06年度亦增9.5%,相信以李嘉誠的慷慨性格,理應有能力再增派股息,讓股東開心一下。


(8月23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ugust 22, 2007

Paul Potts的故事

在風高浪急的市況下,禤中怡手上卻沒有太多東西要做,要買入的,已買了,走唔切的,亦不宜多想,不如同大家分享吓一些有趣故事。開口唱出悅耳歌劇的Paul Potts(保羅.波茨)原來已到港宣傳其新碟《One Chance》,禤中怡心思思,也想去買番張欣賞欣賞。


在維基百科之中,已經有大量資料關於這個傳奇人物的資料。這位於1971年出生的音樂家於英國威爾士塔爾伯特港(Port Talbot),職業是一名流動電話銷售員,也是業餘歌唱家。真正讓他從舞台上綻放出光芒的,必然是今年6月9日,保羅參加於英國威爾士千禧中心舉行的《Britain's Got Talent》比賽節目,比賽開始前,評判面對這個參賽者,均露出懷疑的眼光,可能單從外貌來說,一不靚仔,二是身形肥胖矮小,在演藝圈發展的條件的確一點也談不上合格。但從YouTube上載的片段可見,當他開腔唱出歌劇普契尼的《今夜無人入睡》(Nessun Dorma)時,卻震撼全場2,000名觀眾,更有人起立鼓掌讚賞其演出,有評判更因其表演眼泛淚光,場面令人動容。這段影片上載至YouTube後,一周已有逾250萬人次收看。


保羅.波茨以《告別時刻》(Con te partirò)一曲晉身總決賽,竟吸引高達950萬名電視觀眾收看,連他工作的Carphone Warehouse公司亦在多間分店貼出海報,呼籲公眾支持保羅。當然,他成功拿下冠軍,奪得10萬英鎊獎金(約160萬港元),更有機會於年底在女皇伊利莎伯二世面前獻唱。保羅.波茨過去曾在歌劇界發展,甚至在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擔任獨唱手,並在意大利北部巡迴表演。可惜他於2003年切除腎上腺腫瘤,康復後騎摩托車時遇上意外,導致鎖骨爆裂,歌唱事業自然受到打擊,今次憑着實力可重新站起來,確是一宗美事。


禤中怡並非叫大家必定投身娛樂圈,而是與大家分享積極的信息,努力的成果不會白費,即使遇上任何難阻,也只不過是短暫性的,像身體受傷,總有一日會康復過來。當然,不能忽視中間所經歷的訓練、練習等等過程,所付出的汗水更非筆墨所能形容。


此外,非主流音樂並不代表難獲公眾歡迎,如他與《Britain's Got Talent》節目評判Simon Cowell簽約所錄製的唱片《One Chance》於上月中於15個國家面世,單是於新西蘭銷情便相當不俗,並已獲得白金唱片的銷量。


未知哪位軍師如此醒目,安排保羅.波茨來港訪問,實行向亞洲市場挺進,可能知道知音人多,況且這類音樂的盜版料不會嚴重,大家肯花錢聽好音樂吧!


如果想看他的成名作,可登入:http://www.youtube.com/watch?v=9oxTy7KIAaA


(8月22日刊於《am730》)

Tuesday, August 21, 2007

中央放水電盈無份

港股升到曉飛,投資者經歷上天落地,場面經典,差點精神分裂。美國聯儲局減貼現率,可見保股市的決心十分明顯,但這招真的能抵禦次按危機陸續爆破嗎?還是另有新招未出,如市場所願,減息救市?


幸好,中央先出招救股市,放水讓內地居民率先投資港股這個「海外」市場,大市立即有反應,配合得天衣無縫,因為今次再非用投資產品間接投資港股,而是散戶湧來直接買貨,單是那些尚未走入內地發行A股的國企股,與及那些極待回歸A股的紅籌股,就肯定成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投資對象,畢竟內地投資者對自己生活有關的行業較熟悉。面對如此開水喉場面,相信那些建設甚麼AH股套戥機制等建議已不用擔心,因為內地資金必搶那些與A股折讓大的H股,而中國移動(941)亦可能獲內地股民支持。


藍籌、紅籌和國企成分股當然全線向上,不怕恒指早段已升700多點的投資者,追入獲利的話,相信收穫甚豐。不過,並非隻隻獲垂青,像電訊盈科(008)本應有內地因素,主要股東之一就是中國網通(906)母公司,但昨日股價僅升0.03元至4.63元,升幅只不過是0.65%,比兩隻公用股港燈(006)和煤氣(003)表現略佳,對電盈股東來說,升市對他們確實完全無影響。


再談兩隻炙手可熱的股份非中國銀行(3988)及中銀香港(2388),前者一日升近11%,後者亦漲9.8%。禤中怡一向對內地政策的執行摸不著頭腦,為何一個如此重要的政策,會先由一間商業性兼已上市的銀行負責,究竟是特權,還是嫌中國銀行股價落後,幫手推一把?


孖展炒股廣告
正當大市回升,禤中怡見到結好控股(064)大賣廣告,話「孖展客有難,結好幫到您」,一副救市造型,聲稱用低息搶客,有幾低相信問過至知。孖展(Margin)這種投資方式,具備以小控大的特點,假設投資者用50元可買100元的股票,即另外的50元其實是由證券行借出的。借錢炒賣,當然要支付利息,兼且有何風吹草動,如買入的股票價格顯著下跌,證券行也會追收孖展,即補倉也,如果無錢補倉,證券行就會毫不留情地替你斬倉,沽貨套現,計數後如未能填補差價,孖展客須補回差價,你估同你有親?這種投資方式不存在對與錯的問題,本意為係為你節省投入資金,投資者要量力而為,不宜投入全部可用資金兼且要注意市況,像現時大市上落幅度如此巨大,無疑提供一個投機空間,但市場逆轉亦頗急,如無補充資金,分分鐘未見股價回升,孖展盤已被「打靶」,隨時面對雙重創傷,即要補回差價外,更失去股價回升後的獲利機會,精神打擊非輕。


(8月21日刊於《am730》)

Monday, August 20, 2007

恐慌性買入

恒指上周五出現的「高速過山車」,相信談足一個星期都未完,單是那些大戶如何不問價地拋售股票,又是那些能人異士出手力挽狂瀾,大力抽上,就已經是一個很難解的「謎」。


這就是市場可愛之處,當有人極度看淡,偏有人感樂觀接貨。事後大家努力找「死因」,除了基金狂拋股份外,期指淡倉盤幫手推一把亦是推低大市的可能性之一。


之後,大市能夠迅速收復大部分失地,又估計與部分淡倉盤賺到肚滿腸肥,樂於平倉獲利離場,加上經過「恐慌性拋售」後,終於出現「恐慌性買入」,因為已跌得太過分,散戶惟恐落後於人,齊齊變買家,低位撈貨,「慌死買不到貨」。儘管恒指最終仍跌285點,但個別股份回升速度驚人,兼有斬獲。


有投資界朋友話,上周五炒藍籌好像炒二三線股般,如中國人壽(2628)股價跌至低殘不堪時,竟成功在25.55元掃入,之後股價回升,雖然全日收市計,依然下跌1元,但仍報27.6元,代表低位買入的,單日帳面即賺8%。以大價股來說,短短1日內能夠有此收成,回報已屬相當不俗,而入貨價位更只是稍高於全日最低位25.5元,反映成功在跌市中搵食。當然,沽出套現,方算真正落袋。


不過,並非個個如此幸運,因為指數大幅回落,有投資界朋友摩拳擦掌,但並非炒股,而是轉向炒指數。上周五日本股市午後急挫,恒指難免受拖累,所以向指數期權打主意,因為期權風險畢竟較炒期指為低,即使看錯市,蝕極有個譜,不會被夾死。奈何市況波動之急、之快,可能連莊家都好像未能即時作出反應,買賣差價拉闊,分分鐘無肉食。但想一想,大市已作轉變,最終當然是無功而回,只是換來一肚氣,或許要向港交所(388)問問原因了。


其實,禤中怡自上周三起,已開始被身邊朋友追問同一條問題:「可以入市未?」,因為連續3日,港股「腸胃」被次按和日圓套息拆倉搞得不舒服,大市無法止瀉,大家的入市渴望慾念就更強。


至於最關心的「入市」問題,禤中怡始終認為是做長線定短線,炒短線的,當然是自求多褔,望長線的,就要看形勢。美國聯儲局上周五出手,但並非注資那麼簡單,而是減貼現率,對當地銀行體系必然是好消息,奈何此際出招,卻又惹來「空穴來風」的不良氣氛,是否有甚麼不可告人的隱憂?此外,由於資金抽走已成既定事實,基金可以買貨的能力恐怕亦因被大量贖回而被削弱,而且日圓套息盤又見收斂,再失一個炒作資金來源,難怪有經紀甚至話要準備迎接寒冬,擔心交投縮減也。現時入市會否買貴貨就要看清楚了。


(8月20日刊於《am730》)

Friday, August 17, 2007

瘋狂的估值

見到全世界一齊沽貨,悲壯場面難得一見。之前專家們的甚麼看好經濟前景,本地基調良好,有內地因素支持等等,都要先放入雪房,皆因走貨更重要,避免落後於人,畢竟大家都怕蝕底。


全球股市重創,即是話,將資金投資各地股市,以為可以達致分散風險的作用,原來也是一場夢。或許再把部分資金投向債券市場吧!但次級按揭債券價格又挫,甚至評級有「AAA」的也遭唾棄,反映又有機會損手,究竟怎樣才算減低風險呢?莫非又要買商品、買樓、做定期存款等等多元化投資,方能將風險減到最低呢?


早排市場熱衷資源股,市面充斥很多突然話轉型的上市公司,這邊話去開礦,那邊又話搞石油,有些更神奇,買塊地去種樹,總之全球資源缺乏,做點資源生意總有著數。


東潤拓展(467)剛加入資源類俱樂部,規模更是非同小可,用高達72.88億元向大股東張宏偉等收購United Petroleum全部股權及其2.68億元股東貸款。該股用1.61元發行45.2億股新股支付總代價。該集團同時批13.74億股新股,集資21億元新錢,代表公司開動印股票機解決一切煩惱。在牌面上,其他小股東看來很著數,因為停牌前公司市值才121億元,現在購入的東西,相等於市值的60%,你話公司規模壯大多開心。更重要的是,股價昨日復牌後,竟然逆市狂升,曾經急漲42.77%至2.57元,收市報2.45元,大升39%,輕易成為全日升幅之冠,帳面賺到笑。


有趣的是,United Petroleum持中國渤海灣盆地一個油田項目的分成權益,只要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提高採油量,便可分享所增加石油量的60%,認真和味,但細看之下,United Petroleum方於今年2月初才展開為期兩年的試驗期,更要承擔全部測試費,盛惠不少於1,600萬美元(1.24億港元)。


即使試驗理想,又要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總之手續仍多,估計「計劃中的主要部分」將為期3年,還未計其他非主要部分所需時間,計一計,無5、6年都休想有成果可見。此外,又要裝置新設備,話雖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願意支付部分投資,但只佔其中的30%,即東潤又要再輸血,解決餘下七成的開支。


這個夢幻般的投資項目,但交易究竟能否成事,其中一個先決條件,就是獨立估值該項目需不少於78億元。


這類專業評估,絕非禤中怡之輩可以計算得到,就如當年科網股熱潮,一個網站尚未啟用,動輒估值10億、8億元一樣,投資者買10%股權就請拿出逾億元支付,那時亢奮之情景,今日好像重臨大地。


(8月17日刊於《am730》)

Thursday, August 16, 2007

贖回與減價泵水

港股前日升得些少,兼成交縮減,淡戶昨日即時大舉出動,將恒指推低近700點,反映之前談到的大跌小漲局面尚未消失。


美國次按問題拖累全球股市外,人人擔心銀行為次按投資所作撥備不足,甚至有陰謀論,憂慮銀行或金融機構內裡有隱藏的損失,分分鐘較想像為大,所以各地金融股難逃一跌,其中大笨象滙豐控股(005)股價1日就不見了2元,收市股價見137.9元,已屆今年4月4日以來收市最低位,會否向過去一年收市新低133.7元「邁進」呢?


不過,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滙控和中國移動(941)這兩隻重磅股佔恒指比重需調低,如滙控從18.23%降至15%,而中移動亦從17.19%減至12.25%的關係,中國移動(941)股價「跳水」表現亦不遑多讓,股價更跌逾2.6%,成交股數增至3,421萬股。


不知大戶是否趁機沽貨先套現,然後增持其他恒指成分股?若果減持陸續有來,港股將再添另一個負面因素。


市場又憂慮出現基金巨額贖回潮,所以大家齊齊洗倉,在一呼百應下,怎不演變成全球股災。英國《金融時報》更話,原來投資對沖基金的大戶,要贖回本金的話,需要最少45日通知期,而若果在9月30日(禤中怡估計是要趕及季度結算)取回擺入對沖基金的血汗錢,原來昨日就是最後期限,料今日就知道真正要贖回的金額,故先下手為強,拋售資產,增持現金比重,應付贖回需求大增。


或許這解釋了像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急於上市集資,就是準備應付這個贖回浪潮有朝一日發生,因為拿到長期資金,不用怕這種突然發生的贖回情況,話之你股價潛水,因為投資者沽股票,最多也是股價跌,那筆注碼早已袋袋平安了。


這邊話贖回,高盛個對沖基金就要加碼,由於要獲支持亦不易過關,需要提供優惠以加大吸引力,《金融時報》又話,高盛早前叫投資者為旗下對沖基金加碼,原來可以豁免每年的管理費用,更大減表現費(Performance Fees)。所謂表現費,就是基金經理可分享管理的基金所產生的投資利潤,故每當基金回報達致目標水平後,就可收取額外利潤的一個百分比,作為基金經理的額外報酬。


至於高盛今次就話當有關對沖基金回報達10%,之後需收取的表現費(Performance Fees)僅為有關額外回報的10%水平,與該對沖基金以往收取的費用比較,如管理年費收2%,表現費比率便高達20%來看,優惠認真大手筆,可見高盛出招無所不用其極。面對這種場面,禤中怡也不知道是禍是褔,但賺錢講能力,即使免交易佣金,免存倉費,都要投資有得賺方算上策,成本只是次要考慮。


(8月16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交易所強化戰

過去一個月,恒指原來才累積跌了1,000點,跌幅約4.7%,似乎外圍更凶狠,但本地樂觀情緒卻較預期強勁,否則恒指應該還有下沉空間,港股究竟算不算已調整也很難說,因為環球央行「揼水」,能否救近火尚待觀察,起碼先穩定市場情緒,而次按炸彈就讓他們逐個爆開,然後逐個救,市場可能視為正面因素,告之大家可以繼續玩。


不過,港股成交額就愈縮愈有,主板總成交由周一的630.3億元,再減至532億元,其中藍籌股成交額更只有172億元,莫非大家無方向,先靜觀其變,抑或有大浪將至?


幸好上半年成交氣勢如虹,港交所(388)今日公布中期業績,證券商大都預測該股純利好到不得了,升超過1倍的估計大有人在,皆因證券交易所的運作成本,就是建設交易系統而投入的固定投資支出,若成交增多,可變運作成本卻不一定相應擴大,利潤自然可以提升,這一方面歸功於規模效應的好處,加上純粹在原有平台上提供交易服務,再多的生意就成為額外的利潤來源,否則港交所股價怎能在之前一飛沖天。


要人家前往你的交易所進行買賣,就要不停諗計。日本Jasdaq證券交易所便開設新交易平台「NEO」,主要針對創業科技公司。顧名思義,「NEO」這個簡稱,N代表New,即創新;E則有兩個意思,包括Entrepreneurs和Evaluation,可解作創業家和評價;而O就是Opportunity,機會也。


這個是日本第7個股票市場,希望吸引如發展機械人技術、生物科技等公司,總之就是任何創新技術或產品足以商品化,即變成可賣錢的東西就是了。不要小覷這種市場,因為正合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Fund)的脾胃,將投資的公司安排上市,然後售出股份套現,再覓新投資。


羅兵咸永道和美國國家創投組織於美國統計顯示,第二季投資的創投項目達977個,創2001年第三季以來新高,涉及投資額71億美元(約553.8億港元),生物科技佔223宗交易,涉22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有趣的是,投資內地的也有34宗,約4.08億美元(約31.8億港元),金額為03年以來新高,而這些公司會否捨香港而取「NEO」上市呢?


另外,德國證券交易所則與瑞士證券交易所組成合營企業,專門提供結構性投資產品交易服務,並將該交易所命名為「Scoach」,希望進一步拓展一般證券產品以外的市場,如窩輪、結構性投資證券等。單是6月,「Scoach」成交總額便較去年增加1倍,交易量亦升85%,可見無論在升市或跌市中,交易所也是贏家,最重要的是,投資者有興趣來買賣。


(8月15日刊於《am730》)

Tuesday, August 14, 2007

沽空的誘惑

恒指又玩過山車,相信投資者已經開始習慣這種波動市。由於之前的大升市已不復見,大市轉為偏弱走勢,兼且有美國次按這支針拮住,只要再有機構投資者旗下基金出現問題,即成為利淡因素,或許有投資者開始想買淡,實行加入沽空部隊。適逢昨日起,港交所(388)又再加添134隻股份,成為認可賣空指定證券,令總數增至526隻,當中不乏一些二三線股。之前市場憂慮,這些新加入名單的股份被沽空,將引致股價大幅下跌,但真正反應又如何呢?


禤中怡略作統計,在新加入的134隻可沽空股份中,只有7隻在沽空方面錄得交投,比例僅佔總數的約5.2%,包括6隻主板和1隻創業板股份,反應未算十分踴躍,未知是市場尚未適應,還是大戶睇定才出手?


在主板股份中,以中國七星購物(245)沽空成交額較多,涉529.3萬元,沽空股份則約964萬股。該股昨日收市無升跌,報0.53元。大快活(052)和第一視頻(082)的沽空金額分別為12.8萬和38.4萬元,但命運各異,大快活報升0.2%,但後者股價卻逆市重挫8.5%至1.82元收市。


至於寶威(024)、長城科技(074)和中國海澱(256)亦不過各有數千股沽空,不提也罷。


相反,創業板股份中國鐵路貨運(8089)股價大跌6.9%至12.1元,成交股數422.6萬股,而該股沽空股份約44萬股,股份沽空成交額約533.5萬元。


由於二三線股早前已經歷一輪洗倉潮,股份跌得人仰馬翻,可能令再沽空的意欲已大打折扣,加上市況波動,在一日內可以跌完又升過,大戶也可能暫不沾手。禤中怡亦覺得,買跌風險不少,因為股價一旦上升,幅度可以無限,甚麼時候見頂,根本無人知,何況是可以一日升逾倍的二三線股?


May Lau 9月從新地退下來
上周一談到藍籌股的企業傳訊頭頭換人,新鴻基地產(016)公司傳訊總監劉美梅(May Lau)正式話做到月底,並由許雲嫻(Emily)於9月1日接任她的工作。


對企業人來說,從高位退下來,不一定是去嬉戲,且看美國前聯儲局主席格老又撈多份顧問工作就知,所以「退休」二字不能隨便使用。據了解May Lau功成身退後,仍希望參與更多義工服務,當然能夠多點時間去旅行,前往不同國家,感受當地文化和歷史也不錯,而且不用兼顧公司業務,有時間鑽研佛理添!


禤中怡見到人家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就羨慕不已,相信也是時候找多些機會回家吃飯。


(8月14日刊於《am730》)

Monday, August 13, 2007

美國金融風暴

若果次按危機進一步引爆,恐怕這次輪都輪到稱為「美國金融風暴」,可能要讓美國人嘗一嘗當年亞洲金融風暴對亞洲國家所帶來的恐怖經歷。


還不健忘的話,亞洲金融風暴的結果是有關國家貨幣貶值、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和失業率上升等,唯一好處就是無通脹,買東西便宜一點罷了。這種集體回憶實在真的不敢忘記,為自己的投資寫下警戒記錄,不要得意忘形。話雖美國人面對金融危機,但經濟全球化,美國人買少點東西,印尼和越南工人的生計分分鐘也受影響。


由於市場轉變太快,那些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的財技高手也要俯首稱臣。像華爾街收入榜首的基金經理James Simons,去年收入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堪稱另類打工皇帝,可惜這位對沖基金經理透過持有的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經營兩隻對沖基金,自8月以來,有關基金價值已經不見了9%,認真弊傢伙!究竟今年這些基金經理能否再獲巨額花紅呢?


該對沖基金採用稱為「量化分析」(quantative analysis)的投資策略,這種簡稱「quant fund」的基金,當然包括利用融資和槓桿方式去參與股票投資以提升回報。基金的運作模式就是建立一套電腦投資模式,讓電腦利用已設定的標準等,計算有關上市公司價值是否值得買入,或者需要沽出,當然人手也可操控的。


好處是電腦不像人類般,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左右投資決定,且入市或走貨速度也較人手快。不過,若果設定的模式已存在問題,就可能出現投資失誤。由於利用電腦投資模式,所以「quant fund」實際運用的是那些贏錢策略,恐怕連專家都要花時間研究,何況是一般投資者,估計大家買的,都是James Simons這個大名而已,這亦是對沖基金採取絕對回報投資目標的結果,就是睇成績。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電腦投資模式也不過是基於以往數據作為參考,相信在設計模式時,銀行水浸,借錢無甚麼大問題,但當出現今次類似這個次按危機時,銀根突然短缺,甚至要各地央行紛紛出手,相信總也想不到為電腦設定怎樣應變吧!


James Simons本身是一位數學物理專家,於越戰爆發時,曾擔任密碼破解工作,或許這個經驗幫了他,利用量化分析去發展成今日這個投資基金規模,價值260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但今次可能要幫電腦修改一下了。


有投資界朋友話,第四季市況就會好轉,因為這些基金經理要拿Year End Bonus,所以定必拼搏進取,希望追回失去的部分。不過,如果自身難保,真的還會關注那份遙遠的Bonus嗎?


(8月13日刊於《am730》)

Friday, August 10, 2007

美500大憂衰退

港股昨日表演高位跳下的驚險場面,早段以為恒指可以挑戰22,800點,豈知要掉頭回落,收市反跌97點,即高低位上落也有近360點,以現時恒指所處水平來說,幅度未算太大,但反映淡友力量非同小可。不計泰國和印尼這些新興市場昨日也下跌,亞洲主要地區股市普遍向上,港股昨日可算是斯人獨憔悴,莫非大戶在高位進一步散貨?


美國次級按揭問題鬧得滿城風雨,除了美國本土的次按相關資產和基金受影響而出現大幅虧損,甚至清盤外,現在連法國最大銀行BNP這類金融機構亦飽受困擾。這也難怪,因為投資者擔心手上的財富會縮水,甚至憂慮會否如美國一些參與次按的基金般,最後一個仙都無得剩,當然先發制人,倒不如贖回套現,相信會更穩陣。


由於美國次按問題已進一步蔓延開去,除了歐洲市場外,亞洲市場已率先在股市浮現有關影響,究竟對區內信貸市場的影響又有多深遠,值得大家注意,但預料這支「針」又會再次狠狠地拮下來,今日港股恐怕都無運行,早兩日反彈逾600點後,可能一下子便會打回原形,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迎接這個巨浪。


禤中怡早前拾人牙慧,講對沖基金看次按,將資訊與讀者分享。有讀者Andrew提到新觀點,值得讓讀者了解情況,故將原文刊載:


「好像很多人對次按的問題了解不深,只是光聽傳媒講其他傳媒的報道。有不見其人,只聞樓梯響的感覺。我是在內地做生產的,上星期我個美國客人(500大)從美國帶來了他們來年的需求預測。原來,他們已經對次按的問題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從他們的分析來看,他們在2006年的時o候已經看出了這個問題,並在比較2007年第一季和第二季中看出,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是一個持續性的影響美國經濟。他們在比較過去四十年的美國經濟來說,他們認為次按問題是不會比1974年的石油危機嚴重,但就會和1980,1982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可比較。所以,他們已經認定次按的問題是會導致經濟衰退的,那你還在想甚麼? 」


Andrew所談到的500大,相信是指美國《財富》雜誌公布的500大企業,相信他們的分析多少也反映了美國大型企業本身對經濟前景的看法,畢竟是本地薑,更加有參考價值。


如果這些美國企業已有危機意識,可以先採取措施減輕有關影響的話,起碼不會從暴風雨中突然摔下來,惟一問題就是,究竟這個風潮有多大,實在難以估計。此外,如真的導致經濟衰退,亞洲出口往美國的生意又會否受打擊呢?


(8月10日刊於《am730》)

Thursday, August 09, 2007

均富望做Big 4+1

在地產界,有新鴻基地產(016)的郭氏三兄弟,在金融界,相信是方氏三兄弟較有名,當中證券界較為熟悉的,想必是方正,因為他就是香港證監會主席,而方俠則擔任港交所(388)非執行董事一職。


在另一專業界別方面,方中則出任香港會計師公會主席,可見他們在香港專業界別中,可算是一門三傑,3人同為香港金融界服務,亦可算是各自各精彩。


最近,Mark Fong(方中之英文名)又有新動作,就是在事業上走出新一步。因為他和另外5個合夥人,已經率領80名員工,齊齊從摩倫斯.馬賽會計師事務所(Moores Rowland Mazars),過檔至均富會計師行(Grant Thornton),一下子令均富的合夥人和員工數目,分別增加至21個和480名。


與傳統業界最大的Big 4(德勤關王陳方、安永、畢馬威和羅兵咸永道)比較,擁有逾30年會計經驗的Mark Fong轉投的新公司,在業界排名可算屬業界二線頭、一線尾,意味仍有進一步發展空間。


其實,面對業務全球化,會計企業也需邁向更大規模、涉及地域更廣的發展方向,以配合客戶,特別是跨國企業的擴展步伐,否則在某些地區無法提供貼身服務的話,分分鐘連份合約都被對手搶走。這種趨勢已從近年業界合併情況可見一斑,如過往的八大會計師事務所,變成今日的四大,可見競爭之激烈。


由於整體經濟佳,商業活動定必增多,而且有內地因素配合,對會計服務需求只會有增無減,靠聘用人手,慢慢培訓的日子,已不切合今時今日的營運模式,最快成長的方法定必是購併對手,直接拉攏具經驗的合夥人可能更快見效。至於今次Mark Fong等過檔均富,亦可視為一種力量整合的結果,而均富獲猛將加盟,勢力續壯大,大家日後會否改稱業界Big 5,相信要先觀察,究竟整體會否掀起新一輪的整合潮。


不過,Mark Fong他們過檔新公司後,舊公司的8個合夥人卻不願跟隨過檔,改為成立馬賽會計師事務所登場,實行自己獨立門戶,員工數目也有170名。雖然以員工數目來說,公司規模肯定比均富為少,但爭生意時就不一定會輸蝕。


摩倫斯.馬賽會計師事務所原本的兩間上市公司客仔,分別為福方集團(885)和威利國際(273),負責擔任他們的核數師。由於摩倫斯.馬賽會計師事務所改組,兩間上市公司需要重新找核數師接任,最後他們都是揀了馬賽會計師事務所做新核數師,莫非馬賽會計師如此進取,抑或是均富另有業務發展策略?


(8月9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ugust 08, 2007

二三線抽資潮

剛談到港股陷大跌小反彈局面,昨日便上演恒指先跟隨美股造好,開市不久便抽高240點,奈何淡友勇猛,隨即將指數拉下來,上午大市還未完結,恒指又再跌穿22,000點,再掙扎都無用,好友也投降,最後倒跌28點,收市報21,907點,而國企股指數更挫1%。


二三線股成重災區。事情很簡單,面對市況暫難好轉,當然是先將籌碼落袋為佳,專業一點說法,就是持盈保泰,賺錢後再作新部署。好似之前被股壇長毛批評得體無完膚的聯洲國際(048),原來瑞銀在停牌前減持2,320.99萬股,每股平均價為3.1元,持股量降至3.91%,起碼減少損失。另外,花旗上周減持創維數碼(751)3,082.4萬股;富達月初又減持天地數碼(500)692.4萬股,可能也是套現為上。


此外,近期壞消息頻出現,聯洲已迫至停牌,之後德發(928)又被核數師「保留意見」,加上傳出追收孖展、基金驚贖回而先增加現金比重等,均構成股價短時間內大幅下挫的原因,況且這類股份承接力比藍籌股更弱,重量級存貨一拋出街,股價怎能不直插而下。更重要的是,這類二三線股或受莊家支持,但莊家手持的「存貨」可能並非只有一隻股份,當要套現還款時,多隻股份同時成為套現目標,就會出現「火燒連環船」效應。


昨日場面便相當震撼,20隻最大跌幅股份中,股價跌得最少的也有24%之多,不計那些成交稀疏,即所謂「乾跌」的股份,多隻股份成交也不算少,特別是被負面消息影響的,股價插得更深,如永恩國際(210)生產鞋類產品,兼設門市,都算有基金緣,之前有摩根大通持有,之後降至少於5%後,有否清袋就不得而知,但另一邊廂有瑞銀加入,直至上月初仍持有約5.08%股權,但昨日股價急跌後,恐怕已嚇怕基金經理。


至於早前鑊氣甚勁,在短短3個月間,股價由1.43元炒上最高3.96元的香港建設(190)更可算連跌8個交易日,單是昨日,股價便下降5.2%,收市報2.36元,即過去8個交易日累積跌幅達36.3%!


控權股東黃剛之前將批股份抵押予東亞銀行(023)後,迅速還錢解除,又話私募基金Cerberus認購的新股已完成配售,可見落力挽回基金信心。不過,該股昨日收市價已跌穿當時每股2.8元配股價,將來會否反成上升阻力位呢?


昨日話隻三峽天元鋁業(8253)股權易手,但遲遲不向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後,終於落實收購價0.1632元,股份停牌近一年終復牌,股價即場表演逆流而上,最高抽上0.85元,較停牌前股價0.148元大增4.7倍,收市仍升3.4倍至0.65元,較全面收購建議的收購價還高得多,小股東今次相信飲得杯落。

(8月8日刊於《am730》)

Tuesday, August 07, 2007

監管上的兩制

港股跌得那麼深,恒指可以一日又不見2.67%,差點以為身在投資新興市場,但成交未見大增,恐怕承接力轉弱,如好友放棄「頂下去」,大跌小反彈局面已形成,加上美國次按風暴夠惡,加上恒指交易區域已下降一級,要有心理準備,短期炒賣入市,隨時變蟹。


不過,內地股市普遍向上,恒指服務公司新推出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竟創新高,收164.17點,增5.7%,這代表A股股價平均比H股股價高出64.17%之多!究竟是A股太貴,還是H股太便宜,真的令人摸不著頭腦,只知港股續跌,內地股市向上的背馳情況不變,相信這個差別只會愈來愈大,會否差距進一步拉闊,方便讓內地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來香港買平貨呢?除了A股和H股問題,面對內地商業政策與本港有所不同,內地企業仍然存在內資股的問題,而這種股本結構已衍生出新問題。


有間創業板公司叫三門峽天元鋁業(8253),股本由H股和內資股組成,本來無甚特別,但有間叫天瑞集團向其母公司收購所持天元鋁業內資股,每股作價0.1577元人民幣,佔已發行股本67.02%成控權股東,有關交易於06年9月獲國務院批准,之後又獲商務部開綠燈,整項股份轉讓交易於今年4月底完成。


問題來了,天瑞要向其他H股小股東提全面收購建議,但中國有資金管制,天瑞找間香港公司負責向H股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但如何釐定作價就要研究,故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展開聆訊,裁定天元鋁業的內資股及H股均有相等投票權,且H股比重少於30%,故投資者要取控制權就要買內資股,更指出無理由兩者作價會不同。


另一個問題是,H股交易不能用人民幣,計算匯價轉換為港元就很重要,天瑞之顧問話以人民幣1元兌1.0187港元計,即每股H股收購價為0.1606元,幸最後裁定有關匯率應在觸發需提出全面建議時,當日人民幣匯率即1兌1.0348港元計算出來,最後每股H股作價為0.1632港元,較天瑞之顧問作價高0.04%,令股東可以多收一點,起碼較停牌前報價0.148元有10.3%溢價,且看今日復牌後,股東如何以行動回應該公司的決定。


不過,該公司內資股交易完成多時,天元鋁業於昨日才公布有關全面收購建議,距離國務院批准日期,足足遲了將近1年,你話做監管機構究竟等甚麼呢?股東權益是否已有足夠維護呢?


這宗交易反映中港兩地之間的監管層面上所面對的問題,相信這類問題陸續有來,目前H股股東先在股價上,跑輸A股股東,若果連權益亦受損的話,真的不知道如何吸引人買H股股票。


(8月7日刊於《am730》)

Monday, August 06, 2007

藍籌傳訊頭頭換馬

最近兩間藍籌股又有新動作,但並非甚麼大型收購合併活動,而是在企業傳訊方面有新面孔出現。自從電訊盈科(008)的企業傳訊頭頭,即立法會秘書處秘書長馮載祥的太座離開Richard Li(電盈主席李澤楷)後,該位置便一直懸空,最多找內部同事幫手acting,過去數月都始終未見有接替人選聲氣放出。


直至日前才揭盅,原來該集團找來之前擔任亞洲國際博覽館管理公司的首席商務總監趙小敏加盟,並已履新上班做電盈企業傳訊阿頭也。Helen(趙之英文名)早在05年初,已協助正處興建階段的亞洲國際博覽館發展,見證過去兩年挑戰灣仔會議展覽中心的龍頭地位。


Helen於本月1日返工,第一個大project相信是電盈截至6月底的上半年度業績報告。該集團未講何時開董事會審閱業績,而去年則在9月中才公布中期業績,若果今年維持傳統,Helen起碼還有個多月的時間去準備,況且該集團原有班底經驗豐富,相信Helen今趟能夠輕鬆過關。


有散有聚,電盈同時失良將。本來負責媒體業務市務及營銷高級副總裁的葉倩林(Pandora Ip)已返新工,轉戰Richard Li另一業務《信報》做業務發展主管(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她從廣告公司入行,一度擔任Media Director,即傳媒總監也,然後又於《南華早報》效力。她今次重投傳媒懷抱,協助《信報》搞市務推廣等,相信報紙人氣將大升。


另外,地產龍頭之一的新鴻基地產(016),其傳訊部亦聽聞有大變動,老臣子兼該集團傳訊總監劉美梅(May Lau)將退下火綫。接任其職位的,卻非來自另一間商業機構,而是從高級學府中找來猛將,她就是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處長許雲嫻(Emily) 。


為甚麼May Lau叫老臣子呢?因為她早於1989年已加入新地,即已為該集團效力長達18年,以今日職場來說,絕對是不貳之臣。不要以為新地主要做地產一瓣,其他附屬可以自己搞掂,公司相對輕鬆,其實May Lau負責整個集團的傳訊推廣、宣傳業務、企業廣告、市場調查和公司網頁,更要處理顧客關係事務,涉獵甚廣。近年更出任新地會董事總經理,旗下新地會有多達25萬名會員,真的是少點魄力都難以應付。此外,她又在新地持有股權的載通(062)旗下路訊通(888)做非執行董事,認真夠忙。


其實,May Lau功成身退消息傳聞已久,但究竟是未能物色到合適人選,抑或是公司多番挽留就不得而知。本來市場對接替人選多番揣測,曾話前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丘李賜恩為熱門,但她於6月已出任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執行董事兼總幹事,傳聞就此結束。


至於Emily於06年7月才升上中大傳訊部阿頭這個職銜,估不到短短一年時間內已有新高就,若果今次真的被新地這間大企業所賞識,確是值得可喜可賀。Emily已向中大遞信呈辭,料最快月中可以離開這個充滿書卷味的大學機構,食慣大學的檸檬批,或許轉轉口味,日後往灣仔海都去了。


不要小看企業傳訊(corporate communication)這個業務單位,因為要照顧公司內外大小事務,對外,又要與本地及海外傳媒打交道,更要處理傳媒查詢等。遇上突發事件,更要與相關業務部門保持聯絡,隨時將最新的訊息向外公布,真的是24小時stand by,以免掛一漏萬。對內方面,他們又要與員工建立溝通渠道,有些大型跨國企業的傳訊部更要兼顧供員工閱讀的內部刊物事宜,讓分布各地的員工能夠多了解公司發展情況等。


(8月6日刊於《am730》)

Friday, August 03, 2007

懶理跌市內房股照升

對炒即日鮮的散戶來說,相信昨日港股正好提供機會,因為大市像過山車般上落,早上直插到底,下午則見反彈,若果睇中股份,低位撈底,相信略有斬獲。


藍籌股近日被拋售,令恒指跌得人仰馬翻,但其實有些股份根本懶理大市回落,像恒基(012)四叔推介的內地房地產股卻我有我升,由他欽點的碧桂園(2007)升穿10元,收市報10.14元新高,升3.47%,更已連升4日,認真巴閉,而中國海外(688)也升1%至16.14元,相信四叔逆市又賺。雅居樂(3383)和富力地產(2777)亦分別增2.5%及1.83%,反映內地樓價上升,可以愈賣愈貴,而且收錢用人民幣,兌換回港元計入帳的話,試問毛利率怎不輕易提升幾個百分點。雖然政府調控完又調控,不過禤中怡認為資金太多,加上外圍氣氛差,將人民幣兌換為外幣,然後投資海外的QDII吸引力自然被削弱,倒不如買層樓收租更穩妥,排洪功能難有效發揮。


至於二三線股更是另闢戰場,像停牌超過4年的新萬泰(433)昨日終復牌,又展現高開炒低的局面,即高價追入的結果就是蝕讓收場,因為開市即彈上0.5元,較停牌前0.118元升超過3倍,可惜股價逐步向下,只能以0.238元收市,雖上升1倍,惟炒即日鮮的恐怕要損手離場。


另一間叫嘉輝化工(582),股價單日升7.9%至3.41元。以升幅計,根本未入流,但該公司剛公布減持一間經營塗料業務的全資公司股權49%的新聞就可堪玩味,資產將賣給嘉輝管理層控制的公司,作價1.225億元。話雖去年嘉輝化工受競爭和成本上升而令盈利大跌44%至2,896萬元,但原來這間塗料公司去年就賺2,888.3萬元,所佔盈利比重之高可想而知。


更奇的是,整個交易僅賺回713萬元,資產投資回報之低,認真難以置信,恐怕這個特殊利潤並非股價炒上主因。管理層話出售股權後,套現用作找投資機會,但未搵到合適項目,只是拿著筆錢等投資,那麼公司收入豈不是先少了一截?莫非大家憧憬該公司有大項目,偷步入市?


財經新聞值錢
擾攘多時,梅鐸(Rupert Murdoch)終取得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控制權,料該公司股東支持機會大,梅鐸有望再擴大其媒體王國。


其實,財經資訊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加上經濟好,投資者亦樂於付錢睇經濟報紙。禤中怡看看Pearson plc的中期業績便知一二。這間公司持有著名報紙《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原來今年上半年該報銷量增長1%至45萬份,售價在歐美和英國均有提升,增幅介乎15%至60%。此外,該報紙還拓展網上業務,單是其FT.com客戶便升12%至9.7萬名,帶動整體廣告收益增長5%,反映財經報紙仍有得做,無論賣報紙和收費網站的收益都有增長空間。Pearson旗下財經雜誌《The Economist》的銷量更升9%至120萬本。證明市場好景,賣書都容易過人。


道瓊斯同樣擁有財經報紙和網站,梅鐸即使出價較狠(收購價較公布時股價有65%溢價),但相信投資回報仍可觀,因不用重新打造品牌,更擁有價值不菲的管理班底,且較一般傳統報紙受免費報紙和網上廣告衝擊影響為少,兼可跟隨對手加價以提高收入。


其實,內地著名財經刊物《財經》雜誌售價早已由以往10元人民幣加50%至15元人民幣,你話財經新聞幾值錢!


(8月3日刊於《am730》)

Thursday, August 02, 2007

對沖基金看次按

內地經濟增長因素不敵美國次級按揭的衝擊,更令香港這個號稱國際金融中心的股市也要「同聲一哭」,加入大跌市行列。與前日大升市一比,可見今日市場波動之激烈,恒指上落點數和幅度都有擴大跡象,相信即使是專業大戶,也不容易掌握這類像鐘擺般的短線大上大落情況,更何況是一眾散戶。


市場關心美國的銀行「閂水喉」,整個經濟運作循環就會終止,內地好像叫這個做「資金鏈斷裂」,即商業和金融機構無錢繼續投資,又要還錢,股市又怎能獨善其身呢?這次趁美國財長保爾森訪問中國期間,次按風暴才刮過來,可見主帥不在陣,淡友乘機發圍。


此外,由於大市下瀉,加上拆倉套現,市場更認為對沖基金今趟無運行。不過,有一派則認為問題好像被誇大。路透社找來Hedge Fund Research統計顯示,在2,200隻對沖基金中,只有少數對沖基金估計會受次級按揭問題而影響投資回報,若果被追孖展而出售資產,其他行家更樂於趁火打劫,低價買入對手急於套現的資產。


禤中怡從一份歐資大行就對沖基金投資趨向的報告中,發現對沖基金在這個夏天開始已看淡美股,無論標普500和Nasdaq市場均屬沽家居多,並且極度看淡美元匯價,較看好英鎊和歐元,同時開始將日圓套息交易平倉。股市差,對沖基金卻看好資源類商品,即使近期油價創新高,他們原來依然樂於投資,同時增加在黃金方面的好倉盤,並且持續降低對銅的沽空盤,代表看好金屬市場走勢。或許這份報告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另一個數據作參考。
由於次美國次級按揭問題非短期可解決,要有心理準備這支「針」會不停刺下來,一片好景的情況,如恒指屢創新高,或暫難再現。


扭轉科技洪流的結果
與市場抗衡的結果,多以失敗告終,且看彩虹電子(438)能否克服宿命。該公司主要生產彩色顯像管,剛於周一停牌,待公布一項主要交易。


該集團曾話正洽商購母公司的LCD項目,但手上仍持有舊式彩色顯像管生產線。該集團計劃將所持4條舊式彩色顯像管生產線轉讓給持有42.9%股權的A股公司彩虹股份,令後者生產增至8條,希望藉此擴大規模效益。


問題來了,這間於A股掛牌的彩虹股份曾發出盈利警告,話彩色顯像管銷售下跌和價格下降致出現虧損。若果再增加生產線數目,真的能擺脫那些負面因素嗎?儘管市場對彩色顯像管仍有需求,但力度恐怕不會太大,而且這類產品的壽命周期已走向黃昏,靠慳、靠集中採購可維持有合理盈利嗎?更遑論要求公司盈利增長?


禤中怡記得數年前有間叫潤迅傳呼的公司,趁流動電話服務開始普及後,走去收購其他對手如佳訊、新世界和星光電訊等傳呼業務,又在深圳設傳呼中心節省成本,以為成為全港最大傳呼商便覺得前景秀麗,但全港傳呼用戶數目由96年逾百萬名,減至今日維持約12萬名,最後結果相信不用多講。


彩虹電子今次將彩色顯像管業務拋給該A股公司,似是左袋放入右袋,畢竟仍持有該公司股權,一旦該公司出現虧損,彩虹電子難免要攤佔一份。最悲慘的,恐怕是那些已經用LCD電視睇中央台節目的A股股東了。


(8月2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ugust 01, 2007

阿仔勝阿媽

大市反彈速度令人目不暇給,單憑滙豐控股(005)一隻就表演單日升3元的罕有景象,只計大手成交便破千宗,反映補倉盤旺盛。早上未開市,已有一球多(約120萬股)做144.4元一股,即涉1.73億元,較前晚收市彈3元,之後安然在高位徘徊,但似乎滙控管理層幫股東增值的能力,就不夠其兒子(恒生(011))叻。


恒生昨日升個不亦樂乎,相信老股東今趟飲得杯落,好過開完股東會,淨係收份午餐回家。該股雖未能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報124元,仍升11.1元,夠晒交代。最重要的是,交投驚人,平常才不過數百萬股,即使在過去一年,最高一日的成交股數亦不過1,600多萬股,昨日卻竟然有多達2,338萬股成交,立即成為市場焦點,其中超過1,900萬股更屬大手成交,反映獲基金等垂青,股價要進一步造好不難。


該股昨日早段交易區雖升上116至118元之間,但真正展現實力的,是在下午開市十多分鐘後莫屬,其時竟有投資者掃20萬股,叫120元,即涉2,400萬元,十多分鐘後大手叫價已升1元,5分鐘之後又再升1元,即是每股見122元,確認在高位行走。今次機構大戶湧進,相信非貪圖該行的第二次中期息,畢竟金額比去年未有增加,根本不值一哂,當然「財息兼收」就更理想啦!


這兩隻股份無論業績和股價同樣造好的原因,莫不是來自內地的投資,可見今時今日內地因素已凌駕於其他市場業務。或許會覺得這種靠所持公司上市獲特殊利潤的策略難長期維持,況且這種推動方式亦未必實在,但若果管理層的投資眼光無錯,投資者亦無理由離棄這些公司,最重要的是長遠利益所在。當然,如果他們的投資對辦,何不直接投資這類股份呢?所以中資金融股升勢好像停不了,如5隻中資金融股便推動恒指升92點,佔全日上升比重的20%,而未入藍籌的交通銀行(3328)也升1.6%。


港股在這些金融股推波助瀾下,兼且昨日賣地成績人人話低於預期,即地產商入了平貨,日後賺得更多,又可作為升市藉口,難怪這兩日大家已忘記了美國次級按揭的煩惱,投向祖國的懷抱。


寶馬也要建口碑
還有兩個月,德國寶馬(BMW)於慕尼黑的新巨型標誌物BMW Welt(英文名為BMW World)就落成,建築物本身外形相當震撼,日後貴為寶馬的客戶,將可在這個被形容得像一個教堂般的陳列室交收靚車。


其實,面對日本車來勢洶洶,特別是豐田這間大廠,同級數的凌志車系(Lexus)已處處進迫,最近看《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一篇報道,在 J.D. Power & Associates最新的一個就質素調查發現,凌志僅落後於保時捷而排第二位,但比平治和寶馬高3和19位之多。雖然不知道這調查如何計算,但可見凌志的推廣策略奏效,簡單講就是有口碑也!


由於凌志產品的科技和質素部分等與歐資車廠日漸拉近,寶馬必須在品牌上下功夫,所以希望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就必須讓客戶建立自豪感。


寶馬讓客戶日後買車時多付457歐元(約4,898港元),便可經歷一次寶馬之旅,參觀慕尼黑的3系房車生產線,兼在BMW Welt享用一餐,因為內裡將擺放全線車系產品,像藝術品般讓人欣賞,感覺自然非同凡響。BMW Welt每年將接待8萬名訪客,當中料包括在那裏交收4.5萬部新車的客戶,即每日約170名新車主,數目不算多,但有口碑就可以協助其進一步推售,不像在代理商門口收車那般平凡,而平凡就是今日營商的致命傷。


這幢建築物傳聞花費2億歐元(約21億港元)興建,但換來不平凡的體驗可能仍值得,如有興趣看看,可到http://www.bmw-welt.com/看看。


(8月1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