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雅虎中國「短命」總裁

互聯網講求快,估不到業內高層也要在上任短時間內掛冠而去,今次主角是雅虎中國高層,即總裁謝文。他近日突然離職,距他上任時間僅僅只有40多天,可算是最短命的科網公司總裁,比上次空中巴士總裁斯特雷夫(Christian Streiff)上任100日便執包袱更短命。

據講,謝文離職與雅虎中國轉型Web2.0的嘗試有關,而這個轉型問題似未獲雅虎創始人楊致遠的認同。雅虎中國則指謝文離職後將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顧問,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曾鳴將出任雅虎中國代理總裁。

原來月初謝文曾與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馬雲一起赴美國與楊致遠見面,提出有關雅虎中國未來發展計劃,然而這個計劃未獲楊致遠的認同。謝文一直看好Web2.0前景,希望作新嘗試,但楊致遠仍期望雅虎中國能夠成為一個綜合入門網站,與謝文想法不一樣。

Web 2.0於過去一段短時間內已將網上世界改變,經典例子非YouTube莫屬,而博客(blog)也是以該基準衍生出來的。 有調查又顯示,雅虎搜尋引擎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僅5.4%,雖比去年同期上升,但仍與雅虎在全球第二的位置有一段距離,難怪謝文想放手一搏。

不過,阿里巴巴去年收購雅虎(中國)全部資產後,前者引入雅虎成為其股東,究竟未來是依循楊致遠的理想道路,還是走馬雲的現實主義方向,單是這點,相信做雅虎中國總裁的精英已會感到有一定難度!

但有一點更值得留意的,是馬雲與楊致遠兩位科網界巨人日後的合作關係對中國互聯網業發展的深遠影響。

在禤中怡眼中,馬雲擁有商業人(Businessman)特質,極有可能比楊致遠還要強烈,他有著老外投資銀行家的行為模式,只喜歡「食大茶飯」,能夠把自己手上的生意,作為吸引外國大型投資者入股的籌碼,除楊致遠外,日本另一科網巨人孫正義也是馬雲的合作夥伴。

有曾經與馬雲交過手的賓架好友向禤中怡講過,馬雲的英語能力與真正老外沒有明顯分別,而且當年多家大型投資銀行的巨頭(好像瑞銀、德意志及花旗等)都曾親往杭州找馬雲(據說曾在花旗揸旗的梁伯韜也曾拜訪過)傾談把阿里巴巴上市,不過,馬雲最後還是只接受了「識英雄」之同道中人入局。在他的眼中,最重要的是Business Development,對於花碌碌的銀紙,他反而不視為第一考慮因素。

國際電聯武林大會
過幾日就是國際電信聯盟2006年國際電訊展,究竟這個在「無雷公咁遠」的亞洲博覽館舉辦的展覽是乜傢伙?

國際電信聯盟作為聯合國屬下的組織,主責是制訂國際電訊業的標準,以及舉行不同的電訊展。過往香港辦的國際電信聯盟展覽,主要針對亞洲地區,而並非全世界各國聚首一堂的武林大會。而每3年辦一次的國際電訊展,過往規矩是只會在國際電信聯盟總部所在地,即瑞士日內瓦舉行。所以今次在香港舉行,是好威水的一件事。

但威水「唔食得」,搵到錢至重要。由於國際電信聯盟面子大,差不多世界各主要電訊公司都會來到參展傾生意,所以每次不少電訊公司,都投資一大筆錢前往瑞士朝拜,參與國際電訊展,目的都是為了希望將生意擴展到海外市場。所以這次香港電訊界的一眾管理層,如果不捨得使600多元買張Weekly Pass參觀一下各展區,真是枉費了中央政府爭這個電訊展於香港舉行的苦心。中央爭取不少項目都以威字先行,但國際電訊展是一個搵真銀的盛會,確是明益香港人。

當然這次展覽對中國同外資公司均是搵生意機會。中國公司過去到日內瓦展覽,「皮費」肯定比起到港為高,這次於香港舉辦,交通食宿相對便宜,更是拓展商機好時機。而中國即將發出3G牌照,全國各地的電訊基建,不論你用TD-SCDMA定香港用的WCDMA,中國幅員那麼大,肯定是一塊好大的肥豬肉,實有好多新款正貨以供參考。

中央今次派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來港做開幕嘉賓,這個級數在內地政府架構中已屬冧巴溫,當然大家希望胡、溫又來港走一趟,如在內地探望礦難家屬般,大玩親民行動。不過,可能胡、溫會選擇用視像電話隔空恭賀也說不定,畢竟是電訊展,當然要睇得又用得。

(11月30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紐約交易所中國掘金

香港股市與中國企業的關係,只要看看昨日港股10大成交額的上市公司中,有幾多家為內地企業(共8間)已可知一二。而環球資金近來對中國概念的膜拜,也顯示出中國企業資本市場在世界金融發展的重要性如何。

禤中怡昨日與美國的投資大行家閒聊,始知原來紐約交易所行政總裁John Thain原來剛剛才Go To China,進行其親善訪問。大行家坦言,美國財經市場已相當成熟,大型集資活動在可見的將來,相信也不能不預祖國企業一份,John Thain訪華,正正可視為向祖國企業示好的最直接表現。

其實世界級交易所要吸納祖國企業出國集資上市是自然不過的舉動,但從另一角度分析,在全球化之下,資金流動可以在分秒間完成交易,中國企業為何還要飄洋過海,跟外資賓架食早餐、傾生意呢?現實點說,外資大行們在過去十年其實已在最近祖國的南大門——Hong Kong建立了基地,各大投資銀行必備賓架、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隨時候命,令香港成為祖國企業集資的大水喉。

不過,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禤中怡相信John Thain訪華,絕對只是招商活動的前奏項目,美國商人最識時務,好戲相信陸續有來。

John Thain已在內地進行4日訪問,展開金融反擊戰。他已表明正申請在內地首都北京開設辦事處,希望游說更多內地企業前往美國交易所上市。

不說不知,這位總裁原來自擔任該職位後已第三度訪華,可知他對這個神州大地的重視程度,而於北京設辦事處的另一好處當然是接近監管部門,容易「收風」,任何風吹草動也可以即時應對,而實際的生意,即招攬公司往上市的地點,相信非上海莫屬,皆因國際大型投資銀行相信已進駐這個金融重鎮。

紐約交易所面對倫敦和香港的證券交易所的挑戰,自然不敢輕視,而John Thain也不能不努力,例如紐交所現時只有31間來自中國、香港和台灣的公司掛牌,當中內地企業佔18間,市值才4,580億美元(約3.5萬億港元),與港交所(388)於10月底在主板已有89間H股公司,市值已逾2.3萬億元,而中資紅籌股公司在主板也有85間,市值也超過2.5萬億元的盛況比較,相信這些數據已能立判高低吧。

John Thain認為,傳統內地企業較傾向在香港上市集資,但他認為隨著大批內地企業的業務走向國際化,並且從事跨國投資,英美交易所希望吸引一些資金需求大的公司往海外上市。他認為在未來3至5年間,紐交所也要變得更趨全球化和多樣化,故此除中國外,也要在印度建立市場地位。

不過,正如美國財長保爾森所言,始終要先放寬上市條例才有競爭力。雖然能否打勝仗還未知,但肯定的是其他發達國家的交易所相信也會仿效紐交所,將會陸續來華朝拜,希望分一杯羹。

港股大插插 新股震騰騰
港股昨日午後大插插,雖然不至如《am730》上周提醒大家「熊(市) 出沒注意」般嚴重,但也為一眾投資者響起警號,不要沉醉在升市的帳面財富之中。

相信大家見到中資銀行股持續轉弱,也必料到港股距離調整不遠,由於下月期指見18,680點,會否再出現「挾好倉」行動,務必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其實,今年恒指和國企指數已累積上升25%和52%,基金經理已輕易達到指標,或者實行提早放假了。若果真如此,何不沽貨獲利套現,索性鎖死利潤回報,即使股市再創高峰,也不會與同行的表現相差太遠。

至於Investment bank(投資銀行)的生意就更不用說,看看中國銀行(3988)和工商銀行(1398)等巨無霸的集資額便知道賺佣金賺到手軟。不過,從他們在最後這兩個月極度衝刺,安排十多隻新股上市,相信原因不外乎一來想趁市旺集資,而且夾雜在一些有實力的新股中抽水,分分鐘可「混水摸魚」,二是避免帳目「過期」,皆因現在上市的話,仍可用中期業績作為上市文件的重要數據,若不幸延至明年的話,恐怕港交所(388)會要求公司重新製定一份Update的業績報告,即叫各協助上市的投資銀行、會計師等重新努力多一次,你話可以不可以?

此外,有證券界朋友提醒,原來有些證券行或以所持股票投資去支持其資本,故一旦股市向下,即他們所持股份市值相應縮水,意味資本也減少,日後新股招股時,可提供的孖展額度將因此而受到影響,借錢能力相對調低,認購反應無可避免被拖累。更大問題是,多隻新股同時集資,證券行勢必集中向大市值的中資股靠攏,即強者愈強,其他股份的結果會如何呢?

(11月29日刊於《am730》)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超級賓架打官司

投資銀行家有高低手,即使市場波動,依然可以駕馭不急,能夠應付自如,為公司賺取可觀收入的,視為高手。但加拿大最近發生一宗可能是少有的「嫌錢腥」訴訟,涉案賓架更聲言本身是銀行最具盈利能力的超級僱員,對於突然被炒自然顯得深深不忿。

一名前豐業銀行(Scotiabank)投資賓架David Berry,向前僱主提出起訴,要求賠償高達1.05億加元(約7.1億港元),作為他的工資和其他傷害賠償。對於擁有逾5萬名員工的大企業來說,相信問其總裁Richard E. Waugh也未必知道提出起訴的是何許人也。不過,這位前僱員聲稱自己遭銀行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嫉妒其超高薪酬的同時,又不能減少其薪酬,故最後將他無理解僱。那麼他的薪酬有多高?這名前交易員聲稱在公司的最後3年間,平均每年賺1,300萬加元(約8,867萬港元),屬於銀行薪金最高的員工之一,甚至超過不少高級管理人員,故此惹來不滿。若果他的薪酬屬實,銀行也應獲利甚豐。David指在該3年間所經手交易已為銀行帶來約2億加元(約13.6億港元)利潤,認真不得了。David自言按照銀行所制定的獎勵計劃,以該盈利水平計,他應可分享銀行的巨額盈利分成。

這位超級交易員又強調自己忠心耿耿,總是以公司利益為先,甚至曾有金融機構爭相挖角,包括提供更高的薪金,但他依然選擇留在豐業銀行內,實行對老東家不離不棄。可惜的是最終被要求分手,難怪他像電影《秋菊打官司》裡的鞏俐要取回公道,要求就銀行對他的行為作出解釋和償還欠他的血汗金錢,並希望藉此保護自己的名聲。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豐業銀行也作出回應,話於05年開始進行內部調查,發現有些員工違反證券規則,並且已將有關情況呈交予證券監管部門,有關部門正進行調查。至於這宗訴訟結果難料,但起碼雙方律師先收一筆。

近年歐、美時有出現Smart 賓架被炒而引發官司的事件,而且次次也搞得滿城風雨,禤中怡人在香港,難以評論事件,但顯然在亞洲人的國度與眼光中,歐美賓架面對認為被視為不公平對待時,他們都會挺身而出,絕不給予老東家半點面子,相對於講求「好來好去」的我輩而言,確全然是另一種做人態度。

內地經濟型酒店潮湧來
禤中怡旅遊一向對住宿要求簡單,就是整潔和交通方便,故往日本時總喜歡訂東橫INN,因價錢合理,室內雖沒有雲石,但高床暖枕,簡單裝修卻不落俗套,內置已有風筒和雪櫃。想不到這種經濟型酒店已在內地開花結果。錦江酒店(2006)將上市,相信大家已摩拳擦掌研究是否加入認購行列,該集團旗下錦江之星屬經濟型酒店。禤中怡曾在上海閒逛,在橫街發現該集團一間分店,可惜已有落腳地點,無法親身一試。從宣傳單張看房間裝修簡單,卻只需百多元人民幣。要知道在上海住酒店已非便宜,這種酒店的確有需求。但大家並非先吃頭啖湯,因創投基金早早看見這個市場潛力,最近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入股的華南地區最大經濟型酒店連鎖企業之一的「7天連鎖酒店集團」,早於05年成立,由最初6間酒店共662間客房急增至現時18間酒店共2,000間客房。像另一股互聯網熱潮,藉資本投入大事擴充,「燒錢」進佔最先位置,難怪有大水喉入股後將進軍上海和武漢等地,上海虹橋分店明年1月投入服務,實行同錦江直接競爭。那麼應否認購呢?有這樣一個故事,另一對手「如家」快捷酒店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升59%,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11月28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遊山頂記

正值秋風送爽,禤中怡亦遊山玩水,看看香港美好風光。

田大少成功獨力以每呎樓面地價1.8萬元,勾出山頂加列山道12號前高級公務員宿舍的山頂樓地皮。禤中怡便趁假期往太平山走一趟,發現甚麼是「豪」。在加列山道下車,前面是一片南區海景,儘管有煙霞,綠色的山和閃爍的海水令人感覺舒泰。身處中間位置的山頂樓地皮有一條短短的斜路,相信日後新樓落成時,可顯示身份的不同。目前只有空空的舊宿舍,護衛員亦懶得阻礙禤中怡拍數張照片。

該建築物背靠堪仕達道,一條由高樹阻擋視線的小徑,卻是傭人遛狗的好地方,可惜總見到一些「米田共」,着實與豪宅身份不符。利用這條小徑也可通往勾出的地皮,近距離觀看,相信室內面積有一定份量也。

從外表觀察,街尾的瑞燕大廈顯然樓齡頗大,能夠稱得上年輕的,應以堪仕達道一號的高層單幢物業稱冠,但住山頂的話,總以獨立屋為人生目標。

從百祿徑轉上種植道,發現山頂也有不少建築工程在進行,或許反映豪宅有價,翻新重建皆有,大昌地產(088)的山頂豪宅項目賓吉道3至5號仍處上蓋興建工程,而種植道和普樂道也有新住宅正在興建,估計未平頂,反映未來仍有一些新供應。由於想一會新地(016)山頂龍頭豪宅倚巒,禤中怡從種植道和普樂道交界轉入施勳道,沿著微斜走,人一個也看不到,絕對比行圍繞山頂的夏力道清靜兼有新鮮感。可惜的是,倚巒建在基座之上,在施勳道難一窺全豹,幸好,施勳道也有些舊大宅讓人見識見識,而且景觀變化大,這邊飽覽南區海景後,不遠處即聽到維港傳來的「噪音」,所謂噪音,其實是山下傳來的雜音,可能是之前太寧靜所致。

若果想看經典建築物,不妨由道路旁邊的醫院徑走落白加道,首先映入眼簾的白加道15號,政務司司長官邸,但最特別的是旁邊的紅色建築物,原來是高級公務員宿舍,保安哥哥話可能已有逾百年歷史了,信不信由你。禤中怡喜歡走偏鋒,決定從漆咸徑落山,大樹繞山,又是另一番感受。

5毫7仙的故事
在中環街上,人來人往的大多是為理想(金錢、欲望成分不可少)追求的同路人,但在中環有一個地方,禤中怡每個星期天都希望能夠準時到達出席聚會,說的正是中區半山的堅道浸信教會,而昨天在教會裡聽到的一個故事,對於營營役役的中環族群而言,或者可視為一道金錢世界以外的心靈雞湯。

十九世紀80年代,在美國費城的小教堂前,有一個衣著破爛的小女孩在哭,牧師走上前問她所為何事,原來是由於主日學的課室太狹小了,故小女孩不能擠進去,情急之下,惟有在外邊無奈的哭泣。牧師帶小女孩走進主日學課室,叫喚課室內的小孩們大家「坐迫」一點,為小女孩擠出一個座位來。

主日學結束後,小女孩再次走到牧師面前表示感謝,更喜孜孜的表示聽到很多神的說話,感到十分高興。但約在兩年後,小女孩因病去世,牧師再次為這個家貧女孩辦理安息禮拜,小女孩母親其後拿著一個破舊的小錢包,走到牧師面前,表示這是小女孩對教堂的奉獻,希望能夠把錢用作興建一座更大的教堂,牧師打開小錢包,內裡共有5毫7仙(57 CENTS)。

牧師深受感動,在崇拜上向所有教友訴說著這個感人小故事,而教友中正好有一名報紙記者,並把牧師的一番話,當成新聞般刊登在報紙上。其後當地一名地產商看見報道,即把一幅土地以5毫7仙的價錢售予教會,而教友們亦共籌得25萬美元來建起這座教堂來。這座教堂名為Temple Baptist Church,小女孩的名字為Hattie May Wiatt。而這個故事不止在費城裡流傳至今,也成為了美國基督教界的一個美好故事。

禤中怡不是在向讀者傳教,只是希望能夠與同樣活在商業社會、注重回報的世道中,分享點點回饋的小故事。

驚毒菜?不如幫襯附近農場
近排香港人不知還有甚麼可以食,毒多寶魚、毒腐竹、毒鹹鴨蛋…,未知的還有多少。禤中怡有些長駐廣州的朋友,對甚麼「假豬紅、毒雞蛋…」都已經聽到麻木晒,估唔到現在連香港都係咁。

若不想食毒菜,又不想幫襯Citysuper、Great、Oliver之類的高檔超級市場,可以點算呢?!或者可以考慮學美國人,去自己屋企附近的細農場購物。而這個熱潮其實已經喺美國成形,居民寧願俾貴少少,去番自己屋企附近的細農場,買蔬菜同芝士,因為連鎖超級市場賣的菜,貨源太多,來源連超級市場本身都未必好清楚,而且好多時都會用農藥,絕對不合乎城市人的健康標準。至於自己屋企附近的農場,你可以睇清楚個農夫用甚麼農藥、水源同種子,咁樣比政府派成班食環署的官員四周查驗安心好多。咁當然,這些小農場種的菜一定係有機種植,否則難令顧客多付一點金錢呢。然而在資訊科技年代,小農場無論在搵客路,抑或種植手法上,都已經大有改進。新時代小農會透過互聯網讓客戶訂貨,農夫亦可以在網上推介當時得令的靚菜,大家就可以按圖索驥在網上訂貨,以信用卡找數,再駕車到農場拎貨。不少農場,亦都有用溫室種植的方法。甚至在能源方面,用太陽能供電,這些都是以前農夫不可能做到的。

但香港能不能夠仿傚呢?香港實有「俾得起錢」的客人,但最大問題反而是沒有人再願意務農,而且政府亦未必會支持,地產商就更加「求地若渴」。

(11月27日刊於《am730》)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港股之熊出沒注意

近排禤中怡部電腦的牆紙(wall paper),換了北海道常見的「熊出沒注意」告示牌,告示牌上面的熊,當然並非得意可愛的熊公仔,而是很得人驚的猛熊,理由很簡單,現時中國的國有銀行素質那麼差,更話要開放市場。現時大小股民都對金魚缸的狀況口沫橫飛,又不知自己投資這批素質的資產,真是不驚才怪。

先講兩個重要指標,睇銀行是否穩陣,紮馬夠不夠紮實,先睇資本充足比率,再睇成間銀行裡面,做監管部門的員工,佔整體員工數目的比重。根據《巴塞爾協定》,銀行資本充足比率至少有8%才可,但香港金管局建議銀行可做到10%更好。一般國際性大銀行做監管部門的同事佔整間銀行員工數目的5%,當中不少更是高手,想逃過他們的法眼都幾難。

現時中國四大商業國有銀行,話就話資本充足比率平均有8%,但亦要多得剝離不良貸款才可達致該水平,反映個底本身都幾薄,幸好再有上市的新「水」加入充實底子,不過,最感憂慮的是,大家都知國有銀行的分行經理,有能力成億成億人民幣虧空,隨便因關係而批貸款亦不再是新聞,底子再厚也有個漏「水」洞就已經有很大問題。但根據中國官方傳媒的報道,負責監管部門的同事,只係佔成間銀行員工的1%,今時今日有否增加人手則令人成疑。

以中國那麼大,你話銀行監管部門的員工,有無可能制止那些虧空公款,因貪污而借錢的情況?禤中怡已經無比較四大銀行,究竟有幾多冗員,以及國有企業員工包袱要處理。大家試想想,中國銀行(3988)、工商銀行(1398)、交通銀行(3328)、建設銀行(939)這些大型國有銀行,過去一兩年在香港股市吸了不少水,佔市值比例有幾高。一個股市由這些風險那麼高的資產撐住,還有成群投資者不知死活地炒窩輪及一班輸錢不負責的財經演員。你話熊來到時會不會死傷慘重,今次隻熊實有大把大閘蟹食。

亞洲小型企業看傳承
公司承傳一向是股東關注的重要事項,但沒有一種絕對模式是例必奏效的,看見思捷環球(330)大股東邢李㷧成功帶領公司強大起來,終極成為藍籌股後,他便樂得退下來,逐步售股套現,不用再擔任日常管理營運的角色,享受家庭樂。但另一邊廂,馮氏昆仲承接祖業後,携手把利豐(494)推向國際舞台,還有其他上市公司如利亞零售(8052)等。

當然大型企業有很多種解決方法,但亞洲小型企業的老闆又會怎樣處理呢?一項調查顯示,原來他們已逐漸打破把企業交給下一代經營的傳統觀念,據花旗銀行對5個亞洲市場調查顯示,近三成小型企業的老闆會把生意交給下一代經營,但有42.5%的企業希望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

原來在國際化環境下,愈來愈多亞洲家族的企業規模逐漸壯大,聘請專業經理人有助管理和拓展業務的模式值得仿效。花旗銀行較早前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南韓和印度5個亞洲市場,向677間年營業額不超過1,000萬美元(約7,800萬港元)的小型企業主或專業人士進行調查。

若單看新加坡市場看,調查顯示有22%的小型企業老闆仍想把公司業務交給孩子經營,但已有40%希望最後公司能交由專業經理人經營。不過,17%的打算把公司賣掉,更有4%的老闆則打算結束經營。 另外,原來62%的新加坡小型企業老闆主要靠個人積蓄創業,比亞洲受調查5個市場平均50.4%為高,反映創業都是靠自己的第一桶金,但肯放下包袱,願意交給其他人管理甚至出售套現,證明他們懂得甚麼時候放下,那份氣魄並非人人有。

(11月24日刊於《am730》)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印度寬頻追上來

香港電訊市場令人引以自豪,如擁有最高滲透率的流動電話市場,逾100%的比率,代表一人可能多於一個流動電話戶口,而寬頻服務滲透率亦跑在前列位置,但來自海外市場的挑戰不容忽視。原來繼台北發出挑戰書後,被視為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Bangalore)也緊跟台灣,準備建立一個覆蓋全面的Wi-Mix無線寬頻網絡,反映香港不能再慢吞吞,讓其他城市超前。

班加羅爾這個城市為印度高科技公司的重鎮,當地設有不少高科技公司及科技研發中心,光是當地的印度電腦工程師已佔全印度30%。該市最近決定建一個覆蓋全市696平方公里和附近城鎮約470公里的面積的Wi-Mix無線寬頻網絡,屆時只要拿着手提電腦或無線上網設備,便可隨時使用寬頻服務,傳輸速度最終可達2Mbps,分分鐘快過用手上網。

更重要的是,印度幅員甚廣,這種技術可減少固網建設的大型資本投資,拉近城市和郊外居民的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同時可發展更多電子服務如遠距離教育、醫療等。

所謂Wi-Mix,其實是一種新無線寬頻技術,特點是具漫遊功能,發射站覆蓋以每平方公里計,與現時香港一般電訊公司採用的Wi-Fi技術不同,因Wi-Fi主要覆蓋室內地方,只能在固定地點上網,不具備流動功能。雖然美國有些地方如洛杉磯、矽谷和三藩市都提供該服務,但只局限於某些地點,而非全面覆蓋。不要小覷這種技術,只要固網公司建設Wi-Mix網絡,便可直接挑戰現時3G經營商的流動數據服務,香港消費者有多一種選擇。

可惜的是,本地電訊市場面對股權爭拗困擾不絕。李澤楷當年加入爭奪電訊盈科(008)前身香港電訊股權開始,已經不斷創造新聞,知名度之爆燈程度簡直無出其右。奈何連同今次售股權予梁伯韜的交易,已叫人摸不著頭腦,究竟李先生有心長線做生意,還是只是一名Dealer,即交易手,實行左手來,右手去,賺中間差價兼享受高見報率呢?

美經濟放緩的警惕
正當禤中怡昨日提出花無百日紅,美國財長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立即加入報憂行動,將該國經濟增長預測幅度調低,相信讀者在財經版已了解。

禤中怡提出的是,市場憧憬經濟放緩,息口有望不加外,更會有望掉頭向下,而利率降低的好處就是企業所承擔債務的利息成本減少,個人投資者更會放棄在銀行儲蓄或定期存款戶口中所獲的些微利息,轉而找尋更高回報,當中部分資金可能投入債券和股票市場,而昨日各地股市瘋狂向上,相信也是大戶借勢的動力。

的確,這是基本宏觀方向,但大家需注意的是,經濟放緩的影響有正面也有負面,現時股市造好,不反映負面影響浮現時的悲慘景象。以日本這個經典市場為例,即使借錢息率低,不代表經濟活動十分活躍,所以息口跌是好消息,但若企業和投資者預見前景欠佳時,怎會借錢蝕息呢?當然,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經濟增長放慢有助軟着陸,令多年繁榮情況避免過熱,喘息後可以再上路。不過,美國「打噴嚏」,亞洲「即感冒」,如新加坡貿易及工業部已提出警告,美國經濟放緩將使該國對其他經濟體系的出口需求減弱,從而拖累這些國家。經濟好,即使息率升,也可借錢投資賺取理想回報,但經濟減慢,下一步應怎樣走呢?

(11月23日刊於《am730》)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金錢與月亮掛鈎

已創刊逾84年的《哈佛商業評論》最近在11月號有篇文章頗有趣,皆因同大家的荷包有關,但論點卻是以月亮做基礎。

沒有看錯,是金錢與月亮掛鈎。自古以來,很多學者和天文學家找證據,證明月亮圓缺周期會影響人的思考和行為。該雜誌刊出一篇名為「都是月亮惹的禍」的文章,探討月亮周期對股市回報影響的報告。

該文章引述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依利亞.迪契夫(Ilia D. Dichev)和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校區(SUNY Buffalo)的卓伊.詹斯(TroyD. Janes)認為過去許多研究探討的可能都是極端行為,而令公信力受質疑。因此他們選擇研究每日有數億名投資者做決策的股票市場。他們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是:如果滿月會讓人感到沮喪或悲觀,是否也會觸發投資者對未來現金流量感到悲觀,為了避險而造成股價下挫?

他們詳細檢視25間證券交易所在過去30年資料,統計和研究發現月亮圓缺周期和股價之間有關連成份。依照陰曆的日期,盡量避開滿月時間,就能獲得較高投資回報率。這個論點看來有點玄,但報告發現在陰曆的一個月當中,比較接近新月的15天,也就是新月的前7天和後7天買股票,投資回報率高於接近滿月的另外15天,兩者回報率相差最高可達10%。 而且不只美國股市有這個現象,連日本、英國和法國的股市同樣都受到月亮盈缺的影響。專家分析估計可能是月亮盈缺,容易牽動個人情緒。滿月時,容易讓人沮喪悲觀,投資者常常為了避免風險而沽股票,造成股價和投資回報率下挫,所以下次買賣股票的時候,先抬頭望一望月亮是圓或缺,或者可以找到投資策略也說不定。

美國消費初探

聖誕節燈飾已到處閃亮,提醒大家銷售旺季來臨,不要睇小這一個月的時間,和黃(013)大班Canning霍曾話隨時做一個月等如上半年的營業額,可見這個普世歡騰的大節日對歐美人士的重要性。

若果大家想分析出口或工業股今年生意如何,應先了解市場。最近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BCG)進行了一個調查,向超過2,500名美國成年人做訪問。其中較具指標性的,就是樓價對消費的影響。自布殊總統和聯儲局局長伯南克上演的一齣停加息、降油價,及股市旺的大場面後,樓價卻反似有放緩跡象,投資者難免有憂慮。這個因素相信香港人絕對感同身受,若果層樓變負資產,還會做「大花筒」嗎?若果樓價升,感覺荷包腫脹了一點,安全感較高,使錢自然疏爽。

幸好,67%受訪者話樓市波動對其無影響,僅22%話會使少一些,至於有11%更話會花費更多的原因就不得而知。假若樓價明年跌10%又會不會勒住荷包呢?真厲害,覺得不受影響比例進一步升至71%,減少消費的只佔17%,證明美國人不怕樓價跌。這個情況或許從瑞銀主管陸東上周講明年經濟趨勢時話,只要美國人有工做,繼續有收入,便不用擔心個人經濟問題,因仍有能力還錢嘛!

所謂天不怕,地不怕,今年美國人恐怕不會增加儲錢,因為調查發現收入介乎3.5萬至4.99萬美元的,準備花費更多所佔比重較05年增3個百分點至18.6%,收入逾10萬美元的受訪者中,樂於使更多的佔28%,比05年大增1.4個百分點,即意味高檔消費品今趟有生意了。雖然該調查於10月進行,但相信美國人的樂觀情緒不會輕易改變,反映不會單靠紙上富貴(即樓市上落,財富亦有變化)。雖然如此,禤中怡還是勸句,花無百日紅!

(11月22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20, 2006

交易所風雲變

昨日在《am730》看見馬沙兄及CK兄的專欄,先恭喜兩位精英博客晉身為專欄作家,兩位仁兄的行文水準極高,對《am730》的讀者而言,實屬好事。

江湖有傳聞,南韓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時候,東京證券交易所會入股。東京證券交易所否認這宗傳聞,只稱東京證券交易所有意同南韓證券交易所結盟,並且交叉持股,但在IPO時認購一份就無咁嘅事。

查實港交所(388)高層,應該睇到這單新聞的微言大義,然後部署怎樣出手。現時東京證券交易所好明顯對自身地位感到好焦慮,因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證券交易走向24小時交易的大趨勢,東京證券交易所一定要諗計同人合作以及擴張,之前宣布同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合作,現時又傳出要入股南韓證券交易所,大家都想到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假想敵,其中一個好明顯是港交所。當然,香港暫時未必搵到倫敦、納斯達克(Nasdaq)等歐美盟友結盟住(雖然遲點很難說,NYSE與泛歐(Euronext)合併後,對倫敦證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威脅很大),但南韓人在民族感情上,未必好想同東京證券交易所結盟,始終南韓同日本,並非搞煤鐵同盟時的法國同德國,德國有先向法國叩頭認錯。1950年5月9日,法國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提出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解決法德之間就兩國邊境煤鋼資源約100年的衝突,雙方設聯合機構共同管理,結束兩國的敵對狀態。

今日中國同南韓關係不錯,南韓證券交易所並非沒有世界頂級IT企業上市,如三星、LG等,如果香港同南韓證券交易所結盟,提高中國企業在南韓集資機會,又可以提高港交所的實力,又何樂而不為,而且進一步做好個名後,同倫敦及納斯達克傾合作,籌碼亦多些。當然不是明知貴貨都要買,但港交所自以為有中國市場撐住就不思進取,未免「太牙煙」。與其等港交所簡化其他註冊地點的企業來港上市程序(如果南韓股市沒有被北韓陰影搞亂檔的話),不如順便入股南韓證券交易所,可能更實際同直接。

不過,港交所似乎真的好像「唔憂做」,內地龐大企業群排隊來港上市外,對岸的台灣企業亦樂於登陸港股,因台灣企業在內地的廠房規模已十分龐大,但要回台灣上市就問題多多,難怪今年在台灣交易所上市掛牌的公司數目比去年大幅萎縮,前三季上市公司集資金額只有1,265億元新台幣(約299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大減六成,今年上市公司籌資金額將創近十年新低。自02年起在台灣招股上市公司數目更由85家持續下降,更呈下跌趨勢,再加上如富士康(2038)等台灣企業股價表現對辦,相信台資企業來港上市將陸續有來,最新就是食品業龍頭企業統一集團準備將內地業務明年來港掛牌集資,避開投資內地只准佔企業資產40%上限的規定。

雖然港交所在內地和台灣兩地吃得開,但納斯達克剛出手,準備動用27億英鎊(約398億港元)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舉動就要認真看待。大家知道倫敦已成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若果美國納斯達克吃掉歐洲的龍頭,勢必建立另一個爭霸渠道,屆時中資企業若同時可以於歐美兩地的證券交易所上市,身份便變得「寧舍不同」,是不是更可滿足中國企業的國際慾,還會選擇這個東方之珠嗎?當然,目前美國上市條件頗辛辣,中資企業要登陸彼方着實不易,但難保日後修改條例,放寬部分上市要求。面對交易所收購、合併、結盟等等合作模式,港交所甚至金融管理當局應重新思考未來金融市場發展方向,靠阿爺餵奶的時代恐怕已接近見底,真的要想想走出去打「世界波」。

(11月21日刊於《am730》)

港官組團過大海

澳門同博彩已劃上等號,皆因後者成為澳門的經濟命脈。禤中怡的朋友趁賽車去澳門走一趟,也想感受一下汽油和金錢的味道。

朋友話封路對交通的影響不算太大,但在一間新開的酒店門口,竟見到一個重量級的「旅行團」,團員絕對有份量,帶頭下車的是曾特首領導班子的葉局長,而除了行政代表外,當然少不了立法代表,包括鄭大班,石議員等。據朋友估計,他們今次來澳門相信不會是單純旅遊那般簡單,皆因大家怎樣熟絡也不會如此組團吧!

禤中怡的朋友後來打聽到這個「重量旅行團」好像會參觀當地3個史丹利何的對手,包括永利、金沙和華人代表的銀河也,至於純粹觀摩,或是另有任務則不得而知了。但,其實向外取經或美其名叫海外考察,一向是為官或立法會議員的工作之一,起碼不會落後於大形勢。

甚麼大形勢?就是引入競爭所產生的市場效應,如史丹利何的賭場王國面對其他對手圍攻,據聞市場佔有率已跌破60%,雖然話個「餅」(即Market)變大了,實質落袋的反倒增加,但史丹利何這位賭王也要急急腳撬走了為金沙賺大錢的麥輝霆往澳博出任業務發展總裁坐鎮應付,相信最少在公司日後上市時,起碼有個具份量專才向芬佬講解前景,兼為市場佔有率下跌解畫啦!言歸正傳,除了旺丁旺市外,今日澳門確實還吸引不少海外人前來打工。朋友話有些娛樂場的員工來自內地已見怪不怪,如有位本來在惠州做廠的也跑來參與服務業,但來自印尼、泰國和菲律賓就認真不能忽視,因隨時連東南亞人也不來港工作了。朋友話儘管葉局長輕裝上陣,但面對自由黨曾提出香港也可研究發展博彩業,相信過大海望望無壞,至於他們有否玩兩手?當然不知道啦!

低調香港公司無人知
禤中怡講過,瑞典名牌相機哈蘇的大股東居然是香港的一間低調到不得了的公司石利洛洋行。經禤中怡打聽,還有一個在歐洲具領先地位的牌子,原來都是香港公司所有,這間公司就是曼佳美。

曼佳美這隻慳電膽是德國品牌,甚至不少產品都在德國生產,不過在慳電膽市場上,同荷蘭飛利浦、德國歐司朗(OSRAM)及美國通用電氣爭一日之長短的公司,其實並非一家純德國公司,母公司利安電光源(香港)是一間香港公司,不過長期以來很多研發工作放在德國,加上公司老闆又同石利洛洋行一樣低調到出奇,所以如果不加以研究,真的不知道內情。

當然無人發現這家香港公司,又同公司作風不似香港廠佬式風格經營有關。香港廠佬一向有個缺點,就是一味貪平,永遠不會投資新科技,當間公司上了軌道就只顧節省成本或搞大傾銷,講到政府提出甚麼環保要求就「牙痛咁聲」。但利安電光源作風「好德國」,不只低調,而且有資金就投放於新技術,歐盟有何環保要求永無耍手擰頭,亦都做廢物分類。公司環保政策一向很清楚。試問有幾多香港公司又會做到這些呢?

但禤中怡感到很失望的是,這間公司同石利洛洋行一樣,又是無上市,你想投資都無門路。所以在香港投資工業股很艱難,好像德昌電機(179)這麼好的公司很少願意上市,反而「成棚」新公司上市後,籌集得來的資金不務正業,搵小股東笨的居多,視小股東的錢為不用抵押的永久性、無了期自由貸款,完全無責任心。所以低調的好處是永遠無人知,商場敗家仔們就日日出現在娛樂版或者政情版,不務正業,你話在香港點投資工業股?

(11月20日刊於《am730》)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美創投業靠移民

美國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吸納海外人才,而且不是普通的人才,更是創造超級財富的人才。何解?

美國國家創業投資組織(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統計在過去15年,來自海外的移民竟為上市公司股東創造高達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市值財富,創造40萬個就業職位,而差不多每4宗獲創投公司入股的投資項目中,便有一宗是由移民牽頭的,至於來自印度的移民佔28%,內地移民則佔5%,反映移民們普遍擁有「愛拼才會贏」的特性!

大家較熟悉的,自然非近期熱爆的Google始創人Sergey Brin,還有雅虎(Yahoo)創辦人楊致遠(Jerry Yang),若非楊家於30年前從台灣移民美國,今日或者便沒有雅虎這間網上公司了。調查又發現曾獲創投公司投資的美國公司,仍有730間在當地掛牌,其中約20%的公司創辦人是一名移民,而由移民創辦的新公司從開業至上市集資所需平均時間約6.8年,較美國本地人所需約9.3年明顯較短。不要小看這個時間差距,因創投公司的資金需不斷流轉,若果投資期越短,即新公司成功上市後,可於股票市場出售舊股套回大筆資金(通常較原本投資有好幾倍的回報率,如當年投資雅虎等),便可重新整個投資周期,找尋其他具潛力的新公司,在創業初期便進行投資,然後協助公司上市。至於移民多參與的行業則未見有太特別,主要是高科技製造業、資訊科技、生命科技和電子商貿等。看見商機龐大,美國商家已懂得游說增加輸入人才。美國現時每年提供外勞輸入配額約6.5萬個,最長可工作6年時間,而創投組織希望擴大輸入配額數目至11.5萬個,若果成事,相信香港要搶優才就要提出更優厚的條件,皆因生產所需勞動力已非今日競爭重點,吸納以智力為首人才方為致勝之道。

有線寬頻失英超危危乎
對有線寬頻(1097)的股東來說,最大的計時炸彈,莫過於英超轉播權給電盈(008)搶去。噩夢終於成真,看來有線寬頻股價可能要進入一輪「食瀉藥期」。有線寬頻同電盈都有固網同收費電視,問題是有線寬頻的固網部分一味以平字掛帥,但線路穩定程度較低。如果鬥平,又要同殺價超人王維基狹路相逢,所以很多人屋企裝有線,其實都是為了睇波,安裝寬頻只是贈品。

有位好熟足球博彩的老友同禤中怡講,現時香港賭友賭很多不同國家的足球賽事,但新手一般鍾意睇英超,其次是西班牙甲組聯賽,德甲、意甲已經少很多人睇,日本J聯賽或者其他歐洲國家聯賽只屬冷門玩意,職業賭徒會睇,但一般球迷未必睇,大家試想有線寬頻將會不見幾多家庭用戶?除此之外還有酒吧客,因為酒吧裝有線每個月的費用以過千元計,這批是有線最值錢的客戶,目前有幾多酒吧或食肆打算同有線寬頻解約真是好難講。

至於轉投電盈懷抱對食肆分分鐘有賺,因為電盈周圍推收費無線上網服務,如果肯讓電盈在食肆裝熱點(Hot spot即無線接收器),電盈會同食肆拆帳,甚至不用收電視解碼器租金,你話有線寬頻這次失去英超,後果有幾嚴重?現時有線寬頻要力挽狂瀾並非無計,除了加強固網的傳輸能力,不要經常上網時斷線,令到用家發狂,亦可考慮引入一些比較冷門的聯賽都未嘗不是辦法。但可以肯定的是,有線寬頻的用戶人均消費必受嚴重打擊,因為之後要同城市電訊(1137)打劈價戰,前景難看好,投資有線寬頻的股東,是時候想想怎算好。

(11月17日刊於《am730》)

Thursday, November 16, 2006

多倫多交易所搞財經新聞網

港交所(388)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業績與股價走勢俱佳,在處理新股上市及交易費兩大財源支持下,港交所已經大有斬獲。故此該集團從來也是門高狗大,在服務模式上,也不需銳意開拓新業務(即證券業以外),誠然,只要保住現有基業,已可坐收大利。

但在世界的另一邊,情況截然不同,多倫多交易所,由於市場變化,就不得不自求多福,搞搞新意思。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Toronto Stock Exchange),剛剛與加拿大新聞通訊社(加通社) 及一家名為Thomson Financial的公司合作,開設新聞資訊網站平台提供財經新聞。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的高級副總裁Eric Sinclair話,財經新聞網將著重報道3,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新聞消息,並會結合交易所的資本市場專業指導及加通社的新聞報道,向加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加國資本市場訊息。

禤中怡解讀多倫多交易所這個舉動時,即時想起了幾個問題,首先,在投資、證券法相對上成熟的國家而言,涉及證券投資的訴訟,可以相當複雜,尤其是誤導性資料引發的投資官司。多倫多交易所經營財經網站,日後如果發放了一些敏感、甚至錯誤的資料的話,後果可大可小。而且賠償事小,要知道,交易所作為證券機構,公信力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如果因為消息不確而被質疑的話,對本業的影響根本難以估計。第二,網站新聞以報道國內上市公司為主,那他們在業務上或多或少都會與多倫多交易所扯上關係,雖然交易所與網站屬於兩個獨立個體,但若上市公司把敏感資料交予交易所,而網站又報道一些市場流傳消息的話,那具有交易所作為股東背景的財經新聞網站,便很容易被外界諸多猜測,財經圈永遠都是是非圈,流言風語無日無之,要做到清者自清,根本難如登天。另一方面,若該網站的編採人員夠醒,在上市公司宣布重大消息前,已在網站披露的話,屆時交易所又會不會十分尷尬呢?真是天曉得。第三,若網站提供的新聞資訊不夠「堅」,只是一般的上市公司新聞公告(Announcement)的話,那就更慘,投資者們斷斷不會花時間來看垃圾資訊吧。持有多倫多交易所的TSX集團較早前公布第三季業績表現,純利較去年同期增長16%,營業額更只升8%,對比港交所第三季多賺45%,自然高下立見,所以要尋求拓展新業務,增加收入。

航空公司大小通吃
航空公司近年飽受高油價困擾,Profit margin(邊際利潤)慘遭蠶食,分分鐘成本控制不當,業績隨時由賺變蝕,故此各航空公司均要奇謀盡出,實行大小(營業額)通吃,相信有航空公司在座位加設插座供iPod使用,只是延續航空公司開源節流的策略而已。禤中怡的朋友便話,剛乘搭國泰航空(293)的飛機去日本偷閒數天,除了看電影外,在機上也找本購物目錄揭一揭打發時間,除了煙、酒和化妝品這些例牌動輒過百元的產品外,竟發現今天這間航空公司連十元八塊的生意也不放過。一塊以懷舊國泰飛機造型的磁石索價才30元,還有紀念筆等也是數十元,真不知找贖會否有問題,抑或歡迎乘客用信用卡呢!至於落機後的服務,國泰也找到商機,皆因在購物目錄內,還提供機場鐵路連乘搭地鐵pass套票的銷售服務,標明每套原價要290元,在機上購買的話,則只需280元便可,但只便宜10大元!對海外乘客而言,的確可解決交通煩惱,但吸引力有多大就不得而知。或許將來在機上還有流動電話儲值卡等出售呢!無論如何,國泰高級管理層怎能不加花紅獎金,給予想出這些賺錢絕招員工,以讚賞其生意頭腦。

(11月16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November 15, 2006

PS3出閘即失蹄

今個感恩節三大遊戲機製造商,微軟(Microsoft)、新力(Sony)同任天堂(Nintendo),為了第七代遊戲機霸主之位,打到不亦樂乎。正在出閘之際,不知新力是否運氣差,竟然出閘失蹄,雖然日本已經賣了8萬部機,但傳出不能玩舊一代的PS2遊戲,涉及的遊戲有成八千隻那麼多。

查實兼容性問題都未必那麼要緊,因為試問當PS3紅了之後打舊Game的人又有幾多,但原本新力話可以玩PS2的舊遊戲,現時又指不可以,就肯定會被很多玩家懷疑,究竟Playstation 3這批遊戲機「得唔得」,究竟新力有無試清楚才推出新機,會不會玩一玩後,有騎呢問題出現,當大家抱住這種觀望態度的話,新力要在聖誕節黃金檔期突圍而出,恐怕便非想像中那般容易。加上現時PS3的Game仍很少,玩家期望PS3能夠順利向下兼容是可以理解的。

而對投資者來說,最得人驚是新力那種態度,話問題是無可避免,電腦人或者會明,因為新力發展PS3時,與IBM合作,開發建基於Power PC的Cell晶片,但PS2是用新力自己開發的Emotion Engine,兩隻硬件平台不同,恐怕實有騎呢問題發生,這種情況相信Mac友可能會明白。但普羅大眾,並非人人是識硬件技術的玩家,「鬼明點解咩!」,一般消費者只會覺得新力不負責任。

談到平台轉換這個問題,新力應要學Steve Jobs(蘋果電腦總裁),他老人家由5年前已經部署將平台由PowerPC跳到Intel,每隻Mac 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都有兩個平台版本,等一切運行暢順後就突然公布轉平台,除了少數軟件運行會減慢外,絕大部分軟件運行都無問題,至少未聽過Mac友大吵大鬧。

由PS3的不兼容問題,可以睇到新力的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在一個樣樣講求整合兼容的年代,同一家公司的出品,那有排斥的道理呢?新力過去強於創意產品,今日卻連這些也……

中資公司企業責任排名包尾
美國《財富》雜誌最近公布「2006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排名,排名最尾兩名的就是排第63和64位的中石油及國家電網公司排名最尾兩名,表現最好的中石化集團亦只名列第57位,反映內地企業絕對要急起直追。

中石油及國家電網公司其實在財富500強排名榜中排名不低,分列第39和32位,但一談企業責任就輸一條街,反映今日企業起飛,不能只顧講錢(利潤),不講心(企業責任)。

排首位的是流動電話經營商沃達豐(Vodafone),去年冠軍的英國BP只能屈居第二位。另一間能源企業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則獲第三名。今年前10名更有4個新面孔,分別是法國水務巨頭蘇伊士集團、 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等。從排名看,歐洲企業表現明顯優於美國和亞洲的企業。歐洲一向重視企業社會責任,部分公司上市時更要求出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今年排名上升最快的福士汽車就因公布首份綜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由去年的第56位升至第19位。

至於在美國企業中,排名最高的是通用汽車,位居第13位,福特汽車緊隨其後,名列第16位,但福特與去年相比下跌10位。該雜誌以今年財富500強前50間企業為評估對象,還包括另外14間全球知名跨國企業,主要從事能源、電子、汽車、金融及公用事業等。評估指標包括股東責任、管理制度、公司戰略、管理執行、公開披露等。

(11月15日刊於《am730》)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沽空941累死經紀事件

近期大市連連上升,證券行豬籠入水,經紀理應賺大錢。不過,近日聽聞有一間中資大行發生證券客戶「走數」事件,最終令經紀損失不菲。

由於有客戶以為「升夠籌」,相信港股難在高位企穩,故實行看淡,甚至參與沽空活動,而所選擇的自然是重磅股,並且以藍籌巨無霸的中國移動(941)入手。

在股市順勢而去,投資得心應手之時,當然無問題,偏偏客戶「押錯注」,今次沽空中移動的後果就是被「挾死」,之後那名客戶更人間蒸發。面對交收到期日,究竟是公司還是經紀需承擔損失呢?答案當然是經紀,因為證券公司根本不認識那個客戶的來龍去脈,一般只相信證券經紀,故此當客戶失去蹤影,交收問題自然與公司無關,經紀亦只好動用自己的腰間錢平倉,相信全年的花紅、獎金等等一一泡湯。

大家心水清的話,只要稍有記憶,也知道這隻全國最大的流動電話商備受青睞,以10月16日恒指破18,000點關口時,股價才58.6元,與上周五收市價65.55元比較,足足彈升了11.8%!該股昨日更續逆市造好,收市升5仙,報65.6元,真是越升越有,沽空的投資者怎不投降。

那究竟最後這個股票經紀會如何向客戶追回這筆因941而起的欠債?禤中怡真的不得而知,反而很有興趣知道的是,證券行的取態,一般而言,當然客戶大手進行沽空,盤房(負責進行交易的部門)理應查問客戶是否有「貨」可作沽空之用,至於貨的來源不外乎實貨、向其他證券行借貨或有中央結算的證明等。萬一真的出事,經紀損失應相對有限,若果「走數」客戶的倉底還有其他「貨」,經紀也可以將其平倉套回現金,以補回損失的差價。

上述例子相信有些投資朋友也許曾親歷其境,禤中怡無意指點股市走向(亦未到此級數),只想再再提醒大家「小心行事」,所謂富貴險中求這句話語應作為警惕的座右銘,而非推動瞓身炒作的藉口。

至於對股票經紀來說,自從撤銷最低佣金制度後,經紀本來已「無乜肉食」,還要面對銀行勢兇夾狼的競爭,一時免佣任trade,一時低息孖展任借,那麼做經紀沒有甜頭給客戶,怎樣留客呢?客戶「損手」,注碼縮水減少,自然相應減少交投,經紀跟著失去「可觀」的佣金收入,試問他們怎想你輸錢呀!

有地無用
商業機構一向著重效益,因為資本有限,慾念無限,即使想做越多的生意也要量力而為。此外,若果投資未能提供增值空間,營商者也會費煞思量想出解決方法。不過,政府這頭大怪獸似乎無需考慮這些重要元素。

大家看見西九龍填海區、添馬艦等地皮,莫不叫人嗟嘆。又要填出大片土地,海洋資源便要犧牲,奈何直至目前為止只淪為少數坐擁豪宅的超級人士才可飽覽風光,不但無效益,更未能增值。

禤中怡感到最失望,甚至痛心的,卻是港島前身為北角邨的地皮,只要看一眼便叫人差點哭出來。那來這般感性?皆因這個於50年代建設的屋邨造型獨特,儘管一句城市發展,無可避免迎接新舊交替的結局,但望着鐵線網圍著的地方已鋪上厚厚的瀝青,瀝青上有幾棵像受保護的樹木豎立著,但恐怕歷盡蹂躪後,只能苟延殘喘,日後被那位發展商奪得地皮,海景與空間更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誠然,這幅地皮存在使用問題尚待解決,但為何一定要變成接近光禿禿的「黑面」地皮呢?禤中怡有幸曾在英國倫敦的荷蘭公園(Holland Park)閒逛(的確,去旅行就是逛公園),只見除了大樹、草地外,其他多餘的東西欠奉,但這種簡約的設計偏讓繁忙的都市人得著一點抖氣位。坐在青草地上已是一大恩賜。

反觀北角邨這塊面向大海(可惜不幸地有一條大橋阻擋)的大地,政府從來不考慮保持或提高她的價值,其實只要投資少少,鋪上一層青草(不夠資源的話,或可向馬會求助),便可讓市民大眾在這清風送爽的日子裡享受,這就是發揮最大的價值吧。

曾特首建議政府在興建新樓時,引入綠色天台,若將這個概念擴大一小步,讓一些尚未發展的地皮(如已拆卸的牛頭角邨地皮)變成綠色天地,定必大得民心。

或許有政府官員會提出蛇蟲鼠蟻問題刁難,但以今天香港的財力和技術,要保養一塊草地可謂駕輕就熟,納稅人亦會願意多付些少幫補吧!至於地皮變草地,日後重新發展時必遭炮轟的憂慮,相信只需早作公布日後必更改用途,香港的順民定必有心理準備政府賣地搶錢的心態。

(11月14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13, 2006

天星碼頭與Penn Station

中環舊天星碼頭將被政府夷為平地,大批香港人,不論華洋都走到天星碼頭影相留念。雖然新碼頭的設計,是參照1912年舊碼頭的設計,但外觀倒像大陸樓盤,失去了那種味道。聽到政府要將中環天星碼頭夷為平地,對於人在中環的你我而言傷感還是必然的。天星碼頭見證著這個金融都市的盛勢,禤中怡還記得初到中環打拼時,天星碼頭除了是交通樞紐外,由於人流多及老外雲集(與愉景灣碼頭為鄰亦有關係),故天星碼頭報紙檔的雜誌種類繁多,很多老外財經雜誌都能夠在天星碼頭的報紙檔中找到,更成為禤中怡早年購買外國雜誌的好地方,天星碼頭的報紙檔可能是中環區內最早及大量引入老外讀物的商販。

同樣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紐約人在1963年就已經懂得保護大城市裏的一事一物,當時美國全國鐵路運輸公司(Amtrak)前身的鐵路公司將紐約賓夕凡尼亞火車站(Pennsylvania Station,簡稱Penn Station)夷為平地,紐約市民覺得不妥,驚怕當紐約失去古老建築物便不再似紐約,故在各方大力推動下通過地標法案,將很多古舊建築,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在內都列為地標,而且地標定義不一定是百年老建築,相對上建築物在紐約市民心目中價值位置才是最重要考慮因素。而被列做地標的建築物即代表不能隨意改建。紐約很多舊建築物如紐約市立圖書館、中央車站都得到保護。

禤中怡一直很欣賞上海黃埔外灘,因黃埔外灘留下很多租界時期的建築物,如果不是近十幾年興建那麼多品味很差的建築物,無疑在氣勢上,上海比香港更加似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至少你真的要信上海從前是遠東最繁盛的城市(當年上海還勁過東京)。有人要求政府保留天星鐘樓,查實有道理,如全港只剩下一些新大廈,舊建築通通被拆清光,你話這還是國際金融中心嗎?如果香港的地產商識趣的,請主動提出,要求政府將天星鐘樓保留,然後招標給發展商做高級購物中心,一定大把人打崩頭,信我。

Telefonia胃口好大 電盈龍虎鬥快將爆發
電盈(008)賣盤這單deal峰迴路轉,最後中國網通(906)母公司中國網通集團都要幫李澤楷吞埋部分股份落肚,不過這次蕃薯梁都算古惑,引中國網通會好顧忌,但不好意思推掉他的外資夥伴:西班牙Telefonia。Telefonia是全球第五大電訊公司,除在西班牙語系和葡語系國家出名外,近年已在歐洲大肆收購,最近才收購英國流通電話公司O2。而Telefonia早前入股中國網通當然是雙方都有著數的交易,Telefonia可進入全球人口最多市場,而且中國網通很大機會有3G牌,那就可乘機進入中國3G市場。而中國網通一方,又急於搵外資夥伴,但若引入NTT或美國電訊公司都一定被人閒言閒語,Telefonia的政治敏感程度就明顯偏低。這次Telefonia無端端對電盈有興趣,或同電盈手上的Sunday(866)有關,因電盈買入Sunday手上電訊資產的話,電盈流動通訊業務以至固網本身都很合乎Telefonia的需要。但似乎Telefonia的胃口填極都填不滿,遲早會增持中國網通股權到9.9%。Telefonia話購入電盈8%股權後,將與中國網通集團把各自所持電盈股權注入合組的公司,但間公司如何管理仍是一個謎。而李嘉誠搵兩個基金會分別持電盈10%和2%股權,蕃薯梁持有約3.35%股權背後又有何玄機,李嘉誠不似會長期做電盈第二大股東,這批股份會否成為日後Telefonia同中國網通爭奪目標?如盈科拓展小股東否決私有化同賣電盈方案,李澤楷續焗住做回電盈大股東,但仍要賣電盈的話,最後會否變成Telefonia收購電盈收場?一場好戲才剛剛上演。

(11月13日刊於《am730》)

Friday, November 10, 2006

美信用卡食水深惹禍

去海外旅行,禤中怡總喜歡以信用卡支付帳項,一來可以減少利用手頭的外幣,避免找兌換店耗費寶貴的時間,二來值簽帳儲積分,有些發卡銀行更歡迎大家海外簽帳,以積分加倍等作招徠。不過,看著最新的帳單時,發覺當海外簽帳的金額兌換為港元時,所涉金額似較市面牌價為高。

雖然所涉金額有限,但不代表這種做法公平。

喜歡打官司的美國人也看不過眼,除了向信用卡龍頭的VISA和MASTER 埋手外,滙豐控股(005)、美國銀行、花旗集團等巨型銀行亦成為訴訟的被告,指控他們在處理美元以外貨幣的信用卡交易中,密謀收取過高費用。而經過長達5年時間,美國地方法院終批准這宗集體訴訟達成和解協議,被告願意付出高達3.36億美元(約26.2億港元) ,賠償予於美國發行的MASTER、VISA信用卡和記帳卡,及大來信用卡的客戶於96年2月至今在海外的簽帳。

每人可以分多少以及怎樣分錢就無從稽考,但起碼現在開始銀行需將這項收費獨立顯示出來,有助提高透明度,即變相增加競爭空間。提出訴訟的律師指,將海外簽帳轉換回美元時,VISA和MASTER可能收你1%費用,銀行又收2%至3%,但實際所需的成本可能僅佔1%裡面的四分之一而已!試問一些供僱員海外簽帳額的公司怎不「肉赤」。

亞洲區的「順民」特別多,要挑戰巨人不易,但相信這種趨勢必蔓延過來,或者消費者委員會不妨起帶動作用,想想有何對策,讓大家有機會「回水」。

越南成投資新星
由共產黨控制的越南,相信香港人熟悉不已,皆因納稅人早年曾掏荷包「招待」越南難民和船民也,若果想了解當年難民營的悲壯場面,可往赤柱的懲教博物館走一趟。

今日越南未見船民湧來,明顯是經濟好轉,有飯食自然想生根,怎會離鄉別井。這個邁向市場經濟的國家剛獲世貿組織批准加入,成為第150名成員,意味走向新階段。

其實,外資早已洞悉先機,如英特爾剛獲准加碼投資當地,從6.05億美元(約47億港元),大增至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這間美資企業正於胡志明市興建晶片裝配和測試廠,提供1,200個就業職位。銀行生意亦做到手軟,商業銀行單是在胡志明市的工業區和出口處理區最近爭開多達50間分行,真是多過米鋪。若果想拓展業務就要行快一步,因為首3季已有1,048間新公司設立!

至於房地產就更熱鬧。單是第三季房地產交易已較今年上半年增長20%,有胡志明房地產組織便指最少有超過20個來自香港、澳洲、新加坡和台灣等商團有興趣投資,包括建商場、寫字樓和高級住宅等。

要知道這個8,400萬人口的國家,經濟增長達8%,但能否趁機發掘一些明星股呢?最短時間想起的定必是陸氏實業(366),皆因主席陸擎天可算是新興市場的先鋒,如率先走入內地開發,然後又在越南拓展水泥廠和物業發展,儘管當年捱得頗辛苦(水泥廠折舊支出大和市場尚未暢旺),但今日自然先飲頭啖湯。至於利星行(238)在中期業績披露,於越南經銷平治汽車,期內銷量增31%,反映有前途,但是否值得追捧這類越南概念股份,投資者當然要精挑細選,包括管理層質素和企業管治等。

(11月10日刊於《am730》)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電子投票烏龍有因

美國中期選舉開鑼,大家頗為緊張之際,東岸一開始投票,即時有騎呢事件發生。有些縣的電子投票系統失靈,投票站人員又不懂得怎樣「照顧」電子投票機,死晒火!有些縣更要即時向法院申請延長投票時間應變。美國經常都因五花八門的投票方法,引致投票過程「亂晒龍」。上次美國總統大選,就是被佛羅里達州的打卡投票機「搞到反轉又反轉」。為甚麼出現這樣多次失誤後,即使出動電子投票也令場面失控呢?

香港與英聯邦國家採用的那一套投票方法叫Australian Paper,或可解作為澳洲式秘密投票,是由澳洲人所發明。而這種澳洲式秘密投票的特點,就是勝在簡單兼秘密,不過有個缺點,如果你是失明的話,那麼你的公民權利就這樣被剝奪無法投票也。此外,美國與中國大陸一樣,習慣讓選民自己填寫無在提名名單上的候選人(Write in),如果用澳洲式點票法慢慢點,就會好像第三世界國家般,點幾日還沒有點完。

美國又要防止有人在選票上出古惑,又要維持秘密投票,又要尊重殘疾人士,又要給選民自己老屈個無參與候選的候選人寫在選票上的權利,那麼怎樣好呢?打卡機上次打到出事,所以今次便使用電子投票系統。

但電子投票又由多種系統供應,有些縣採用的系統,是選民先拿到張Smartcard(智能卡),然後將Smartcard放入投票機內,選擇候選人後,再將已記錄選民所揀候選人的Smartcard擲落投票箱,才算完成程序。不過,又有系統則要求選民填寫一張類似馬會六合彩投注飛的選票,填寫後好像買現金券那樣「過飛」,然後再把經電腦登記的選票放落投票箱。

但曾經使用過馬會投注機的人,都會遇到部投注機出現hang機或者jam機(即失靈也)的時候,馬會職員多數都要call IT(資訊科技人員)救命,而電子投票機一樣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奈何現實不可能每個投票站都派技術員長駐候教,況且投票幾年才進行一次,負責系統的師傅要對投票機的維修相當熟悉,又要即場夠零件,更需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修理,那麼高要求你估這般易嗎?。至於在歐洲國家中,或者有些像香港般規模的還可以應付,但如美國般地大物博,就「真係咪搞」。所以電子投票認真麻煩,要這項科技發展成熟,按禤中怡看,到香港有普選的時候都未必得。

英國倫敦交易所的啟示
香港人最醒目之處就是一買一賣,單是做貿易這種生意已養活不知多少人,但做到出神入化的,非交易所莫屬。只要看看港交所(388)於10月主板總成交額刷新紀錄,達7,436億元,便可見做中間人有前途,更難得的是政府授權做專利,全港只此一家。或許又有意見話周邊對手多,新加坡、日本甚至內地交易所等等競爭,但只要細心一看,那些內地龍頭企業若想找一個地方上市,而當地投資者又熟悉其運作的,香港定必具優勢。那麼港交所第三季業績有幾好賺?禤中怡沒有水晶球,但從成交額看,生意越多,盈利自然水漲船高,但需注意10月的強勁表現尚未反映在這季業績內。不過,在等待港交所於14日公布第三季業績前,先看看遠在英國的倫敦交易所的中期業績表現。雖然營業額只增長20%,但經營溢利便彈升60%,不計特殊項目貢獻,每股盈利亦提高54%,故此中期股息大加50%!該交易所平均每日處理31.4萬宗交易,急增56%,期內集資額更升93%至257億英鎊(約3,813億港元)。倫敦和香港交易所已被視為全球交易重鎮,單看紐約市長彭博提出當地的金融地位受威脅言論便可見一斑。

(11月9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November 08, 2006

孫正義的MySpace

有朋友早前往日本走一趟,告知當地有不少打正「Soft Bank」的白底灰字大招牌門市。今日的軟庫(Soft Bank)已變成當地電訊龍頭之一。

曾幾何時,日本互聯網最大泡沫股份相信最熟悉的,莫過於光通信和軟庫,軟庫「大腦」,即董事長孫正義更是投資者的偶像。經過互聯網泡沫爆破後,大家都要找尋新出路,但轉型認真辛苦。該集團自02年度連蝕4年後,於06年度重拾盈利。

孫正義期內重整旗鼓,繼開展雅虎日本(Yahoo Japan),進軍寬頻接駁服務市場後,該集團較早前藉收購Vodafone所持的日本流動電話股權,趁機進軍這個龐大零售市場。

不過,這位頭腦精明的生意人亦已準備了另一項新投資:就是進軍MySpace!孫正義已正式同梅鐸的新聞集團組成合營,各佔一半股權,於日本推出日文版的MySpace。雖然軟庫已有雅虎日本,但MySpace這種新通訊服務絕對有發展空間,最重要的是孫已有流動電話網絡,將MySpace植入手機服務便已大有前途,因為日本地鐵、火車等公共服務工具均不准用手機通話,部分車廂更要求乘客關掉手機!不過,大部分乘客總會手執一機不停㩒掣,做甚麼?上網也!若MySpace有手機版,用戶自然樂於採用。

其實日本也有人用MySpace,但目前只能用英文版,至於當地供人上載自己的相片、設博客等的最大對手就是Mixi。以1,000萬名使用網絡社群服務的用戶中,Mixi已擁有超過340萬名客戶,差不多以日增1萬名新客戶速度增長,試問這市場怎可放過。

至於網上版又如何呢?想想上網一click即入MySpace,你會不會用?除了客戶增加外,當中潛在廣告收益更是天文數字。

對MySpace而言,面對日本這個有獨特性格的國家,硬搬自己在祖家的那一套,恐怕會重蹈覆轍,像Vodafone等外資折翼而回,所以找尋夥伴也可加快適應市場。其實這種社群通訊服務也有其本地化特性,例如美國的年輕人喜歡用I.M(Instant Messaging)服務,其他國家的則較多用手機短訊。《紐約時報》剛有一篇報道訪問德國的MySpace使用者,有些竟指網頁設計不濟,而這點對德國的用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可見這是MySpace要邁向國際化時,所遇到的重要挑戰。

Google的舊經濟夢
新經濟與舊經濟之間鴻溝日見收窄,究竟一間公司開設網站拓展業務,是新或是舊經濟產物已模糊,而近期另一例子就是Google的廣告計劃。

這間互聯網搜尋服務企業想出結合舊經濟產物:報紙,由Google將網上廣告客戶的廣告同時刊登在美國的50份報章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內。

儘管互聯網廣告發展迅速,但Google未有將野心停留在單一媒體上,正如負責Google印刷廣告業務的Tom Phillips同《紐約時報》講,進軍這個市場,主要受當地報紙印刷媒體每年總480億美元(約3,744億港元)的廣告收益所吸引。正如早前禤中怡提及網上閱覽報紙這種趨勢不可擋,買報紙的讀者自然相對下降,意味兩者又似乎存在敵我難分。但難得Tom Phillips話自己其實是報紙的朋友。

由於是次測試屬免費試用,客戶亦樂於嘗試新東西,惟代價總難免,最極端情況是兩者結合後所發揮的議價能力更巨大。不過,今次能否成功仍屬未知之數,因為該公司曾經夥拍雜誌,提供類似服務,奈何反應麻麻,最終無疾而終,反映結合新舊經濟有難度。

(11月8日刊於《am730》)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李嘉誠捐錢有計

長和主席李嘉誠做生意一向無遠弗屆,無論世界各地都有他的足跡。還記得他去年初出售私人持有的加拿大帝國銀行全部股份後,套現超過12億加元(約82.6億港元),全部金錢其後捐予香港的李嘉誠基金會,及於同時成立以加拿大多倫多為基地的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當時本港傳媒亦有廣泛報道李超人的善舉。

不經不覺,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已成立1年多,究竟這個基金會的金錢是怎樣運用的呢?禤中怡八八掛掛,發現原來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剛剛公布了一些數字,該基金向當地稅務局提交的首個財務報告披露,直至05年底基金仍有2.569億加元(約17.68億港元)資金,但已經是當地十大慈善基金之一!

不過,像香港的基金會一樣,這間位於加拿大的基金會主要將錢捐往海外。期內曾捐錢予海外機構所涉金錢達5,340萬加元(約3.67億港元),但所謂海外,最大份的卻是香港大學(涉約3.25億港元),另一間受惠機構就是加州柏克萊分校。至於在加拿大本土,原來只有多倫多聖米高醫院基金會(St. Michael’s Hospital Foundation)受惠,但金額亦不過120萬加元(約825萬港元)。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場面呢?其實,不要以為美洲國家崇尚自由奔放,一切隨心所欲。查實加拿大註冊的慈善基金會捐錢也不易。根據當地的稅務法例,慈善基金會若果想捐錢,首先要做查察,看看接受捐款的機構,是否符合稅局所定的合資格接受捐贈身份,否則難成好事。

原來加國稅務局早列出一張海外大學捐款名單,幸好香港大學等海外學術機構均榜上有名,才有資格接受捐款,而這些被列為合資格接受金額捐款的機構則要按一般商業程序,需要發出正式稅務發票方可,真是各村鄉村各處例。

去歐洲食大閘蟹
今年有幾位好食的賓架,完成中國工商銀行(1398)這宗世紀上市項目之後,不理股市有多暢旺,竟然齊齊飛去歐洲。

或許大家以為,這些賓架旅遊度假散心,在咖啡座坐坐飲杯咖啡,不理甚麼經濟數據,皆因一隻巨型企業集資妥當,今年的quota已超額達標。不過,真正的答案卻令大家出乎意料之外,原來這群賓架樂於搭十多小時飛機,卻是為了食大閘蟹!

所謂秋風起,絕對又是食大閘蟹的好季節,話雖在股海做大閘蟹,一定不是好事,但陽澄湖大閘蟹一直都是不少華籍賓架,甚至是長居香港的外籍人士的心頭好。以往,論大閘蟹之正宗,一定是陽澄湖也。

禤中怡以前都曾經聽過,正統大閘蟹已移民歐洲的說法,但卻未有親身試過歐洲品種的質素與陽澄湖的有何分別。有賓架朋友就解釋,原來在一百年前左右,有批大閘蟹,亂打亂撞登上前往歐洲的貨船,終於飄洋過海去到德國、荷蘭一帶,並生存繁殖起來。

由於德國、荷蘭天氣和環境與中國江南一帶頗為相近,加上當地的環境保護做得好,又無其他同類的蟹種跟牠們爭奪地盤,結果在易北河(Elbe River,為中歐主要航運水道之一,該河主要流向西北地區,並從捷克開始,穿過德國,河水最終注入北海)一帶的大閘蟹便變得越來越多。

不過歐洲人對大閘蟹的認識不多,漁民只以為此種外來怪客令他們魚獲大減,因為大閘蟹吃掉河裡面的魚蝦,自然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有些漁民更索性將大閘蟹當作垃圾處理。就像當年外國人不懂食用鳳爪、雞腎等,其後,不知甚麼原因,大閘蟹襲歐洲的消息越傳越遠,飲食習慣全然不同的亞洲人便以廉價入貨。有批越南難民後代「識蟹」,就平價向漁民收購。識食的自然懂得找門路,然後開始有人聞風而至。近年更有越來越多的亞洲留學生及食家特別前往德國,大啖品嘗大閘蟹。按照禤中怡的朋友估計,遲早連德國的漁民也會愛上大閘蟹這種美食。

放眼內地,環境污染嚴重,食物安全無保障,加上北方的蟹種同大閘蟹混種嚴重,無以前那般純正,再加上假貨等問題,食到一眾食家怕怕,所以德國大閘蟹興起是遲早問題。朋友仲話,現時德國大閘蟹在當地,一公斤約4、5歐元(約39.6至49.5港元)左右,計算之下,價格確又不算昂貴。

不知在數年後,會否有人實行安排一個紅酒及大閘蟹美食旅行團,先去法國找尋美酒享受一番,然後再去德國及荷蘭品嘗大閘蟹,相信都是一種頗有諗頭的做法。如果中國還不盡快改善環境,人人都去德國食原產自中國的大閘蟹,那可能是又是一個物離鄉貴的事例吧。

(11月7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06, 2006

萬八點後的反思

恒生指數上周五收市報18,749點,微升34點,禤中怡不是股神巴菲特,不懂得尋找股市最高點,而且自知膽小,故在過去一、兩個月已經開始減持股份,現時手上持有的,可能只是一些歷年來的慘敗蟹貨。

作為一個暫時已離場的投資人(以私人戶口計算),我觀察近月來股市出現了一些現象,或可與讀者分享一下,但事先說明,這並非甚麼投資建議,切忌以此等觀點作出投資決定。

(一)越來越多人入市─偶然行過中環各大銀行的櫥窗前,自會發覺一批批的市民在「襟機」看股價,這現象在年中股市停滯時,曾經低沉一陣,但近月股市屢創新高之下,人潮洶湧情況再次出現。

(二)市場對牛市意見分歧─還記得恒指還在萬七點上下徘徊時,財資市場當時普遍預期股市已達牛市尾聲,部分意見認為調整份屬必然,但當恒指銳勢衝破萬八點關口後,牛市盡頭的說法便被股民們拋諸腦後。

(三)銀行水浸影響股市─以工商銀行(1398)上市為例,禤中怡最初也只是抱著小股民細注抽新股的策略,但在招股前,不斷接到銀行傳來的message,提供「平到笑」的孖展抽新股服務,只需4萬元按金,就可以不到300元一口價利息,獲得差不多8倍的孖展額度,禤中怡周遭很多朋友,都難以抗拒如此引誘,再一次證明銀行水浸,貸款能力疲弱,為求資金有出路,直接鼓勵股民大舉入市真實情況。以這種推動力,就正好令一眾小股民更容易投入短線投機炒作,另一方面,更叫人擔心的,是小股民們的投資心態,銀行幫忙借錢給小股民賺快錢,市旺時問題相對不大,但若市況轉淡時,短線投機資金便走得最快。

(四)美股與港股的走勢─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近期也在12,000點的高位徘徊,從05年12月30日,道指收市為10,717點,至上周五,收市報11,986點,上升達1,269點,升幅約11.8%,而恒指在05年12月30日收報14,876點,至上周五為18,749點,更大幅上升3,873點,升幅達26%。值得留意的是美國期內雖然不斷加息壓抑通脹,但經濟數據(尤其是房地產)以至股市仍能走在一片上升軌道上,但目前息口見頂,美股乘勢一鼓作氣衝上歷史高位,但經濟數據卻令人擔憂,何時來一次大調整,真是天曉得。另一方面,禤中怡有一個古怪的推算,並不具有太大科學性,但還是可與讀者分享的,就是去年底恒指14,876點時,道指為10,717點,兩者相差4,159點,而上周五,兩者差距則達6,763點。明顯港股升勢比美股急勁,平心而論,過去半年,香港股市升勢並非完全由本港經濟或環球金融市場帶動,反而多間內地大型新股來港上市,如招商銀行(3968)及工行等,令大市情緒高漲卻是事實,而在一眾游資要為資金找出路時,港股被過分推高,已成為必然的副作用。說回環球金融老例「美股傷風 亞洲區股市地震」,若美國在明年開始要以減息振興經濟的話,那便說明了美國經濟前景若何,而恒指目前已出現比美股超前的情況,若美股下瀉,港股跌得更厲害亦是十分合理的。

(五)窩輪對股市的影響─窩輪對現今股市的影響,可能還未有專家可以估算得到,一間上市公司,可以變出多少種窩輪呢?而購入窩輪的小投資者們,他們的投資心態與只持正股的投資者又有何分別呢?明顯地窩輪的對沖作用可能只適用於部分投資者,反過來以小博大者亦絕對不少,如數間巨型上市公司當有甚麼風吹草動,購入窩輪的小股民或投資者定必首當其衝,而投資氣氛如何也不言而喻吧!而且在過去多次股災,窩輪市場都未如今天般興盛暢旺,故此,窩輪在股市下挫時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暫時仍難以預計清楚。

(11月6日刊於《am730》)

Friday, November 03, 2006

年輕人市場最緊要夠型

要睇一間公司的前景,除咗要睇未來會有甚麼產品,睇在年輕人市場佔有率亦好重要。特別好似報章、雜誌呢類依賴慣性收視的產品,如果年輕人市場做得好,前景都唔會差得去邊。家陣媒介策劃都講究讀者Profile,如果讀者多而不年輕,就係雞肋,因為年輕人先至係廣告商最想接觸的一群。

電腦市場方面,以往蘋果電腦話雖在教育市場佔領導地位,不過,學校用佢不代表佔領年輕人市場,因為細路返屋企打機,唔係對住PS2就係對住Windows PC,Mac不嬲佔領唔到年輕人的書房,所以過往帶住蘋果渡過難關的,是一班有番一定宗教熱誠的Mac擁躉。

不過似乎時勢有些改變,根據最近發表一項研究報告,今年有四成半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買新機時選擇為Mac。以一間大學千二名學生統計來說,有一成三打算買部Mac。在筆記簿電腦市場,兩成一的大學生選擇咗Mac。而學生選擇Mac的理由,好多係因為佢「型」。正因為外型問題,所以Mac在佔有率上的增長,比較立竿見影。當然,iPod係令到年輕人認為Mac好型的原因,所以連iMac依家都搞到似加大碼iPod。另有樣殺著,你唔可以唔服Steve Jobs,就係因為依家Mac係dual boot,既可用Mac,又可用Windows,要型唔駛犧牲打機樂趣,買一得二就係人都想,呢樣特點直接令蘋果電腦重獲生機。

只要iPod同埋Mac繼續型落去,蘋果機的前景可以繼續睇好,不過蘋果機前景好又有乜投資機會?
1. 由於Mac友佔年輕人比例越來越多,如果依家有公司堅持開發Mac遊戲,有機在處女地突圍而出,而長期的Mac Game堅持者,據禤中怡所知有Electronic Arts同出Warcraft的Blizzard Entertainments。
2. 如果有間小公司,推出設計上令人驚艷的筆記簿電腦,而又有上市的話,好快呢間小公司或Design House便會成為大公司的收購對象,因為未來要維持增長,電腦外型絕對唔可以呆落去。此若有Smart商人想投資電腦業,專注設計外型一流的筆記簿電腦,好可能大有前途,好過投放大量心血研究點樣做底板。底板未必有錢搵,設計至係高增值。
(11月3日刊於《am730》)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紐約證交所吼實大中華

近年紐約證交所頻頻有動作,先收購泛歐交易所(Euronext),之後又收回與美國證交所合作的電子交易技術項目,現在又計劃與東京證交所結盟,希望成為全球少數做到24小時交易的交易所集團。

紐約證交所與東京證交所合作非常正路,因為戰後東京證交所事事仿效紐約證交所,連日經平均指數(Nikkei Dow Jones 225 Average Index)的計算方法,亦都是跟隨道指(Dow Jones Average Index)的一套,採用價格加權法(Price-weighted)。價格加權法雖然較落後,被人猛烈批評,但東京和紐約兩大交易所都沒有計劃放棄歷史悠久的計法,所以兩個交易所怎不會無合作空間?不過,紐約證交所想進入中國市場,那裡找得到合作夥伴就真係連禤中怡都想不出有何合適人選。

紐約證交所在中國開新交易所,中國有關當局未必願意「開綠燈」。而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為了與香港競爭,有可能選擇同紐約證交所合作,問題在於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之所以「養唔大」,並非唔夠公司,而是中國法制太唔健全,不單是外資公司,連本地資本都不願意大舉入市。大家留意內地股民對工商銀行(1398)A股的反應,都略知一二。紐約證交所一旦同中國兩個交易所合作,如果無被中國兩個交易所拖累,已算夠運。

目前大中華地區,只有三個交易所可以成為紐約證交所合作對象,分別是香港、台北及新加坡,但新加坡似乎服侍印度客,可能好過中國。即是說,餘下的是台北和香港,誰有興趣合作。

不過,為了爭取中國大企業上市,港交所(388)似是紐約證交所的對手多過盟友。反而港交所同納斯達克曾有合作,而納斯達克現時有入股的倫敦證交所,更是港交所多年合作夥伴,香港不少大藍籌均在倫敦作第二上市。紐約證交所要入中國,除了收購港交所之外有無其他捷徑,仍是一個謎。但目前全球各大交易所均有興趣組成結盟,發展24小時交易,不知港交所有無興趣與倫敦證交所,以及納斯達克組成一個集團,屆時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分庭伉禮,會否更有前景。但可以肯定港交所仍未有任何國際盟友入股,港交所股權應是各路人馬留意對象,可留意是否有人靜靜吸貨。

印度富豪不能不識
中國有富豪榜,印度也有,值得大家多加認識。當地《Business Standard》的《10億萬富豪俱樂部》則公布短短1年間新增10名新成員,入選該榜的必須擁有淨財富逾10億盧比(約1.73億港元)。單看港元計算,要上榜似乎難度不大,香港動輒買幾個豪宅已夠數,但想想這是個發展中國家,且入榜人數從99年的99名,急升差不多2.9倍至391名,而過去1年累增財富達74%至6.33萬億盧比(約1.09億港元),增長速度不容小覷。那麼最富有的又是誰呢?Reliance Industries主席Mukesh Ambani,身家7,650.9億盧比(約1,326億港元),同樣藉油價向上而令這間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和紡織的企業老闆身家水漲船高。至於排第二位的就是全球最大獨立調查和研究(R&D)服務機構Wipro主席Azim Premji。第三位富翁就是電訊設備生產商Bharti主席Sunil Bharti Mittal。

或許今日認識不深,但當大家知道富豪從軟件業等衍生出來,擴展至醫藥、鋼鐵、汽車等行業時,今年印度更有不少企業東征西討,在全球各地買鋼廠、收購其他製造商,有研究報告便估計該國出現資金淨流出局面,以一個渴求資金協助發展的國家,能夠有這種視野絕不能輕視,更可與中國媲美。

(11月2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大膽交易員

在2004年,花旗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部在倫敦的數名trader(交易員),利用歐洲國家債券市場的漏洞,「搞出」Dr. Evil Trade(Dr. Evil是荷李活笑片Austin Power奸角名字),令債券市場短時間大起大落,結果令花旗銀行成為哈佛商學院的教材,又被英國監管當局罰1,400萬英鎊(約2億港元),之後花旗自然不敢那麼大膽。不過Dr. Evil Trade之後兩年,又有人挑戰難度,在債券市場「搞事」搵錢,不過今次這幾位高人不單只失手被人發覺,而且更被全世界最惡最煩的美國證監會調查。今次這幾位高人並非來自花旗,而是分別來自UBS(瑞銀)以及瑞信(Credit Suisse)兩大瑞士銀行集團。禤中怡更懷疑是次涉案的交易員食了豹子膽,因為他們參與的是美國國庫券(US Treasury)。

讀過投資的都知美國國庫券是甚麼,主要有3種分類,包括美國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期限從90日到1年不等、美國中期國庫券(Treasury Notes),期限由2至10年不等,及美國長期國債(Treasury Bonds),年期達10至30年不等。這種國庫券一直被視為最安全債券投資,因為有美國政府的信譽支持。除非有天災人禍,否則一定可收回本金。但那班高手當然不會「郁」美國30年期的國庫券,據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指,今年2月有批美國短期國庫券,主要是2011年到期,交投特別活躍,不知發生甚麼事。而Credit Suisse的其中一名涉嫌交易員Thomas Brown已因此事離職,看來不像花旗Dr. Evil Trade般,純粹玩「合法超技術」被人發覺那麼簡單,可能真是有人連美國證監都不怕,「打茅波出事」。當然,一切詳情仍要等美國證監會及兩間當事銀行的公布。不過,美國證監會驚高手們在美國國庫券市場打茅波又好正路,因美國政府很喜歡以發行一些短期票據「頂住」財政赤字,特別是小布殊周圍打打殺殺,目前開戰與黑社會「求其搵開山刀劈人」那麼簡單,戰斧導彈、航空母艦全部都是很貴的殺人武器,在財赤與「急水」的情況下,自然為一眾好事之徒提供了「做大事」的機會。如果有人在短期票據上動手腳,兼且被對沖基金,或者其他金融恐怖分子興風作浪,要玩弄大美國金融市場也並非mission impossible 。而那位交易員,無理由不知當中的政治微妙,仍敢搏出位,真是技高人胆大。

無厘頭舊片也值35元
如果有連續3日假期,以往總會安排一日鑽進戲院裡,但今日要找間戲院難上加難。不過,禤中怡在旺角閒逛,卻被一個場面所震撼。在行人專用區竟有一大群人聚集,發出陣陣笑聲,原來正在一間售賣影碟店鋪前欣賞一齣相信無10年都有8載的舊片——《回魂夜》。擔綱演出的正是無厘頭之父周星馳,而這齣舊片重新發行卻成大家注目觀看的「經典巨片」,單是VCD也索價35元,比其他港產新片售40至50元可說絕不失禮,反映發行商對這部片有信心,不過從另一角度想可能又是一個新不如舊的例子。証明電影工業現况,在香港經營電影者究竟還是否合乎商業原則,亦值得探討。更叫禤中怡感意外的,是巨製外語片在香港觀眾心目中的觀賞價值,原來亦不一定獲垂青。正如今年日本本土的話題之作、由日本巨星反町隆史、中村獅童演出、聲稱斥資不菲的大片「大和號」,VCD叫價也不過39元,可見產品價值不在乎新與舊。

另一位朋友告知在銅鑼灣的VCD舖亦有類似情況,大批路過的「戲迷」圍在舖門外,欣賞「正放映中」的《回魂夜》,但不要以為可以用「腳力」換取這張免費戲票,因為看舖者只重複播放一段約10分鐘「精彩片段」,欲知後事如何,就非要閣下掏出銀両買其影碟不可。

(11月1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