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4, 2013

309個CEO失飯碗


上周剛話歷史不斷重複,怎知內地四川又發生7級地震,令人傷感,祝願生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對於港人捐助問題,禤中怡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要因為擔心金錢被貪官吞下而失去同情心,甚至對天災麻木面對,但捐獻時不妨選擇具公信力、透明度高的國際救援組織,總之讓災民受惠便是。

見到李克強總理埋首食粥和鹹菜,反映今日內地政府也懂得做親民的公關騷,而這時劉曉波太太劉霞「突然」自由,難免令人有造騷之感。

至於企業紛紛站出來捐獻,令人肅然起敬!好像國美電器(493)捐400萬元人民幣款項及物資。其實,去年該股虧損5.9億元人民幣,但仍捐了958萬元人民幣。

又好像高鑫零售(6808)去年捐款才500萬元人民幣,但為救助地震,高調宣布旗下兩大品牌「歐尚」及「大潤發」將捐款現金及物資共1,250萬元人民幣,足足是去年捐款的2.5倍。造騷與否,希望企業不管是天災,還是日常慈善活動,也能夠繼續多多捐獻。

談到造騷之強,相信非蘋果公司(Apple Inc.)莫屬,以往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一出場,介紹新產品,會場傳媒,繼而全球科技愛好者便起哄,奈何領導離去,好像失去舵手般,負面新聞漸多,又話新產品欠創意,或失去光芒等,加上股價迅速回落,見到昨日《am730》更封面報道行政總裁(CEO)庫克(Tim Cook)恐被炒,便知道壓力不少。

身邊朋友依舊熱衷該品牌產品,剛購買「推出多時」的iPhone5,而另一朋友亦愛上iPad mini的纖小易攜。

可惜做打工皇帝實在不易,究竟是為短線利潤衝刺,還是鋪排長遠發展,絕對考功夫。據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Inc.統計,今年首季美國共有309名CEO離職,較去年同期減少3.7%,而單是3月更只有86名CEO退下,與2月比較回落21%,更是自2010年以來,連續第三年的同月離職人數有所下降!

不過,今年以來因辭職和落台的CEO總數為143名,佔總數46%之高,可見上班如履薄冰。若果再細分,期內共有36名與電腦相關企業的CEO離座,單是3月便佔15名之多。

做內地的CEO亦非好過,據Booz &Company統計2,500間全球最大企業,其中國CEO換人比率雖然只有8.1%,比全球平均15%水平低很多,但他們平均留在公司的時間僅3年而已,對比日本的5年,甚至是美加平均的6.5年而言,確實較短。

見到霍大班上周護主,便知道能夠在和黃(013)工作多年,地位穩如泰山,除了實力外,還有其他成功元素。

(4月24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pril 17, 2013

宏利夠膽識買樓花


歷史不斷重複,美國事隔約12年又遭受恐怖襲擊,受傷人數相信非少數,禤中怡祝願傷者早日康復。亞洲這邊廂,內地受禽流感影響,殺雞殺鴨,但在沙士十年剛過之際,難免令人憂慮,疫情會否捲土重來。

至於日圓大貶值,美元匯價變相走強,用美元計價的黃金和石油立刻跌至翻天覆地,相信淡友先勝一仗。

面對瞬息萬變的投資環境,確實難以預測數年後境況,經營保險業務的宏利金融(945)旗下宏利環球房地產投資組合卻選擇斥巨資,購買一個遠期樓花項目,認真有膽識,似乎為未來寫字樓前景投下信心的一票。

該集團在香港經營長達116年,首度入市,斥45億元向會德豐(020)購入觀塘海濱道One Bay East西幢全幢商廈,21層高的物業提供102.5萬方呎樓面,樓面呎價4,390元。

可惜,該物業於去年初才動工,代表無現樓實物,可供觀察室內環境,落槌與否,相信全憑專業人士的意見,兼且這個樓花項目於2015年底才落成,而宏利本身更計劃於2016年才計劃進駐該廈,意味要多等3年時間,才能有新辦公地點,投資果然夠長線。

不過,該公司近年在港迅速膨脹,保險銷售代表人數於08年才不過3,000名,之後兩年開始增長,直至4,000人後,招兵買馬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止,甚至加速之勢,最近人數更已經突破5,600名,相當進取,聽聞直至年底時,總數還要到達6,000人之多,代表在5年間人數要翻一番,認真厲害!

膨脹的同時,員工辦公的需要似乎要急速應變,如早前逐步交還租用銅鑼灣利園的寫字樓樓面,直至現在仍保留48樓等樓層,同時又與其他金融機構一樣,轉往觀塘物色據點,包括向恒基地產(012)一口氣租下觀塘一幢商廈8層樓面,兼有「宏利金融中心」命名權。

由於銷售隊伍增長快速,該集團看來未及準備,宏利金融中心經已爆滿,故此部分團隊便要另覓新據點,聽聞已打算向觀塘巨無霸商場apm旁的One Pacific Centre打主意,租用3層樓面,那麼今日市場真的欠缺供應,無法物色已落成物業,引致代理需於未來數年分散辦公,待物業落成後又再折騰一番,抑或買樓花有其他好處?

同保險界朋友談起,他話聽聞宏利在加拿大向部分同事提供一項選擇權,如留在家中上班,可獲津貼,變相減省公司安排辦公的日常開支,同事也不用舟車勞頓,又是一項雙贏方案。
在新辦公大樓落成之前,未知香港管理層又會否考慮效法呢?

(4月17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April 10, 2013

有錢未必使


內地受H7N9禽流感恐慌困擾,禤中怡與經常往返內地的上市公司人事部頭頭談起,他話自己也少吃雞,公司甚至發出通告,提醒廠房員工盡量少吃雞,以往一直有供應兼受歡迎的滷水雞蛋和雞翼銷情麻麻,朋友話雖然疫情遠在華東,但身處廣東省的他依然小心翼翼。

那麼膳食菜單豈非缺少了雞肉?他話問題非太嚴重,只需選配菜、豆腐和豬牛肉等便可。若人人轉買豬牛,肉類製品股理應屬受惠了。且看國家統計局披露3月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5.5%,而與2月比較則更挫9.1%,難怪通脹走低,但如果疫情持續,大家續搶購豬肉而棄雞肉,恐防再推高豬肉價,變相令通脹回升。

另一邊的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努力卻不易擺脫通縮,為了要實現在兩年達到2%的通脹目標,不惜把所持日本國債餘額及流通的貨幣總量增加達一倍。目的明顯,就是藉此壓低長期利率,鼓勵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借貸,以加大投資和消費。

這招學大佬美國的貨幣政策能否奏效尚待觀察,但上周五各大日本報章均以此為頭條,而隨後續以「円安」為題,即日圓匯價持續貶值的意思。由於當時身處日本,朋友即通知,日圓匯價大幅回落,實在是哭笑不得,若果以信用卡簽帳,理應可即時享受匯率下調的好處,但望著那些現金,又有蝕了點的感覺。

其實,政府鼓勵消費及投資,奈何怎樣啟動「經濟周期」這部大型機器著實有難度,要企業借貸嗎?據統計顯示,當地首100間大型企業截至去年3月底止,所持內部儲備和累計盈餘,竟高達99萬億日圓,即約7.7萬億港元,比09年,即美國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發生後還多10%,證明他們並不缺錢,反而是他們情願保留現金儲備也不願意提高薪酬或加大投資,可見他們的危機感依然未改。

走在九州一些城市的主要商店街上,即使在主要大街,舖位空置情況令人憂慮,旁邊街道的店舖出租率之低更恐怖。除了本地人難支撐外,由於中日關係緊張,碰上內地旅客的機會不多,只見來自台灣及南韓的遊客,相信靠外匯對刺激消費作用亦有限。

正當投資海外的回報按日圓計,因圓匯轉弱而增加,加上日經平均指數節節向上,當地投資講座也增多,而散戶零售投資者佔當地股市比重,由去年10月的20%增至近期的30%,可見大家擔心利息下調而影響回報,轉而把資金投向股市,但真的能轉化為刺激消費嗎?靠輸入石油和天然氣的日本將面對日圓貶值而令價格向上的輸入通脹,但如企業無法創造產品以賺取外匯,無疑是引火自焚,唯一著數可能是遊日本更便宜,可惜買的盡是內地製貨物了。

(4月10日刊於《am730》)

Tuesday, April 09, 2013

樓梯響完又響


對免費報章的讀者而言,一直享受不用付錢便可取得新聞和分析等資訊,但收費報章的讀者恐怕又要迎來報紙加價潮,今次同樣傳出每份加1元,即增幅約16.6%,而率先提價的就是《蘋果日報》,並選擇在本月7日開始實行,之後各大報陸續調高售價。

其實,傳媒機構早有加價壓力外,恐怕負責分銷和零售商也想多賺點收入。同相熟報販談起,她也說未有肯定答案,又話有些報紙於五一勞動節後才加,總之謠言滿天飛,最好早點落實。

她話,若果每份加一元,賣一份或多收約0.2元,真是小數怕長計,而且比銷售馬經報章的風險少一些,因為剩餘的馬經報章退回後,每份仍要倒貼約0.45元,故需注意入紙量和銷量,否則所賺的也不夠補貼退回馬經報章的損失。

至於對價格敏感的客戶會否放棄買收費報章,轉投免費報紙的懷抱,實需留意變化。不過,有趣的是,《爽報》發行量繼早前由90萬份大削至60萬份後,近期又降至55萬份,而在收費報章傳聞加價之際,昨日發行量更再降27%,至40萬份,究竟是個別日子減少發行量,抑或是季節性因素,還是有其他策略?

其實,這種情況同樣在台灣出現,據統計媒體銷量的「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統計,台灣《爽報》去年1至7月銷量,日均發行量雖然為38.1萬份,但若果細看去年4月至7月的日均發行量卻呈下降趨勢,從4月的40萬份減至7月的33.38萬份,回落逾16%,由於壹傳媒(282)決定不出售台灣印刷媒體業務,相信待公布全年業績時,便可掌握去年下半年情況。

壹傳媒一聲保留台灣印刷媒體業務,想獲取特別股息的好夢成空,股價即時反應,逆市大挫25.6%,至0.87元,成交股數高達1,933.8萬股,對比2、3月單日成交股數最多也只有八百多萬股而言,已屬相當厲害了。由於股價一日跌了0.3元,可能有員工損手了。

皆因該集團過去發出多批認股權計劃,大部分均以每股1元為行使價,由於有出售台灣業務消息刺激,股價輕易升越1元,提高行使吸引力,而包括行政總裁張嘉聲和數碼業務總裁姚主澤各有900萬股和500萬股都以該換股價計算,若果早前悉數行使,並能在去年10月以來收市最高價1.7元沽出,分分鐘有七成斬獲,帳面獲利分別多達630萬元和350萬元之多,萬一持有至今的話,帳面恐怕由賺變蝕了。

提婚嫁後又取消婚約,女孩子心裡肯定忐忑,現在台灣業務話賣,送行拍照留念後又折返,究竟員工的心裡會怎樣調整呢?或許下一期台灣《壹週刊》可做做專題,相信讀者也會繼續捧場。

(4月3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