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9, 2007

半年結英皇證券跑出

港股跌唔散,果然借回歸好消息爆上,差不多全程在高位運行,儘管試探22,000點關口後回落,淡友也無運行,且見到成交又增多,相信買盤又重臨。


禤中怡曾看一位財經專家的評論,似乎所言非虛,就是當日圓匯價跌,股市就造好。再查看日圓兌美元本周已由4年半低位回升,主因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問題可能影響經濟,引發套息活動(carry trade)平倉所致。港股好像連跌3天,恒指累積下跌294點。


不過,當美元兌日圓於紐約尾市升0.1%至122.95,其他貨幣兌日圓亦也造好之後,昨日港股就表演火箭升空,兼且懶理內地股市受負面消息而大跌所影響,真的有跡可尋,畢竟有任何風吹草動,借入日圓的炒家自不然要沽貨(股票)套現平日圓空倉,可能好像雀鳥小心翼翼地,啄吓啄吓咁「覓食」。


雖然還有一個交易日,大家就可以放長假,但禤中怡也先幫大家計數。恒生指數於上半年無驚無險已累積上升9.88%,表現不俗,國企股指數就更厲害,足16.5%的增幅,但如果買中資金融股指數的卻竟然跑輸大市,僅升7.68%。


至於新股市場亦相當熱鬧,連同今日掛牌的稻香(573),不計從創業板轉主板的山東墨龍(568),原來已有32間公司招股上市,較去年同期升23%,而在31隻已掛牌的新股中,仍然高於招股價的有17隻,「潛水」的則有14隻,若果採用「天女散花」的投資策略,隻隻都認購兼獲配股份,意味投資獲利也屬一半一半。


至於榮膺新股王嘅原來是於4月底上市的英皇證券(717),這間以0.38元招股的證券股趁QDII概念炒上,昨日收市1.28元,累積升幅達2.36倍,亞軍就是遲兩日掛牌的洛陽欒川鉬業(3993),累積上升亦有1.18倍。幸好,普遍下跌新股的損手幅度不大,當然年頭買跌幅王台一國際(1808),今日就跌了19.88%,下半年能否浮得上水面就惟有聽天由命了。


有錯就要改
港交所(388)推出「披露易」出現混亂後,香港報業公會屬下「財經資訊關注小組」(關注小組) 立即話曾要求延後實施,結果被港交所拒絕,而今次混亂正反映措施推行過於倉卒,上市公司未能掌握如何發布網上通告,結果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報業公會促請政府跟進及協助確保上市公司資訊獲得適當披露。這個小組又話,「披露易」實行多日,多家上市公司在發放電子通告時,卻出現包括重複發布、錯登復牌時間等多項問題,令證券商、上市公司秘書及投資者等市場參與者無所適從。關注小組更話港交所應將投資者獲取資訊的權利放在首位,推行「披露易」時要有更周詳考慮,以免犧牲大眾投資者的利益。


其實,禤中怡近日已提出新服務需要適應,而負責的上市公司秘書、編製通告的同事也要掌握箇中變化,否則公司為何要花費聘用專業人士去撰寫通告呢?其實,「披露易」已擾攘多時,終有一日要推出新服務,甚麼叫做「更周詳考慮」呢?莫非報業公會希望上市公司續於報章刊登通告,直至披露易運作暢順到無與倫比,拿到幾個大獎才取消?不過,港交所也應盡快想辦法,如設立小組,如解答上市公司刊登通告時所產生的問題,而上市公司本身亦應盡快了解公司內部對「披露易」的熟悉程度,否則連這點小事也做不好,即使吹捧自己投資幾億元,投資者見到這個場面也會避之則吉。


(6月29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ne 28, 2007

大基金齊掃毫子股

港股差點出現V型反彈,恒指上落波幅進一步擴大至238點,反映角力情況加劇。恒指低見21,562點後,尾市又見買盤承接,可以接近收復全部失地,全日僅跌98點至21,705點收市。國企股指數亦不遑多讓,收市只微降2點,見11,914點,總成交額795億元,略有增加。



其他細價股亦氣勢如虹。禤中怡日前談到基金搶入細價股後,南海控股(680)高調話,高盛旗下Goldman Sachs International London在市場上以每股0.29元購入其33億股,即約4.82%股權,相信批貨來自南海控股其中一位主要股東林小春,而林小春賣股套現9.57億元後,仍持有南海9.83%股權。



有如此巨型股東加盟,南海股價怎會令人失望,昨日一開市即抽上0.37元,升幅達19.3%,可惜後勁略欠動力,只能升15.7%至0.33元收市,但如高價追入的即日鮮,恐怕要「坐艇」或打靶離場。至於高盛當然穩賺不賠啦!手上批貨一日就帳面賺1.32億元!



至於轉型做房地產及建材業務的安歷士(723),早兩日用0.5元批3.07億新股出街,集資約1.53億元。本來無甚特別,因為配股價較停牌前收市折讓達12.28%,似乎是搵好友支持。



但原來認購的其中一個投資者,包括澳洲基金公司Tricom集團和Wellchamp集團,當中Tricom集團在澳洲已是第二大基金。不過,該股昨日竟大跌7.4%至0.5元,只能守住配股價,真是未嘗甜頭,就先吃驚風散,所以話細價股上落波幅不小,須扣緊安全帶,兼隨時要跳車。



同投資朋界友談起,他亦同意禤中怡的觀點:「基金要追performance嘛!」簡潔中point,因為一隻細價股單日分分鐘有逾10%的升幅,如果不跟隨搏的話,人家掏腰包將真金白銀交給基金去投資,到年終計數,投資回報即使跑贏大市,但回報率依然不夠對手高的話,客戶或拿錢掉頭走,而這些客戶並非散戶般,而是退休基金等坐擁大筆資金的大客戶,所以佢話有些細價股已由過往的莊家股,搖身一變成基金愛股。



當然,你有你投資,我有我找門路。像金牌莊家「金勞詹」昨日又出手,他早已入股北京時裝(761),並持有逾8%股權,今次索性向大股東兼主席賈安民再購18.87%股權,將股權增至27.7%,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但又無需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因為股權未買夠30%或以上也,而所需代價僅涉4,310萬元,即每股作價0.72元,較停牌時股價0.79元折讓約8.8%,且看「金勞詹」今日又會否再施魔法。



披露易搞出事
剛談到披露交易的規定改變,上市公司適應需時,投資者亦要多加留意,昨日便出現兩種結果。話說合和實業(054)向信德(242)賣澳門物業,合和趕及於周二晚上11時「死線」前將通告於港交所(388)網站刊登,故昨日早上已可恢復買賣。至於信德則於昨日早上8時36分才披露有關交易,故只能於下午才復牌,遲了一步。



合和大賺,股價自然受刺激,最高攀上33.2元,升6.5%,收市仍升2.88%至32.05元。至於信德雖然只有半日交投,股價亦升1.8%至11.02元。



這種情況尚可理解,但漢傳媒(491)、中聯石化(346)和烽火傳媒(2362)就齊齊擺烏龍,因為該3間公司將各自的通告分別於昨日早上6時02分至6時50分刊登,按照現行規定,他們需待昨日下午方可恢復買賣,但他們在通告中均指會於昨日早上開市時復牌,烏龍認真夠大。面對如此場面,當然要做補救工作,漢傳媒算快,10時多便再刊通告話下午才能復牌,但中聯石化和烽火傳媒就分別要待至11時17分及中午12時才刊通告澄清復牌時間,眼見早上交投差不多完結才發通告,真的不知道作用有多大。



今次事件反映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似乎未有好好準備。禤中怡明白,炮製一份通告歷經多層專業人員把關審閱,可謂「校十校」,即校對10次,在互聯網未盛行的日子,更是傳真往來不斷,但估不到今日各部門的校對水準下滑,連港交所的審批大員也走漏眼。



或許大家又可以話,皆因所使用的新系統剛剛上場,錯漏難免,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實不應讓此問題出現,否則專業人士有何作用?而且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很重要,所以港交所應再次拿出質素來,不要再做「差不多先生」了。



(6月28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ne 27, 2007

披露易適應異

港股又見低開,以為調整繼續,怎知一路抽上,足足彈近200點至21,950點,隨後又打回原形,午後悶局一場,恒指全日僅跌18點至21,803點收市,國企股指數則續跌1%,與內地股市反彈表現各異,總成交約749億元,再縮近百億元。


恒指跌得少,當然與中國移動(941)逆市升0.55元至84.8元有關,但並非單天保至尊,新鴻基地產(016)獲高盛品評後,股價單日即揚,最高見94.5元,收市仍升2.5%至93.7元,成交額13.96億元。高盛話,對新地在本港豪宅和商業樓宇,以及內地土地儲備增加前景改觀,故將評級從「中性」提升至「買入」,未來12個月的資產淨值由98.2元調高至110元,即收市價較其預測價值仍有約14.8%折讓,難怪成為昨日藍籌焦點。


記得新地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曾指在內地收購地皮快有好消息,而該集團率先將上海國金中心部分寫字樓讓滙豐做中國總部,單是該賣點已為物業增值,但大市牛皮,真能獨造好?


港交所(388)終於排除萬難,推出「披露易」計劃,讓上市公司無需再將通告刊登在報章上。至於一直以刊登通告生意為收入來源之一的經濟日報集團(423),於3月底止年度業績當然不受影響,全年多賺22.2%,全年更增派股息26.7%至共10.9仙。經濟日報主席馮紹波於06年捐出10%股權予香港大學,即HKU可獲470.44萬元股息收入。過去政府鼓勵大學努力找善長仁翁捐款,然後以用配對基金方式支持有關大專院校,但今次HKU所收股息,未知日後是否可視作捐款呢?但該集團在業績報告中已表明失去通告刊登生意,業務將進入鞏固期,影響有多大要看收入能否多元化。


不過,無需看報紙,上網看通告也要醒目一點,皆因實施「披露易」計劃後,現行規定,在前一天的晚上11時前能上載通告至港交所網站,則可於翌日早上復牌,但像安徽海螺水泥(914)公布申請發行A股集資,以及禹銘投資(666)披露出售亞洲博覽館權益兩則通告為例,他們分別於昨日早上6時21分和6時41分才將有關通告放上港交所網站,故他們需停牌半天,與以往將通告刊登於報章後,便可於當日早上復牌做法有別,但仍可於昨日下午2時30分起恢復買賣,實行讓投資者有多點時間消化有關消息的含意,然後才決定投資策略,故此大家就要注意有關交易對股價的影響。至於安徽海螺水泥下午復牌後,股價便逐步攀上至近全日最高位52.8元收市,報52.6元,升1.9%。至於禹銘投資更最多升26.3%,收市僅升4.2%至0.495元。兩隻股份均能逆市向上。


未知是否想更清楚交代關係,通告此起彼落,如世紀建業(079)昨日於12時34分披露股份於12時27分暫停買賣。然後該集團又於同一時間刊發另一通告,交代暫停原因,就是待發出一項有關建議供股之通告。信德集團(242)於昨日上午9時23分披露由上午起暫停買賣,待發出一項非常重大收購兼關連交易之通告後,於9時41分又重複公布停牌,只多一句話:「與該公司有關所有結構性產品亦將同時暫停買賣。」這種重複情況出現在多間停牌公司的通告,恐怕上市公司自己還未摸熟這種披露方法。


禤中怡昨晚又發現另一停牌公司合和實業(054)趕及在規定時間內刊登通告,原來該公司以45.8億元出售澳門濠庭都會項目予信德,大賺42億元,股份可於今日早上開市時恢復股份買賣,但信德卻趕不及刊登通告,恐怕要多停牌半天,買賣雙方若不能同時復牌的話,認真奇怪。


(6月27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ne 26, 2007

取消GTC難明

港股成交大幅增加,港府收取的股票交易印花稅就認真和味,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每宗交易金額0.1%的股票印花稅,當中窩輪免徵該費用,但假設每個交易日維持900億元,一個月有20個交易日,簡單計算,一個月就有18億元稅收,一年下來就收216億元!新任財政司長鬍鬚曾屆時有大把彈藥應付各項支出。


能夠有如此巨大的成交額,當然除了大戶踴躍入市外,投資界朋友話「北水南調」功不可沒,更話中國外匯管理局對「排洪」態度積極,甚麼QDII外,其實近期對內地人㩦帶人民幣往海外也採取了寬鬆政策,不過,是真是假就無從稽考。


禤中怡更要讚一讚港交所(388)處理成交能力的確厲害,因為未有聽聞單日逾千億元交投新高

時,出現問題,與兩年多前日本東京交易所「冧機」可謂有天淵之別,相信與港交所去年早為中國工商銀行(1398)這宗世紀集資活動作準備有關,幸好提升系統處理量,寧願有多無少,起碼巨資湧來時,依然應付得綽綽有餘。


不過,並非間間公司都有兩手準備。最近禤中怡收到東亞銀行(023)的通知,話顯卓理財客戶於上周六起,取消「指定日期內有效的買賣盤指示」(Good Till Cancelled Order,GTC Order)。所謂GTC Order,其實是客戶在一個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指令,如先設定股價在145元時買入一手滙控(005)股份,有關證券商便會幫客戶排隊,若股價達到所定價位時,便會安排購入有關股份,好處是客戶無需經常留意大市走勢,只要到價便可交易,若果手上有貨,又可設定價沽出,避免錯過賺取心目中回報的獲利機會。


一般而言,GTC Order都會設定時效,若時效完結,指令亦會取消,客戶便需重新輸入買賣指令。好了,東亞提供的GTC Order的時效通常是7個交易日,較一些大型銀行的3至5個交易日略勝,倘對比外資證券服務商,有些可以有長達60日的GTC Order,卻又不是甚麼大優勢吧!


做得顯卓理財客戶,如果每日平均理財總值少於50萬元,也需繳月費200元,即一年要付2,400元,故此為大客提供GTC Order應視為基本服務之一,但該行的解釋是由於近日市場交投暢旺,該行為了令資源更有效地處理即日買賣盤,故此取消該服務,當然,於23日前所設的GTC Order則不受影響,未能全數成交或客戶尚未取消的買賣盤亦會在7個交易日後自動失效。此外,該銀行又留有後著,話會根據系統升級後(暫定為今年8月下旬)的情況下,考慮再次提供GTC Order買賣盤指示。


莫非東亞的證券生意多到如此地步,抽調資源單做即日買賣盤生意也多到連電腦都應接不暇?還是本身營運部門根本未有考慮生意湧來時,現有電腦系統能否負荷這個問題呢?


細心再想,是否顯示銀行發覺從這類用GTC Order服務的客戶中,榨取其他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機會太低,根本一文不值,倒不如照顧即日鮮客戶,起碼即時做買賣交易,日日賺佣金,先袋袋平安,兼且可以令非利息收入業務表現即時上升。


其實,像禤中怡這類繁忙的中環人,難以抽空觀戰,但是否代表中環人不用為自己財富去投資增值,純粹將現金放入活期存款戶口,只賺取兩厘多的息率呢?


或許銀行真的希望客戶耐心一點,待其做完工程,提升系統後,才再次出擊,畢竟投資機會多的是,如果等不及恢復GTC Order,先買其他投資產品吧!



(6月26日刊於《am730》)

Monday, June 25, 2007

基金搶入細價股

上周恒生指數氣勢如虹,能否再闖過一關,就認真要睇睇好友是否賺夠,若果他們趁期指結算前夕,選擇平倉離場,多少對指數構成壓力,畢竟臨近高位,角力情況加劇,而且大價股升得七七八八,要再如上周表現,恐較困難。


對於今次這個大升市,禤中怡覺得日圓匯價下跌真的幫了一大把,且看日本央行差不多提早投降,話短期不加息,美國的經濟數據又「嚇死人」般好(還記得那個零售數據比預期高一倍嗎?),搞到分析員預測由減息變加息,轉軚轉到連自己的投資方向都變得無影無蹤。


日圓兌美元匯價由本月初的121,急跌至準備破124,收123.86,差不多已跌了近2.48%,以股市計,當然濕濕碎,但在外匯市場而言,在如此短時間內有此幅度,就不能小看了,因為匯價弱,套息活動(carry trade)必更猖狂,連禤中怡一位在尖沙咀上班的OL朋友也說:「我公司嗰位清潔阿嬸都話日圓(匯價)咁低,梗係借嚟炒啦!」那些大鱷又怎會放棄這個大好機會,狂借日圓去炒股,實行財匯兼收,或多或少亦可發現港股交投大增至逾千億元的原因。


面對錢多到瀉,相信過去受冷落的細價股將重拾注意。其實,近期已有一些細價股蠢蠢欲動,如中國科技(985)上周停牌,相信周內公布新交易,之前大家或許已知是收購鉬礦資產,但聽聞這個礦藏的估值叫到30億至40億元,但收購代價則為2億至3億元,而收購代價則分兩部分,即現金加發行新股支付,實行加入資源炒賣俱樂部。


為甚麼要提這間公司?皆因之前該股配股予新世界發展(017)主席彤叔外,還有一間資產管理公司名為「DnB NOR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 」,如果往網上看,這間來自北歐的基金

最近還持有中國林大(910)約6.42%股權。其母公司DnB NOR Group在北歐等地是一間規模不少的金融集團,管理資產金額達800億美元(約5,600億港元)。


至於另一間「可能」加入資源炒賣俱樂部的,就是福茂控股(462),因只簽諒解備忘錄,尚未落實也。不過,該股就快速「批盪」集資,接貨的包括有名的Value Partners的謝清海,最特別的是,連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 Limited也要入貨,他們各以每股2元入股5,000萬股,即真金白銀拿1億元去投該公司信心的一票。聽投資界朋友話,兩間公司入股前,原來他們的高層都曾親自考察,看看那個鐵礦情況,回來後才入股。此外,該股計劃找相關專才入董事局,包括來自江西銅業(358)的高層做非執行董事,實行要表現專業的一面。


這兩間公司近期的發展均有類似情況,除了齊齊轉型做資源行業外,就是有能力找來基金,但並非細眉細眼的公司仔,而是大有來頭的國際性基金公司,如AIG Global Investment Corp. Limited不是AIG美國國際集團旗下的機構嗎?反映機構性投資者的注意力已蔓延至細價股方面。


禤中怡覺得大基金同散戶搶玩細價股,實無可厚非,畢竟錢太多,很多股份已有一定可觀升幅,投資對象相對較少,且有概念,又有成功個案,何況跟風上車走兩轉?相信這種風氣會進一步擴大,細價股本周重臨機會不少,注意交投。


當然,錢多,最好像內地股市般,擴大吸錢機器,即多些新股上市也,難怪本周招股活動愈趨熱鬧,面對花多眼亂的投資機會,實在要小心分配資金,避免過度投資(Over Invest),連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受影響。


其實,大市氣氛好之外,受到半年結影響,公司也要趕著招股,因為若公司於7月或以後才招股,便可能不可以把在6月底前的帳目作為上市參考,恐怕又要重新「做數」,之前花費的人力物力建立之靚靚業績便報廢,更需要提供一份更新的業績報告放在招股書內,試問公司管理層怎能錯失這個機會呢?



(6月25日刊於《am730》)

Friday, June 22, 2007

證券行殺出生路?

證券市場總會有不同借口,為大市變化提供解釋,像港股未受周三美股大跌146點影響,反過來又跟內地股市造好,恒生指數像新興市場股市般,連升5個交易日外,升勢亦非細眉細眼,顯然大戶今次出擊決心巨大。昨日上升股份更進一步增至1,877隻,是否意味全面皆升之勢已蔓延,還是另有意圖?


對於大市跌唔落,大家認為惟一解釋就是內地「放水」,容許內地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以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方式,將內地的資金帶到境外找尋投資機會,港股自然率先受惠。


不過,要知道這類公司申請QDII資格,設計產品、展開認購,然後才完成投資,需時非短,但估不到大家亦樂於聽這個好消息,更即時在金魚缸找受惠股份,當中港交所(388)已不用多說,禤中怡早講做獨市生意,根本無競爭對手,股價大升屬意料之內。


香港的證券公司股份亦不得了,像申銀萬國(218)急升19%至7.5元,第一上海(227)單日就彈13.8%至2.71元,大福證券(665)一日升10.8%至4元,英皇證券(717)也上揚7%。至於持有中國光大證券的中國光大控股(165)也漲5.2%至16.82元,亨達(111)亦輕微上升3.8%。


其實,在過去幾年,不少本港證券商透過往內地開辦研討會等方式,接觸內地投資者,應大致上也掌握他們的地道投資口味,若果今次獲內地基金或證券公司委託,生意機會增多,更可以幫忙出謀獻策,若負責在港進行證券買賣,佣金收入自然更和味,但始終要買賣交易量夠多才有著數,否則隻隻都是長線投資,賺啥!


不過,也做證券買賣的敦沛(812)卻逆市下跌1%,不明所以,但該集團卻話近日已出售20萬股港交所股份,每股作價98.6至98.85元,一鋪就賺1,967萬元,你話今日股價會點?


西藏炒股
市場大旺,禤中怡的投資界朋友卻走去西藏旅遊兼考察,幸好大市升勢未完,仍可再戰江湖。朋友話乘搭青藏鐵路,感受一下美景,但車廂難言豪華,畢竟有硬件,卻無軟件配合。他坦言未有出現高山症已屬萬幸,但未知自己是否患上幽閉恐懼症,留在車廂內坐立不安,只好由車頭走到車尾,解悶兼做伸展運動,但竟然發現一個經典場面,原來有一些乘客利用手提電腦作無線上網,瀏覽的內容並非一般資訊,原來在這個海拔可達4,500米的地方,一邊坐火車,也可以一邊進行股票買賣!至於炒哪些股份,當然不得而知,畢竟是來散心嘛!


原來中國移動旗下西藏移動當年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興建覆蓋青藏鐵路西藏段的GSM訊號網絡,包括建21個發射基站等,覆蓋率可達85%,難怪可以如此輕鬆上網,究竟每分鐘收費會否昂貴就不得而知,可能對比炒股斬獲所得,上網費用實屬濕濕碎吧。


他更話,有了這條鐵路,的確令該區熱鬧起來,有點似深圳早年開始發展的情況,尤其以旅遊做賣點所產生的商機更多。這位朋友不耻下問,發現區內發展迅速,人力需求巨大,所以不少來自四川的內地人也在當地謀生。他又話因發展需要,當地人原來擁有的土地已被徵用或被收購,收回一筆錢,故此提供一個新市場,極具開發潛力。不過,朋友嘆道,這處海拔高,空氣又稀薄,身為南方人又怎樣適應呢?相信這個大寶藏,還是留給有心人去投資好了。


(6月22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ne 21, 2007

小股東自救大行動

港股玩輪流轉,昨日滙豐控股(005)接力向上,而市場吹息口回穩,地產股又升,中資金融股則要抖氣,內地股市亦報跌,令恒指尾段升勢減弱。由於大價股獲追捧,無論恒指輪和藍籌輪均備受歡迎,但禤中怡忠告各位小心上落波動擴大,不要以為單邊市就想坐收漁人之利等收錢,因為已連升4日,恒指累升逾1,100點,淡友隨時反攻。


話雖細價股變大市配角,但如精優藥業(858)單日又升20%至2.74元,成交額5.76億元,中建科技(261)成交額也有3.77億元配合,收市升15%至0.069元,至於其他最大升幅的細價股則交投有限,屬「乾升」格局,不提也罷。


未知細價股潮是否已令其他「冷藏股」的小股東醒覺起來,禤中怡近日見蕭炎坤博士登報,稱為「大凌集團小股東權益關注組主席及召集人」,向大凌集團(211)的其他小股東發表公開信,聲稱自己也是大凌小股東,認為這些小股東的權益不應被漠視,皆因該股自04年4月21日停牌至今,已逾3年,資金長期慘被凍結,深受困擾,即使去函港交所(388)及大凌集團董事局,就停牌及復牌問題提出查詢,但亦沒有滿意答覆,股份復牌遙遙無期。


禤中怡翻查資料,大凌於最近一份的中期報告中指出,已委任律師和財務顧問跟進復牌問題,仍進行有關程序,但無披露進度。不過,早前卻有一名投資者名「戴國良」,於場外以每股0.024元購入大凌3.7億股,佔19.77%股權,動用資金才888萬元,令事件耐人尋味。


對小股東來說,看到這宗交易就認真牙癢癢,皆因有人或已成功甩身,自己則仍拿著停牌公司的股票,究竟會否變牆紙仍屬未知之數,試問怎不擔心。從好的一方面來看,可能是「有心人」知道有後著而先行落注,況且注碼有限,但分分鐘可以將回報翻幾番,就當買個希望。


此外,該集團之前曾陷財困及訴訟纏繞,但近日又話收回內地投資的部分資金,又繼續做貿易、經紀業務,亦不像一些停牌公司般,未有足夠業務運作以維持其上市地位,故將大凌除牌又似欠理據,難怪有小股東氣憤難平。


其實,最近不少「冷藏股」成功解凍,如爆棚哥隻卓施金網(8063)5月底復牌,收市報0.224元,而陝西西北實業(8258)本月初復牌,收市報0.39元,股價表現對辦,難怪大凌小股東心急如焚,希望早日復牌,因為停牌股價才0.022元,市值才逾4,100萬元,就算股價再跌,起碼小股東可在市場「骨水」,但首先要過交易所一關,有否承接亦是另一個問題。


據聯交所規定,持股5%或以上的股東需披露權益,但蕭博士未見在大凌需披露的股東名單中,照理所持股份損失應有限,為何勞師動眾,呼籲大凌小股東於周日在香港童軍中心開會,值得研究。



(6月21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ne 20, 2007

熱炒大價股

端午佳節,港股昨日休市,經紀可以去扒龍舟,但最重要是不要「坐艇」。恒生指數在過去3個交易日已合共升逾1,000點,周一看似人人有錢落袋,如果買隻思捷(330),就可見證成為藍籌股中第四隻「紅底股」,皆因股價收市報101.1元,一日增6.3%。禤中怡一直話做獨市生意的港交所(388)股價更已見99元,隨時加入「紅底股」俱樂部。無辦法,成交額大增,要計生意有幾好,真的易過借火。


不過,看看那份「賽後報告」,發現有1,053隻股份股價於周一下跌,並非全面雞犬皆升,即使在藍籌股中,也有幾隻以本地業務為主的股份下跌,明顯跑輸大市,而大笨象滙豐控股(005)亦不過應酬式掃上幾格,真的估不到在大市創新高後,滙控股價只企在144元,再一次證明內地股的主導地位,已因遊戲規則改變而進一步鞏固。


恒指引入國企股,自然加添增長動力,炒期指的當然懂得依靠這些「藍籌股」,相信內地保險股和銀行股推高恒指的力量只會愈來愈大。至於建設銀行(939)和中國工商銀行(1398)兩隻股份股價仍舊是細細粒,分別只為5.25元和4.44元,散戶實行可以當細價股炒,一點也不會手軟。


細價股交投則已隨著轉炒大價股而失寵,投資者何時回心轉意,相信要等藍籌股顯著調整方可,但內地股市續升,美國息口預料難變的情況下,中美股市必齊心合力造上,況且期指淡友料已差不多全數打靶,港股較難近期大幅回落,相信大價股可續領風騷。


內地頻出招,銀監會先找8間銀行出氣,利用兩間國企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和中國海運(集團)公司來「祭旗」,看似出手極重,要向銀行罰款兼暫停經營部分業務,禤中怡相信今次挪用銀行貸款轉作炒股用途的情況只屬冰山一角,皆因公司將資金透過迂迴的方法轉往不同的企業單位去炒股十分容易,而銀行負責監管就認真費力,投入的成本根本難以估計。加上銀行一向要照顧國企公司的需要,這個早已是公開的秘密,而且銀行亦不能像已發展市場的銀行般,循正常商業運作模式,進行盡職審查後才作貸款,恐怕惟有繼續隻眼開、隻眼閉。


其實,若果沒有巨額資金投入內地股市,單靠散戶的血汗錢,真的能令深滬股市有如此浩蕩表現嗎?孖展貸款在海外市場發展多時,監管當局倒不如建立一套孖展監管規則,可能更能貼合時勢。


打擊完銀行,財政部又向出口商埋手,突然一口氣大減多種商品出口退稅,恐怕對出口企業的邊際利潤造成顯著打擊,因為訂單相信在之前一段時間已落實,即時加價抵銷部分影響料有難度,即使是數個百分點,相信在今日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影響也非同小可,所以今日要多加留意服裝、塑料製品、玩具和鞋類等出口商的股價表現,話雖有關影響可能於下半年才顯現出來,但股價一向是走在前面,隨時率先反映在股價上。


(6月20日刊於《am730》)

Monday, June 18, 2007

事先張揚的收購

上市已半年的中國通信服務(552)上周五收市報5.75元,與招股價2.2元比較,原來已經累積上升1.6倍,對股東絕對有交代。不過,未知該公司與另一姊妹公司中國電信(728)之間的關係是否太親密,親密到自己還未公布的交易,已由「家姐」中國電信向外披露。


禤中怡留意到做固網通訊業務的中國電信,與經營電訊基建業務的中國通信服務之間的關連交易,需要再簽訂補充協議,因為中國通信服務業務經營的地區將大幅擴充至19個,包括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福建省和四川省等,即是話中國通信服務將拓展沿海城市業務,他朝可協助電訊營運商發展3G業務,尤其是替中國電信拿到3G牌照後鋪設網絡,而進軍內陸省份,亦可同中國移動(941)傾生意,幫對方拓展現有GSM網絡,總之增長故事繼續有得講。


不過,看看中國通信服務的招股書,該集團現時只於6個地區擁有業務,話雖講過在上市後12至18個月向母公司收購資產,但始終無講明是那些城市及省份,只話會考慮有關省份的經濟表現、當地電訊市場客戶人數等作為參考標準,甚至可能分階段作收購,但今次反而是中國電信事先話對方將增加多16個地區的業務,豈不是中國電信「走漏風聲」?


中國電信又為甚麼會知呢?原來在公告內,中國通信服務話已建議透過收購來擴大業務,而要能夠即時擴大業務,中國通信服務當然要向母公司收購。問題是,為甚麼中國電信這間公司會比中國通信服務的股東會先知道的呢?莫非就是因為兩間姊妹公司均屬於中國電信集團旗下,可謂「同聲同氣」,而中國通信服務又為甚麼不能同時作出公告,因為「家姐」中國電信已刊發公告,無謂多此一舉?抑或是企業管治敏感度不足?


若果今日開市時,中國通信服務不用停牌的話,相信大家定必炒過不亦樂乎,即使股份真的停牌,或許港交所(388)要員應問問為何出現這種情況,起碼幫禤中怡解答一連串問號。


特首增人口締雙贏
特首曾蔭權向《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話,香港可容納1,000萬人口才可提高競爭能力,挑戰美國大都會紐約和英國首都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意味未來需要淨增長300萬人口才達標,包括引入人才或移民等方式增加人口,亦要加強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以提升素質。提高人口數字明顯為地產市場再注強心針,這個訊息亦無疑為地產發展商提供絕佳炒作藉口,雖無時間表,但肯定要提升對住屋的需求。若300萬新增人口中只有1%是富豪,有能力斥數千萬甚至億元買樓置業,所涉人數便達3萬名!即使分10年來港,每年也有3,000名,試問港島豪宅怎不續創新高呢?或者大企業要幫這批有價值員工提供居所,就算不添置物業,也要租單位供他們開心生活,才不會有離異之心,可見政府可達增加人口目標,又樓市添生力軍,製造雙贏局面。


其實,曾特首應同時鼓勵港人「生產」更多,若要偷師,就不妨看日本企業的造法,像富士菲林(Fuji Film)從今年7月起,推出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措施,其中包括給生第三胎的員工發放100萬日圓利是,即約6.4萬港元,實行身體力行,之後每生多一個,就繼續多一封大利是,而小朋友上小學三年級之前,該公司員工可以享受縮短工作時間的權利,而治療不孕症的員工最長可獲得1年的休假。不過,等小朋友長大才買樓,恐怕曾特首的偉大政績難顯現,輸入富豪就快見效,而且地產商手上的貨又如何等得及這些未來業主長成才放售呢?莫非像某大地產商建好樓宇十多年後才賣?



(6月18日刊於《am730》)

Friday, June 15, 2007

影子股出沒注意

禤中怡見到美國零售數字強勁,比預期好一倍,跟著周四凌晨見到美股收市漲逾百點,知道港股昨日「有運行」,恒指亦展現徐徐向上之勢,差點破21,000點,收市報20,867點,全日升1.4%,而國企股指數更創新高,再一次與內地股市表現背馳,皆因國民愛戴的總理溫家寶終開口要宏調,大家知道來真的!


港股抽上,全賴中資股,如中國移動(941)和中國海洋石油(883)分別推動恒指升57.58點和30.36點,而中資金融股亦不俗,建設銀行(939)和中國工商銀行(1398)已各自貢獻20點,其他傳統藍籌股相對失色。


美國零售數據反映當地消費市場走勢強勁,但與市場預測相距太遠,令人摸不著頭腦,皆因市場透明度高,加上那些年薪優厚的分析員有一定實力,怎會出現眼鏡碎滿地的尷尬場面,莫非為月底議息時,提供有力的加息證據?不過,美國樓市好像未見起色,美國聯邦儲備局近期更準備推出次級按揭貸款的新規則,希望加強監管貸款予信用質素較差的客戶,相信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可以左擁通脹潛在威脅,右抱樓市放緩,又一次維持息率不變,留待下回分解,至於屆時美元匯價能否繼續維持強勢就有變數,但起碼同事短期去日本旅行,所兌日圓已好使好多!


新股近日熱烘烘,其中聯邦制藥(3933)今日主板掛牌,本來認購反應未算特別出色,但估不到投資者竟瘋狂炒一堆影子股,如李氏大藥廠(8221)一日大彈52%至0.76元、東北虎藥業(8197)急漲27.58%、萬全科技藥業(8225)上升20%及吉林長龍藥業(8049)亦增16.3%。相反,近期人氣極盛的精優藥業(858)只增1%,相信與焦點轉移有關。不過,雖注意這類股份成交走勢,否則有得入,無得出就認真頭痛!


至於隻稻香(573)招股,股東之一的大家樂(341)早前用9,786萬元入股,即使股權將被攤薄,但每股成本才0.9834元,若以招股價上限3.2元定價,批股份市值高達3.26億元,投資回報才短短3個多月便高達2.25倍。話雖有一年禁售期,不管市況如何慘淡,大家樂這趟投資贏面極高,會否像之前持有百麗(1880)股份的美麗寶(1179)般,大家樂股價因手頭投資價值大增而飛升就未知,只知大家樂這項投資好搵過賣奶茶。該股股價目前徘徊在14至15元之間。


中環人看生老病死
今日是禤中怡同事父親舉殯的日子,或許年紀大,近月白事繁忙。朋友的外母兩個月前離開,一位同行朋友的外甥才9歲便因腦部毛病而逝去,令人惋惜。但最傷感的是,在一個寂靜的凌晨,手機突傳來了這樣一條短訊:「我爸終於安息了」。


人生本來就是要面對生老病死,但親人有事,感情絕對是控制不了的,而對於一個活在金錢世界的中環人而言,這個時刻就變得更加複雜,市場不會因為我們而停下來,價位上落只發生在一剎之間,我曾經叫同事放假,但她又說上班反而可以分分心,忘掉傷痛,看見她如常地工作,我倒過來覺得十分無奈。


再說一個回歸10年的故事。朋友勤力工作,儲錢能力極強,但被股市所吸引,竟炒期指,結果當然是慘淡收場,幸懸崖勒馬,欠下的金錢雖不至以球(即百萬元)計,但數十萬元欠款也要想辦法解決,除了家人幫忙,最後在高峰期曾做3份工作,捱了幾年才脫離債仔行列,已算好彩。家庭是人生的核心投資,炒完股不要去花天酒地,回家吃頓飯吧,朋友!



(6月15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ne 14, 2007

金牌莊家又現身

股壇金牌莊家詹培忠近日又有新收購─正輝中國(169),實行在細價股浪潮中展示花式滑水。
又名「金勞詹」的詹培忠用每股0.6元,買入正輝大股東兼主席蘇邦俊一批共8,200萬股,僅4,920萬元,便奪得27.73%股權,一躍而成單一大股東,兼且不用向所有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因為買入股權未夠30%的規定水平,故小股東無得套現。不過,莊家即是莊家,前日已表演如何單日升18.5%,昨日恒指跌,正輝中國卻續逆市大升,如果開市跟進,分分鐘已有斬獲,因為由0.83元逐步走上去,短短一個小時便由毫子股,變身蚊股,即股價曾高見1.05元,奈何後勁不繼,收市只能報0.98元,但全日已升0.15元,增幅已達18%,對其他小股東已有交代。成交股數更由以往數百萬股,急增至5,468.4萬股,可見有不少捧場客支持。


金勞詹在短短兩日便帳面大賺3,116萬元,回報逾六成,實力有多強可見一斑。至於蘇主席看似蝕底,相對以較低價將自己批股份「拱手相讓」予這位金牌莊家,但如果將售股套現4,920萬元,加上手持餘貨現時市值約6,416萬元計算,所涉總額達1.13億元。若果蘇主席維持股權不變,按停牌前股價0.7元計,股份市值才1.03億元,故引入金勞詹反令身家大增,如果股價愈升,蘇主席賺得愈多,又是一個win win格局。


禤中怡去聯交所望一望,除正輝外,06年至今,金勞詹原來已持有6間上市公司股權,當中有3隻更大升配合,如北方興業(736)股價單日大彈20%!收市見0.84元,手持15.5%股權就值5,460萬元,而駿雷國際(2931)亦急增14%至0.65元,惟申報所持股權僅3.55%,現在是否仍持有就不得而知。至於馬斯葛(136),金勞詹持7.07%,而股價升8%至0.67元,算是中規中矩。他還持有康健(8138)和香港體檢(397),但一隻跌,另一隻則停牌,而所持建星環保(8011)4.25%股權有否變動就考起人。


由於市場賣殼未停,像啟帆(646)大股東兼執行董事方傑華已話正同潛在投資者洽售全部47.43%或部分股權,而自動系統(771)阿媽又話想賣盤,真的是供應多多。


不過,金勞詹可能尚未完全發揮十成功力,因為以正輝中國股價的升幅,竟然不能打入十大升幅股份排名榜,皆因今日股海實在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像一直沉寂的建懋國際(108)昨日大發神威,股價一日內曾大漲1.53倍!收市亦不失禮,升1.16倍至3.03元,成交股數由平常無甚成交,一下子見677.6萬股交投。該公司做物業投資和發展業務,兼無負債,難道有股東靜極思動,有

春江鴨搶閘入市?


至於大市仍無明確方向,走勢難以捉摸,昨日恒指未有跟隨內地股市上揚,因市場擔心美國有機會加息,港股一度急跌逾110點,未知是否有投資者趁低吸納,大市跌又跌唔晒,收市僅跌57點,收市報20,578點,國企股指數較硬淨,全日跌18點,收市報10,899點,跑贏恒指,成交欠活躍,縮至564億元。


內地股市不理外圍下挫,連升7日,可謂歌舞聲平,市民投資大有斬獲,連帶消費也較疏爽,5月城市消費總額升逾16%,其他縣市都升15%,當中餐飲業升幅達18.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8.5%,其他如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甚至汽車銷售均升逾三成。


內地零售股自然受消息刺激,如中國富豪黃光裕隻國美(493)升5.68%至11.9元,做百貨的百盛(3368)亦有3%增幅,收市見52.05元。轉型發展零售的華潤創業(291)也升1.8%至28.2元,更成升幅最大藍籌股。


(6月14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ne 13, 2007

郭氏兄弟愈溝愈淡

港股經過周一彈百點後,昨日已經「腳仔軟」,恒指開市頭半小時已不見150點,因為內地5月消費物價又踩過警戒線,上升3.4%,以為借勢調整,但好友低位力頂外,內地股民一於懶理,大跌後反升,幫助港股一把,逐步收復失地,收市反微升20點至20,636點,再一次展示甚麼叫V型反彈,不讓淡友佔上風。


至於內地股市更恐怖,深滬兩地逾千隻股份上升,不少更漲停板。但加息陰影已反映在中資銀行股身上,中國銀行(3988)A股跌0.19%,H股亦跟隨逆市微跌,而交通銀行(3328)和中信銀行(998)A股跌幅均逾1%,其中後者更跌穿招股價5.86元,低見5.83元,幸最後十餘分鐘重回5.88元收市,避免破底,無辜負有心人士支撐的苦心。


昨日市場焦點理應是西九龍海輝道地皮以高價成交,怎料臨門一腳,有人入稟司法覆核,要求重新規劃,不知是否受消息影響,還是地產商計過可能有「手尾跟」,拍賣場只有例牌大孖沙舉牌,最終僅以55.6億元的市場預期下限成交。賣地成績雖差,投不到地皮的信和(083)、恒隆地產(101)及嘉華(173)等反升約0.7%,相反投得地皮的新鴻基地產(016)卻倒跌5仙至89.15元,人人嘖嘖稱奇,而大股東郭氏3兄弟增持股份的作價亦愈買愈低,由5月初入市每股93.33元、之後92.58元又買,6月3次增持股價更由90.06元回落至88.86元,莫非無聽財經演員話,投資唔好「溝淡」?


重磅股牛皮,相比之下,仙股炒味甚濃,尤以中建科技(261)表現驚人,股價只升約7%,但單看成交額就嚇死人,有成14.79億元,壓倒滙豐控股(005)、中國石化(386)等藍籌股成交額,僅敗給兩隻中資股而屈居最大成交額第三位。該股由5月中起步,股價從0.043元開始,較昨日收市價0.076元累升76.7%!至於持有該股逾50%股權的中建電訊(138)亦母憑子貴,跟隨升6.9%至1.69元。需注意的是,中建科技曾發盈利警告,講明中期業績將虧損,大家要多研究了。另外兩隻毫子股表現凸出,世紀城市(355)和創新能源(702)成交額各有5.2億和4.77億元,鑊氣強勁之外,股價分別升7.14%和13.56%,他們的共通點都是轉玩能源開發,真的炒到天昏地暗,大家小心小心!


黑石上市發大財
一盤生意要做得好,當然希望年年賺錢,倘最後能成為上市公司,相信是不少老闆終極夢想,像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Blackstone)創辦人皮特森(Peter G Peterson)和謝瓦茲曼(Stephen A. Schwarzman)於1985年由一間小小公司開始,發展成為於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兩人的付出終於獲得巨額回報。


據集團申報的資料顯示,任主席兼行政總裁(CEO)的謝瓦茲曼在招股中,將至少獲4.495億美元(35億港元)花紅,至於皮特森更獲18.8億美元(約146億港元)帳面利潤,較美國去年大型企業CEO平均獲得的1,520萬美元花紅,多出28倍以上。


但大家不要譁然,其實兩位億萬富豪並無固定年薪,只依據所持公司股權以分配投資收益,即獎賞兩人的投資眼光,投資準確自然收穫甚豐。謝瓦茲曼去年收入便達4億美元,高過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CEO合併年薪,而黑石集團上市,他亦趁機賣舊股套現6.77億美元。至於年屆80歲的皮特森計劃明年底退休,故相信今次藉上市而出售大部分股權,持股量降至4%,出售股份價值13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真的可以全身而退。


(6月13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ne 12, 2007

政策市考眼光

一如所料,港股開市初段即裂口抽上164點至20,673點,可惜再升乏力,但又未致大散,急速掉頭回落,全日牛皮悶局,恒指收市報20,615點,升106點,而國企股指數走勢相若,窄幅上落幅度不大,僅約50點,收市升75點至10,903點,總成交只有574億元,未見突出。


內地政府對行業監管經常變化多端,港股進一步變成「政策市」。如傳電訊業重組和3G發牌政策,中國聯通(762)成為藍籌股中表現最佳股份,單日彈5.7%至11.7元,迫近5月初的今年收市高位,即12元,中國網通(906)和中國移動(941)亦分別增2.7%和0.76%,而中國電信(728)亦增2.2%至4.55元,又準備挑戰上周所創上市新高的4.6元。


另一個受影響的行業就是再生能源業,因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停止在建的糧食乙醇燃料項目,日後只可在不佔用耕地、不消耗糧食及不破壞生態環境原則下發展非糧食的乙醇燃料。內地媒體話只得4間試點產業可「留低」,中國糧油控股(606)及其母公司便持有其中3間企業股權,但傳亦要逐步轉用非糧食用的替代能源,以免出現與人爭糧問題。至於已獲批的亦不准擴大規模。初步看,中糧油控股靠乙醇燃料這種替代能源去吸引海外大孖沙的炒作概念恐受影響,畢竟限制擴展空間,招股書內話,發展的遼寧和湖北項目原本08年初動工,現時恐怕凍過水。


不過,從好的方面看,單是現有個項目已有約125萬噸乙醇燃料產能,新對手可能少之又少,控制市場能力自然增強,要買替代能源股份數目寥寥可數。該股昨日停牌,當時收6.23元,較上市時已累升67%。股份今日復牌。


題外話,燃料乙醇這種產品主要來自玉米,其實有間叫大成科技(809),也是用玉米做多元醇,以代替用石油提煉,但多元醇主要供塑膠和化工行業用。該股昨日股價便急彈6%至3.68元,莫非炒影子股?


公告電子化
對小型上市公司管理層來說,本月25日是一個鬆一口氣的日子,因為主板公司只需將公告全文在港交所(388)網站刊發便已符合規定,改變以往必須在一份中文和一份英文報章刊登公告全文的規定,至於是不是仍需要在報章登公告,則由有關公司自行決定。


不要以為登公告是一件小事,禤中怡聽上市公司管理層話,一個公告分分鐘要索價數萬元,甚至以10萬元計,所謂小數怕長計,隨時一年要花幾十萬至過百萬元支出絕不稀奇。禤中怡認為以往資訊科技尚未發達,報章仍是大眾知悉消息的主要渠道,亦可補充電子傳媒報道的不足,兼且話要有高透明度,公司上市時亦已知道這個遊戲規則,作為企業管治成本的一部分,理應有所付出。


不過,今日寬頻服務滲透率高,互聯網發展迅速,下載公告需時有限,而且收費和免費電視服務均加強財經資訊,刊發那些為關連交易表決的股東特別大會結果等一些關注度極低的資訊已成為浪費。


其實,創業板上市公司早已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於報章刊發公告,但未見有人提出嚴重抗議,批評透明度不足,但主板跟隨這種做法卻遭非議?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過,作為國際性的上市公司,就不能慳這些錢,除本地報章外,更會自行在海外報章刊登如業績撮要等資訊,藉此提升其投資關係水平,根本不用硬性規定。


反而,禤中怡會為幾隻報業股擔心,少了這部分收入,又是另一則負面消息。


(6月12日刊於《am730》)

Monday, June 11, 2007

阿Mark戀上女主播

禤中怡上星期六,與小豬媽媽在尖沙咀海港城閒逛,突然眼前一亮,眼前人是一對璧人,而且很熟口面,禤中怡心裏想,這對璧人絕對是經常在中環及財資界出現的,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來,這次反而是小豬媽媽好記性,一語道出,「女嘅咪係電視台女主播嘛!」


呀!真的,她好像叫甚麼、甚麼玲的,回家上網應該也可以找到答案吧!至於這位身穿藍色T恤,牛仔褲,一副大學生模樣的,那個是……阿Mark,韓家輝的英文名也,禤中怡與阿Mark並不算熟落,只是過去由於工作關係,交換過卡片,閒聊過兩句罷了。


據小豬媽媽的觀察,這對情侶不知是否怕被人認出,行街也行得十分「規矩」,並沒有攬攬抱抱,只是斯文地拖吓手仔罷了。


回家後,在網上看看這位女士,原來名叫張鷺玲,過去曾經在TVB工作過,現時好像已跳槽至小小超旗下的Now財經台。


阿Mark可稱青年才俊,最令人留下印象的,必屬他在信和置業(083)幫手賣樓那段日子。當年由他處理的樓盤包括西九龍一號銀海、九龍塘畢架山峰和荃灣萬景峯等,由於這些項目於樓市麻麻時掃入,而開售時又逢香港經濟好轉,樓市大反彈,自然賺個盤滿缽滿。


不過,阿Mark似乎未有鬆懈,雖然沒有扮鬼扮馬,兼且聽聞其公司不太喜歡同事過分似演員多於售樓部大員,阿Mark簡單西裝一度,憑其身高的優勢,只須安排兩位名模做襯托就已經是一幅男才女貌的構圖,而阿Mark在專業模特兒旁邊一點也不「輸蝕」。


或許是這個賣點,難怪有傳媒更曾冠以「型、英、帥、靚、正」這堆形容詞給阿Mark,甚至連行家也表稱讚,如長江實業(001)高級營業經理黃思聰曾話韓家輝是「地產界方中信」,聽落難免有點那個,難得的是,阿Mark也說過黃思聰是「東方李察基爾」,總之大家都是靚仔!


不要以為他有姿勢冇實際,由他加入信和時,便擔任總經理一職,之後更升職至擔任集團聯席董事,確實是平步青雲。不過,去年他突辭去這個職位,之後更一度在地產界銷聲匿跡,以為轉戰江湖,但沉靜一輪後,終於在英資大型地產投資機構高富諾(Grosvenor)現身,做其亞洲區董事,不單主理香港業務,兼協助發展內地投資,可惜有新動向後,阿Mark曝光率卻大不如前,希望他適應新工作後,能夠有更大的發展。


去MegaBox買針線
近來最熱話題非MegaBox莫屬,這個位處九龍灣工貿區的大商場終落成開幕,禤中怡當然要第一時間去逛逛,發現他竟將港九幾條街道搬入來。為甚麼呢?


商場店舖尚未全部開張,禤中怡先走進首次來港開店的B&Q,一入門口就已經驚天動地,見到木板和木柱有售,兼有免費木服務,之後還有一包包水泥賣,重50公斤,索價僅39元,真的有人光顧嗎?莫非租金便宜至不用考慮銷售收益?除此之外,一個個馬桶、地磚、地板都有,簡直就是將旺角砵蘭街的建材店舖和灣仔駱克道的瓷磚、裝修用料店舖集合起來。最不習慣的是,從3樓逛上4樓後,購物付款竟要重回3樓,有人索性在4樓出口放下貨品,放棄購物便離去,布局實在不明所以。至於Spotlight則以布藝用料和奇趣精品為主,甚至連針線和按尺寸買布做衫也可以,彷佛重回六、七十年代,連深水埗一帶賣布的都遇上敵手了。不過,究竟市場有多大就真的不得而知,禤中怡最終亦空手而回。不過,有朋友告之,周末輪候接駁巴士兼塞車要逾兩小時,要逛就要有心理準備。


(6月11日刊於《am730》)

Friday, June 08, 2007

觀察投資法

所謂力不到不為財,要投資成功,可委託專業人士替你增值,或自己抽空鑽研,當然後者所花功夫最多。像股神巴菲特最著名的「價值投資法」,即找尋長期獲利而價格被低估的健康企業股票,然後長期持有。至於Peter Lynch這位基金經理的理論亦值得推祟,他將富達麥哲倫基金於13年間,從1,800萬美元變成14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75%!在Peter Lynch的著作《征服股海》中,便提出類似觀察投資的策略,就是注意日常生活發生的事情,如往購物中心看那個商店最多人光顧,分分鐘有顯著啟發作用。


且看近期搭車搭船趕火車,身邊總有一兩個年輕或穿著行政套裝的OL(Office Lady)手拿一部電子遊戲機,不是黑色就是白色,更有粉紅色,認真多姿多采,再細看之下,普遍手持任天堂的NDS(Nintendo DS)。估不到的是,連身邊的同事在放工後也齊齊集合玩NDS,兩個對打,甚至多人參戰也有,氣氛認真熱烈,簡直是「打成一片」,可見其威力。


禤中怡一群朋友探訪好友,發現一部任天堂Wii遊戲機,其中一個朋友的太太試玩,豈知愈玩愈開心,特別是那個保齡球和網球遊戲,原來運動量極大,又有滿足感(因為遊戲分數比真正打保齡球還高!),竟嚷著叫朋友買一部回家玩。原來Wii銷售量驚人,據日本遊戲雜誌發行商Enter-brain指,單是5月任天堂Wii遊戲機銷售量足足比Sony的PlayStation3多4.6倍,任天堂於同期竟售出25.17萬部Wii遊戲機,PS3只賣出4.5萬部,較4月Wii和PS3銷售量比例為4比1進一步擴大,即賣出4部Wii,才賣出一部PS3。


再查看股價,發現任天堂股價走勢認真對辦,由今年初每股約3萬日圓升至昨日約4.25萬日圓,增幅達41.6%,若與去年7月初股價約1.92萬日圓比較,更已有1.2倍升幅!可見業務增長反映在股價上,不一定要訪問該公司,或者是專業分析員才知曉的,相反埋頭研究,或不會理會這些遊戲機。


大家可能認為禤中怡事後孔明,兼且日本股票點買呀!但其實在港股中也有一些隱藏的機會。像東方表行(398),一間手表零售商,絕對不起眼,但禤中怡逛街,卻見到在中環華潤百貨舊址,一幢新大厦已落成,而地面的一個舖位已由東方表行承租。之後禤中怡更在佐敦嘉利大厦重建後的新物業JD Mall,發現該集團又租用地舖,即一條彌敦道最少有3間門市。該股近日重回升軌,由昨日收市報1.8元,距離3個月前高位1.84元不遠矣。若果有留意新聞,有時也可發掘落後股,但不一定在財經版。像保昌控股(562)持有的尖沙咀東部新文華中心A座8樓全層,原來委託仲量聯行招標出售,若如以意向呎價5,300元計,市值約1億元。


禤中怡做些少功課,看看該集團買入時的資料,發現該集團在2001年9月中以4,000萬元買入。這代表甚麼?不計按揭及期間所作折舊等支出,若以上述價錢售出,就有6,000萬元盈利落袋,相等於06年度純利的53%!即每股賺0.19元,相等昨日收市價5.15元的3.68%。原來,資產增值的好處,對一間物流公司的影響有這麼大。


港股波動續增,美股前晚跌逾百點,恒指昨日開市初段即唔見200點,以為淡友可以大勝而回,怎知低位愈升愈有,最後僅跌18點,收市報20,800點,成交額650億元,相信好倉倉底有力,而內地股市造好,多少也有幫助,深圳成分指數升2.9%,上海證券綜合指數更升3%。


復甦股繼續嚇死人,繼爆棚哥(陳國強)旗下德祥企業(372)拯救的卓施金網(8063)停牌3年多,復牌股價即彈10倍後,另一隻沉睡股陝西西北新技術實業(8258)同聯交所解畫成功,06年全年和今年首季均有錢賺,故自05年3月底停牌後終復活,開市即由0.098元彈上1元!之後輾轉回落,最後報0.5元,單日升4倍,有1.4億股成交,真係唔到你唔信。


(6月8日刊於《am730》)

Thursday, June 07, 2007

滙豐也炒內地股

正當內地股市捧上天之際,香港的股民只能乾望,最多睇睇同內地指數掛鈎的A50中國基金(2823),皆因要買A股,除非你是內地人,或者找內地親戚朋友幫手才可。不過,滙豐最近「食住條水」,旗下滙豐投資管理竟然在此時推出投資內地的基金,聽投資界朋友講,反應算熱烈,相信要籌550球,即5.5億美元(約43億港元)問題不大。

滙豐這個名為精英策略中國基金可謂全攻型,投資範圍涵蓋A股、B股、國企股、紅籌股,甚至是民企股,總之同內地有關的都一網打盡。要基金成功,當然要講包裝,但未見有認購折扣、只是免贖回費,故要SELL的就是人氣。滙豐便找來兩間來頭不小的公司做投資經理。

第一間就是西京投資管理(Atlant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其主席劉央就來自北京,投資年資超過14年,而她對中國的背景和人脈關係自然比一般港人更深,而本身亦是西京的股東之一,投資時必更「肉緊」,皆因公司業績好,自己都有好處。

她最經典的名句就是於03年5月沙士疫情期間,重申保持對中國的信心,未來3至5年內將可獲豐厚的回報,更相信無法從日本、台灣、甚至南韓獲得相同回報,因內地股市當時下跌,正好提供低價買入一些超賣股份的機會。今日回頭一看,證明她的眼光獨到之處,若果她身體力行,真的在該段時間投入資源,相信獲利豈止豐厚,簡直是驚人。再看看由她擔任投資顧問的Atlantis China Fund和Atlantis China Fortune Fund,於06年的回報率竟高達98.1%和73.3%,點到你唔服?難怪西京管理的資產由以前的數億美元,大幅增至42億美元(約327.6億港元)。

在聯交所網站稍為一查04年起的投資,原來西京投資管理持有顯著投資的上市公司數目便曾達40間之多,當中投資H股就佔19隻,其餘屬民營企業,有細細粒的企業如持有市值僅2.76億元的直真科技(2371)10.25%股權,亦持有大型企業像廣州廣船(317)8.02%股權,總之涉獵甚廣。即使在近半年,披露仍然持有的股份亦有24隻,可謂相當進取。

至於第二間負責該基金投資的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本身管理的資產更達267億美元(約2,082億港元),四分一資產為與中國相關投資,其Martin Currie China Ltd聯合主席Chris Ruffle能操流利普通話及日語,已經在溝通方面勝人一籌,起碼不用翻譯幫忙。他更已在遠東地區打滾超過24年,更早於97年已開始研究內地A股市場。

他原來也是親力親為的投資者,甚至專門做親身探訪和研究有關公司,了解公司運作等,並從中發掘具增長機會的中小型企業,而現時其A股基金規模已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同樣,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亦參與港股投資,在04年起便曾持有21隻股份,目前持有的股份包括成謙聲匯(2728)約6.6%,亦持有創業板股份如天津天聯公用(8290)約6.06%股權等。

不過,禤中怡看一看,兩間公司投資的股份竟然沒有太多相同之處,即使有相同的,但部分持股已少於5%而無需披露,究竟是否仍然持有該批股份就不得而知,但多少亦反映兩者投資取態不同。

禤中怡並非幫手做推介,只是看到滙豐面對內地股市大幅波動之際,名人官員齊話內地股市存在泡沫,依然看好後市,多少反映該行對中國市場前景的看法,否則何苦要設這隻基金。此外,亦可看到並非單純以為散戶投資者追捧內地股市,機構性投資者對內地股市這個龐大市場仍然趨之若鶩。

(6月7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June 06, 2007

藍籌大股東增持何理

中港股市齊表演V型大反彈,深滬股市不理提高印花稅,先跌後升,一如所料,向下調整為散戶投資者帶來入市推動力,原來內地有基金趁跌市掃貨,有報章統計,近日基金淨買入規模達100億元人民幣。由於氣勢強勁,基金的確需藉跌市入貨,否則以較高股價買貨,試問回報率有多少呢?當然,大前題是他們抱有再大幅下跌風險不大外,更必須坐擁大筆資金,愈低愈買,皆因手頭彈藥足。


此外,監管當局又向部分基金提出警告,不要進行短期炒賣,須堅持價值投資策略。不過,市場你追我逐,投資表現日後與其他行家相比,一旦落後於人的話,怎向投資者交代呢?提升印花稅這個行政措施恐已被消化,這個「啤酒泡」(還記得社保基金理事長項懷誠評論內地股市的名句嗎?)只會愈吹愈漲,最後一個接手那杯啤酒的就最不幸了。


至於港股亦不遑多讓,恒生指數昨日出現單日V形反彈,全日反升112點至20,842點,距離上月14日所創收市新高 20,979點,只有137點的差距。國企股續成火車頭,中國石化(386)和中國海洋石油(883)已推恒指升49點。好友又可以大唱市盈率未算高,公司企業盈利好,經濟前景佳等等「啱聽」的理據去「解釋」大市連彈兩日的原因。


不過,近期看到連大型企業的主要股東也忍不住走出來買貨,就更叫人覺得撲朔迷離。曾話內地股市有泡沫的長江實業(001)主席李嘉誠最近不斷入市,莫非要印證之前話港股市盈率仍屬合理的評論?他於5月中至今,有5日入市,共掃971.6萬股長實股份,股權由39.21%增至39.63%。
不要以為那批股份數目少就算不了甚麼,因為該股昨日收市已見103.5元,升0.87%,即這批貨的市值已高達10億元!


至於另一大地產商,新鴻基地產(016)的大股東郭氏三兄弟亦勇於入市,5月至今亦有4日入市,共掃入210萬股,而該股股價昨日更升1%至90.65元。


九龍倉(004)母公司會德豐(020)就更厲害,事先張揚話要增持九倉股權至逾50%,因為按照現行會計制度,持股量超過50%,會德豐就可把九倉業績以附屬方式入帳,成績表自然「靚仔」得多,且日後再增持股權亦不受限制(股權低於50%,只能增持2%,否則需提全面收購建議),令九倉股價昨日曾高見34.3元,可惜最終仍逆市跌2%至33.55元,但股份交投已由周一的1,043.6萬股,大幅收縮至565.6萬股。


儘管大市離新高不遠,即股市相對以往,已處高位,這三個巨頭卻仍樂於紛紛入市,雖然股份數目非多,對李超人而言就根本算不上甚麼,但多少反映他對長實後市的信心,而郭氏兄弟難得增持,亦可見他們看好前景,好像不擔心後市受內地股市所造成的衝擊,還是他們看到一些大家看不到的關鍵地方?


多謝賜教
估不到禤中怡賣弄花招,搶著前面經濟版的廣告大姐大畢明姐姐的強項,談起廣告生態,特別是那個「LIPTON」杯事件,竟獲「LIPTON」致函查詢,讓禤中怡賺多篇稿費。


「LIPTON」話過去幾年,曾與很多飲食業行家商談,發現這些行家都有興趣收到瓷茶杯,故考慮不同推廣禮品後,相信這種瓷茶杯是最佳的選擇,而且與本身品牌具有關連性。他們同時亦指,最近發現質素問題,並已聯絡供應商以改善品質。


禤中怡先多謝「LIPTON」的來函,因為定必看了那篇拙作「咖啡杯與明信片」,即茶餐廳將那些印有「LIPTON」品牌的瓷茶杯因崩了而拋掉,才有感而發。其實,做市場推廣活動,特別是做品牌形象廣告,必須考慮與產品本身特性愈貼近的推廣策略為佳,否則如用飲奶茶送汽球策略,就真的有點出人意表。


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禤中怡始終認為要考慮客戶,即飲食業行家的運作模式。究竟是那一間茶餐廳拋掉瓷杯,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面對這個問題的,可能並非禤中怡午膳的那一間。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的禮品能夠延長其壽命,即推廣品牌形象的時效性,同時避免讓禮品變成負累,如杯身崩裂,入口撞著咀巴便難免予人負面感覺。


禤中怡才疏,只可講一個故事。創辦7-11便利店王國的鈴木敏文曾要求店員要留意所屬店鋪附近的天氣,若準備下雨時,就要準備擺放雨傘,天氣轉寒時,就要準備熱辣辣的食物,這就是體貼客戶之道。


(6月6日刊於《am730》)

Tuesday, June 05, 2007

乾淨殼有價有市

內地股市終於配合「阿爺」的政策,跌個人仰馬翻,但究竟會健康調整,還是給予散戶一個入市機會,再度發揮人民力量,將指數重新抽上呢?其實,內地傳徵收資產增值稅,禤中怡認為執行上可能較困難,畢竟計算方法複雜,相對而言,建立一套沽空制度,可能更有助大市健康發展,因為目前市場只提供看好的投資策略,即所謂買升的「單邊」方法,最終只能有升無跌。


若引入沽空制度,無疑可提供一個均衡機制。不過,有投資銀行界話,其實中國人在傳統上多以看漲為主,曾經在香港推出一些看淡的衍生投資工具,奈何反應始終不大,與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態度有些不同,甚至可能認為沽空機制只屬大戶玩意,最終損失的是散戶投資者。


至於港股就懶理內地股市,自己轉炒幾轉,更傳話內地資金調來香港炒國企股,但中資金融股只能個別反彈,如中國人壽(2628)和平安保險(2318)均先升後跌,最近表現殘殘地的中國工商銀行(1398)和中國銀行(3988)則分別報升0.24%和0.52%,而石油股續炒發現新油田消息,但中國石化(386)和中國石油(857)升勢似減弱,中石油收市只升0.98%至10.26元。相反資源股如中國神華(1088)近期氣勢如虹,昨日收市報25元,增1.6%,成交額達8.33億元。該股於3月才企19元邊緣,估不到已累積升31.5%。


至於消息股就厲害了,皆因股份有價,早已傳有人想賣「殼」,即上市地位也,新投資者購入公司主要股權,一過上市癮。一個乾淨的殼,索價1億元不為過,但要吸引收購,不但需要股價偏低、股份數目集中在少數投資者上,兼且發行股數不多,才方便新買家完成交易。


禤中怡從投資界了解,有隻半新股上市才過一年,已急不及待放聲氣求售,希望賣殼成功,可以多撈一筆,即使扣除「手續費」、飲茶食飯灌水等,最少都有數千萬元落袋,分分鐘好搵過本業。不過,GAY GIANO(686)持60%股權的大股東率先話賣枱,股價又彈78%至0.89元,莫非傳思捷(330)、ZARA及Fast Retailing入股佐丹奴(709)純粹煙幕,真正獵物另有其股?GAY GIANO大股東揸1.2億股,股價大增令批貨升值至1億元。佐丹奴亦唔講得笑,係咁易傳一傳,股價單日急增一成,收市報4.08元,全日彈升0.39元,成交股數更由上周的1,800多萬股急升近4倍至8,880多萬股,連帶其他服裝零售股亦借消息炒一轉,堡獅龍(592)、慕詩(130)齊升8%,Joyce(647)更大升24%。


正輝中國(169)亦突然於昨日下午停牌,待發出一項單一大股東股權改變。主席蘇邦俊本來持有這內地房地產投資公司的62.36%股權,早前已按平均股價0.571元沽3,500萬股,套現約2,000萬元,股權降至50.4%,之後股價續上,停牌前報0.7元,即手頭餘貨約值1億元。兩隻股份都不見有雜務,即複雜的業務,一隻賣衫,一隻做地產,確屬理想的「殼」。由於市道不弱,相信賣枱陸續有來。


其他三四線股的升幅更驚人。漢基控股(412)單日就升1.1倍俾你睇,收市雖報5.7仙,只升3仙,金額看似細眉細眼,但如果你在之前入市掃100萬股,以4月12日停牌收市價計,才2.7萬元,但今日沽出就賺3萬元,試問散戶怎不心動,皆因小刀也可鋸到棵不小的樹了,兼且可以在短時間內收割!難怪鑊氣如此強勁,成交額達7.85億元。該股話計劃替一間於兩年內開業的澳門賭場貴賓廳提供管理安排,但為符合有關條例,已改為磋商向關連人士提供財務資助以落實合作,但要注意的是:磋商不一定簽正式協議!畢竟富貴險中求,禤中怡惟有說句「祝你好運」。


(6月5日刊於《am730》)

Monday, June 04, 2007

咖啡杯與明信片

禤中怡與同事往相熟茶餐廳午膳,主因是那杯凍奶茶恰到好處,同事則喜歡其熱咖啡的味道。甫坐下,店員已知心意,先送來飲品,再等食物上枱,同事卻突然說出一句:「咦!點解隻杯唔同咗?」看看他拿著那個舊透明膠杯,又好像有點異樣,難得那位店員爽快一句回應:「係呀!嗰啲黃色杯唔襟用,掉晒啦!」。他說的黃色杯,其實是印有「LIPTON」字樣的矮身瓷杯,較膠杯的高度為低,感覺份量少了,但用瓷杯盛載咖啡,身份又有點「Grand」,儘管坐的是茶餐廳。那店員解釋,這種瓷杯是由LIPTON免費送的,為的當然是賣廣告啦!品牌印在杯上,顏色又夠鮮豔,難怪同事感覺有別。不過,氣派有餘,實用性方面,LIPTON似乎考慮不周,因店員一語道破,茶餐廳流轉快,杯杯碟碟怎能小心呵護,加上放在一起,總有碰碰撞撞,日子稍一久之,杯子上「崩」一些,杯耳又不見了一些顏色,賣相將大打折扣,使用時效有限,最終被餐廳拋棄,廣告效力亦隨之消失。


不過,廣告客戶對物料壽命這個重要因素又有多少考慮呢?難道他們這些落決策的高級管理層根本不光顧茶餐廳,未有掌握其運作模式,以至讓那個漂亮的「LIPTON」只能曇花一現?倒不如像以前某隻汽水品牌,送上幻彩圖案的牆鐘,真的長掛長有,兼成本低,效益高。(抵食補充:禤中怡近日光顧中環擺花街羅富記粥麵,發現抵食之選,竟然可以用23元,食到蝦球蝦子撈麵,在中環茶餐廳價錢普遍偏高的情況下,實屬少有。)


另一個好例子就是朋友給禤中怡送上的一張明信片。朋友近日往嘉禾青衣電影城看《加勒比海盜:決戰魔盜王》,買票後收到這張明信片(圖),初看真的以為是另一齣即將上畫的新電影,因為有獎項,分分鐘是奧斯卡猛片,預早做宣傳。細看之下,原來那竟然是一張售樓宣傳單張!舊式廣告推銷手法似乎依然有效,否則怎會無孔不入,供應商送廣告商品給客戶,甚至選用另類派宣傳單張方法呢!至於這個樓盤廣告想到在看電影時作宣傳,在創意方面可加分,但地產商有否統計,這個廣告對樓盤銷售的催化作用有多大呢?真的拿著這張明信片去買樓的又有多少呢?抑或是廣告「筆直」(預算)太多,需分散投放渠道呢?


其實,新廣告模式已積極跟上,例如網上渠道。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利用電子郵件作推廣的認受性不低,接受調查的市場推廣客戶中,70%樂於用這模式,相對於用「Banner ads」,即橫額廣告的比例逾30%、利用博客作為推廣工具的佔超過20%。使用電郵這種推廣方式的好處是成本低,範圍廣。或許大家以為收電郵點work?但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於今年2至3月間訪問了2,200名美國成年人,當中逾1,400人為電郵用戶,88%有個人電郵地址外,49%亦有工作電郵地址,反映普及率高。


調查發現他們收到的internet spam數目愈來愈多,但討厭程度卻愈來愈少。Spam就是指在internet上利用e-mail進行廣播式廣告的宣傳行為,即俗稱垃圾電郵。有37%電郵用戶指收到這種垃圾電郵數目確有上升趨勢,兩年前只有28%電郵用戶話有所上升,反映送出垃圾電郵的數目增加。但28%受訪者卻認為這些電郵已對其不再構成大問題,比重較03年所作調查的16%大幅上升,覺得煩擾的比例亦由03年的71%跌至63%。原來71%電郵用戶話自己懂得利用過濾軟件將這些spam拒諸門外,更有44%話有採取步驟,令其電郵地址更難被查出,但那是甚麼步驟就認真考起人了。由於這些成人資訊、推銷男士藥品等垃圾電郵已過濾掉,對外來電郵抗拒性減弱,若是真正推廣的電郵,就似是街邊派有coupon的宣傳單張一樣,大家都或者會樂於拿一張,可能真能殺出另一條宣傳大路。


(6月4日刊於《am730》)

Friday, June 01, 2007

投資陷阱處處有

這邊話跟內地股市有連繫,怎知美股卻又創新高,港股立即轉跟亞洲區股市齊造好,恒指急彈340點,更補回前日跌勢,而國企股指數更大升3.23%至10,739點,相信這個挾淡倉的悲壯場面,事前估到的投資者實在不多。藍籌股表現復甦,幾乎全線上升,而被內地股市拖累的國企股更全部向上,隨便買隻都有斬獲,當中又以中資金融股更是谷底回升,隻隻表現標青,中國財險(2328) 升3.43%,而平安保險(2318)一日更彈3.67%至45.25元,表現最差的中國工商銀行(1398)也微增0.74%至4.09元。


除了落場炒,或許大家會找投資顧問幫手理財,畢竟人家有牌照,都叫專業人士。不過,證監會發現這些持牌投資顧問仍存在一些缺失,如他們提供的投資意見未必適合相關客戶。


證監會舉例,一名退休人士表明其投資目標是保本,但其後「專業人士」卻將其投資組合轉為較高風險的基金(如能源基金),而投資顧問亦沒有就該轉變提供充分理據,其管理層更沒有就此事與客戶和有關職員作調查。市場在過去一年表現不俗,以保本為目標似乎有點保守,但如果違反客戶意願,落得虧損離場,著實不應該。


更甚的是,曾有一名年長人士被建議投資一個20年後才到期的投資計劃,每年供款額更佔了該客戶個人資產淨值相當大的比例。這兩件事件反映,儘管薑是愈老愈辣,奈何坐擁大筆資產,當然成為獵物之一。


該會又發現一名月入1.2萬元的客戶,資產淨值約8萬元,但竟被建議一次過投資12萬元於一個投資計劃,單是如何支付這筆款項已令人產生問號,日後如何維持足夠生活所需的流動現金,到現在亦搞不清楚。


此外,原來有投資者在投資前,願意簽署確認聲明或確認表格,表示他們的投資顧問並未向他們提供投資意見,而只是執行其買賣指示,即變相放棄自己的權利,未贏錢先投降,日後投資有何風吹草動,隨時無得追究。這些事件大家可能似曾相識,如果未有經歷過的,禤中怡真要恭喜!恭喜!但投資路途崎嶇,踏實始終有著數,急功近利可能換來一肚氣。


中港齊搶台灣人才
經濟好,甚麼行業都搶人,其中金融業求才若渴,近日發現原來香港和內地已默默地將招聘矛頭轉向同聲同氣的台灣市場。睇台灣報章,已羅列一堆名字,如在去年底,滙豐銀行交易部主管陳聖雄申請轉調至滙豐上海、荷銀交易部的王牌駱建樹也跳槽至滙豐上海了。


至於今年轉工潮未停,但台灣的人才今次則是轉來香港工作,如德意志銀行的范正明加入了香港雷曼兄弟、台新銀行申裕志跳槽香港美林,近期花旗交易部資深業務主管莊建發也將加入香港美林,而法國巴黎銀行交易部資歷逾20年的員工,與法國東方匯理銀行交易部資深員工,亦將陸續赴香港工作。


當地銀行界認為過去十年台灣發展企業銀行與消費金融業務最蓬勃,但培養的人才卻在過去兩、三年,陸續被香港及內地市場吸走。


為甚麼出現這種情況呢?報章指外資銀行的金融產品研發中心和亞洲總部多設在香港,台灣只被定位為區域(金融產品)行銷中心(regional desk),加上香港金融業發展蓬勃,單是外資銀行數目已比台灣多,而且有機會轉戰投資銀行,可以參與併購、私募基金等,發展空間自然較大,還未計年終花紅,分分鐘比在台灣工作高兩、三倍,這種誘惑怎抵擋呢?


(6月1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