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化妝品潮流Cosmeceuticals

昨日在《中環博客》專欄中,提到小女兒小豬過海上學困難,即時收到多位讀者回應及指教,禤中怡在這裏與小豬一起向熱心的讀者說聲衷心多謝。

言歸正傳,早前多種化妝品出事,公司內女同事的討論自自然然亦離不開這個對儀容影響至極的話題,秘書小姐Rebecca煞有介事的問禤中怡,化妝品這個行業前景會否從此一蹶不振。據Rebecca行街觀察,在銅鑼灣百貨公司內的化妝品專櫃前,睇的人還是不少,而化妝品推廣員的口吻還與以往差不多,都是主攻化妝品的效果,及提供即時示範作為賣點。故Rebecca坦言看不透這個行業前景?

作為投資人,最忌沒有做功課便發表意見,惟有即時嘗試從網上找找資料,粗略了解行業趨勢才「扮專家」。其中最大發現,是Cosmeceuticals這個概念對行業發展的影響,而個案分析(case study)就可以用美國知名化妝品品牌露華濃(Revlon)以作說明。

露華濃(Revlon)創辦人Charles Revson曾經說過,他並非賣化妝品這麼簡單,反而是為一眾愛美女士提供能夠變得「美麗」的希望。女人買化妝品當然希望變得更吸引(包括一眾單身大長今在內),但露華濃的管理層,好像失去了市場觸覺一樣,與市場趨勢背道而馳。這間股價跌剩1.2美元的公司,宣布要裁員250人,兼且關閉一條針對長者的產品線。該公司預計全年累積虧蝕將達7,500萬至8,500萬美元,認真嚇人。

露華濃目前已經不斷靠發行債券度日,雖然希望利用金融市場提供的財技手法,來處理業務不善的問題,但當中有批票據在08年到期,如果在未來兩年其業務還沒有改善過來,禤中怡粗略估計,這間老牌化妝品公司大有可能出現難逃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破產保護令)的命運。其實露華濃處於這個局面,同化妝品市場近年趨勢改變大有關連。

表面上,女人花很多錢在化妝品方面,但在美國,這個產業的年增長只係2%至4%,所以你要在這個產業賺大錢,就一定要對護膚潮流觸覺敏銳,否則就難有作為。露華濃最失敗的地方是,無發展近年大化妝品公司時興玩的Cosmeceuticals概念,即係用研究藥物的技術同理念研發化妝品,所以近年出現膠原蛋白、Q10這些名詞。而Estee Lauder有一半銷售來自Cosmeceuticals的護膚品,Loreal本身手上亦有The Body Shop、Vichy、Lancome這堆有名護膚品品牌,而且形象上都是以科研公司自居。

至於P&G手頭上的王牌SK-II及玉蘭油,都是玩Cosmeceuticals的概念。連製藥公司Johnson & Johnson,都推出Neutrogena,還未計及不計其數、打正旗號以醫生為號召的品牌,例如香港女士們比較熟悉的Mario Badescu,包裝似足政府醫生供應的藥水,但這隻牌子出名的是防治暗瘡產品。再看看露華濃的產品線幾乎看不出有任何Cosmeceuticals概念的投入,品牌只得一個,該公司亦甚少提到有甚麼科學上的新發明,換言之,化妝品並無科研上的增值,在一個周圍都是整容醫生、纖體廣告的年代,怎樣叫女士們信你賣希望給她們呢!目前化妝品都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產業,如化妝品公司像露華濃般一成不變,不知世界發生甚麼事,那其競爭能力若何,確實不言而喻吧!

(9月28日刊於《am730》)

六間房的神話

拜寬頻普及所賜,禤中怡閒時上網睇視頻(video)分享網站都好方便,用不到一年時間便已經打入全球十大流量的YouTube當然唔會放過喇!在講求「出版民主化」的網絡2.0年代,視頻分享遠比傳統新聞資訊網站更易突圍,不過YouTube始終是西洋片段佔多數,新視頻年代又點少得13億人口的中國大陸呢?原來,內地的上海、廣州、北京各有新創視頻網站,即是土豆(tudou.com)、56.com,同六間房(6rooms.com),並各自已找到第一輪的VC(風險投資基金)融資,其中六間房最吸引禤中怡留意,因為乍看之下,網站logo、介面、內容編排都同YouTube勁似,令禤中怡慨嘆祖國模仿術的厲害。上傳的video方面,呢六間房亦算多樣化,連新鮮熱辣的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免職的中央台新聞片段都有(收費電視的CCTV都食埋),以至外國Madonna的MV也可在此找到,豐富程度及得上YouTube,對內地人更有親切感。呢六間房開通了只有幾個月,從不做廣告,但頭一個半月已經有超過500萬瀏覽量,走勢凌厲,難怪六間房的CEO劉岩可以大大聲話,六間房要做一間比 YouTube還要偉大的公司。

記憶所及,eBay當年風行網上世界後,不久大陸也出現「淘寶網」,而且有聲有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於5月公布《2006年中國C2C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C2C︰Consumer to Consumer),截至今年3月,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共有C2C網上購物消費者200萬人,淘寶網已全面超越eBay易趣。淘寶網在上述3大城市市場佔有率67.3%,eBay易趣只有29.1%排第二。另外,Google成為世界搜尋器班霸後,內地出現了勁似Google的百度(Baidu.com),更厲害到可以在美國上市。無論是拍賣網及搜尋器,它們的介面及版面配置都極雷同,而且「猛虎不及地頭蟲」,內地人還是支持自家的「老翻」製作——哪理它是抄自哪個地方。

說回「六間房」,原來曾有一名來自湖北武漢網民胡戈,將橫掃大陸票房的電影《無極》改頭換面,惡搞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http://www.6rooms.com/watch/5812.html),諷刺導演陳凱歌,放入「六間房」後在內地大受歡迎,期後在今年6月再拍DV短片《鳥籠山剿匪記》(http://www.6rooms.com/hgwatch.php),也吸引大批網友,一度塞爆網站。影片中總司令霸佔鳥籠山,並做房地產開發商,一批人拉布條,寫著「還我綠地、保護環境」,無視陳凱歌的批評,再諷刺《無極》拍攝破壞天池環境。由此例子可見,「網上一夜成名」的例子,在內地比比皆是。雖然國家廣電總局正制定規範網上惡搞短片的政策,可是胡戈仍豪氣地說︰「以後我自己拍攝,自己製作,不放在網上傳播,可以點對點,通過MSN給對方發送。」內地在很短的時間內視頻網站層出不窮,但禤中怡覺得內地容許資訊百花齊放之餘,仍有其死穴,就是所有資訊都離不開政治審查,像胡戈那種敢作敢為的人,又如何在世人前展現中國人的幽默創意呢?

賭出個未來

澳門博彩業的確令人吸引,看看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老闆蕭登艾德森(Sheldon Adelson)較對手早兩年登陸,竟然可以建立起逾千億元身家,在《福布斯》的美國富豪榜中彈升上第三位,難怪個個爭賭牌。不過,要成功不能單靠一幢金沙賭場便可生金蛋,有走中港生意的好友向禤中怡說道,金沙認真識做,絕對北望神州,而且在博彩以外的配套設施也一絲不苟。單單是解決人流便知高低,皆因澳門與內地只是一閘之隔,本來往返相當容易,但要提起大家來澳門的興趣,金沙自然明白「小財唔出,大財唔入」,故此特別安排旅遊巴士接載遊客。好友指在順德已有類似服務,一日都有7、8班往返澳門的巴士服務,當然是免費啦!不要小看這種小恩小惠,旅遊巴士直接到達賭場,即使貪乘免費車去旅行,總也會搏一搏吧!而這正好符合金沙的原意,就是入場賭,便有機會「貢獻」。

為甚麼選順德呢?好友話這個地區的居民「富貴」得很,最好的證明就是午飯時段,但不是香港的1時至2時,而是11時起,即英文的「Brunch」也,由早食到下午,故此在當地食晏就如在中環一樣,就算去普通裝修的茶居也不易有枱,可見繁榮景象,因為大家根本不用急於工作搵錢嘛。由於工業興起,內地地皮有價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好友告之工廠租用地皮面積分分鐘以萬米計,有些內地人單是將農地轉作工業用途,每年便好像「太公分豬肉」般享受成果,有些可獲高達逾10萬元人民幣,試問在內地怎樣才可花費掉,故這些富豪自不然成為金沙的貴客也。機場管理局新近接收珠海機場,其實可諗諗計,邀請澳門賭場霸主開拓內陸包機服務,接載來自上海等地富豪於珠海落機後,直接用「Limousine」(豪華長車)往返澳門。由於內陸線的成本必較國際線為低,而且可開拓新市場,相信比送叉燒飯更有效益。

(9月26日刊於《am730》)

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保母車的市場學

在《am730》寫專欄,不是為了稿費(不怕得罪,《am730》的稿費比以前任何一家曾約稿的報紙、雜誌為低),寫這個專欄的最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可以隱名及暢所欲言,滿足感還是較大的;第二是辦報的施永青,這個人雖然生活在中環名利場,卻從來也口不擇言,正如他近日經常批評其米飯班主「地產發展商」,能夠和這樣的怪人同場表演文章,也是催迫自己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

不過,對於家人而言,寫這個專欄的代價就是減少了一點點在家中的優質時間,尤其是愛女「小豬」 不斷在書房門口團團轉,而我仍在「電腦芒」 前苦幹的時候,這種感覺便十分強烈了。

近日禤中怡與小豬遇上一件煩惱事,就是3歲的小豬下星期便正式轉到九龍塘某幼稚園上學,可是至今我仍然未能為她找到過海保母車往返北角的家。最初禤中怡只因看見小豬愛上這所地方不算大,但環境開放,而且學生們可以四周胡亂跑(小豬當時也跟著人家跑呀跑,還大呼嘩!嘩!嘩!)的學校,卻從來無想過原來港島絕少保母車會送學生過九龍上學的。

要怪只有怪我這個自以為熟悉中環生存文化便足以立足天下的自大儍男,反而忽略了周遭生活細節。記得太太曾經叫我留意交通安排,我還以一貫management的口吻答道,「香港商人無理由有生意都唔做㗎!資本主義社會、自由市場之下,會出現有乘客而無車坐咩!少擔心啦!」香港分區校網制度是不鼓勵跨區上學的,人為地壓抑了跨區保母車的需求,結果,惡性循環下,到有小豬這自然需求時,反而沒有供應,是否這是計劃經濟下的必然惡果?

日子一日一日過去,小豬轉校日期漸近,禤中怡望著太太怨恨的眼神……口中自然不敢再托大,故此唯有想出下策中之下策,就是希望中環博客的讀者們幫幫手,如果知道有任何過海保母車資料的話,請儘快e-mail給我,救救禤中怡及小豬!多謝讀者指教。

社保基金太邪門

隨着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被補,社保基金案終於爆煲,此外,可能有更多人涉及社保基金違規問題,由於現時剛剛開始爆煲,投資者不宜「接觸」社保基金有貨的股票,包括已確認見頂的中國人壽(2628)及早前出事的上海電氣(2727)等等。其實,社保基金除了進行違規貸款外,更不斷憑著優勢炒股。禤中怡翻查資料,自社保基金在3月份在港交所(388)開設中央結算戶口後,該基金以接近「摸頂」價,沽出湖南有色(2626)及上海集優(2345)兩隻股份,合計套現2.6億元,一來港開設戶口,即沽貨套現獲利逾一倍。

此外,基金在5月份更以高位7.05至7.25元,沽售4,410萬股中國鋁業(2600),套現逾3億元,相信接貨者有些更是《香港討論區》的網友,因為該區的網友常大吐苦水,怎樣在高位接貨等,令他們損失不菲。禤中怡心想,社保基金按例只可以進行穩健投資,例如買入藍籌股、甚至美國債劵,收取較國內存款息率較高的回報,那麼為何社保可以再三炒股套現,基金對禤中怡而言太邪門,但沒有人提出這點,現時真相終於大白。不過,股民對社保基金爆煲的壞消息充耳不聞,證明他們對大市仍存樂觀態度,不過上市公司管理層相繼在高位減持股份套現,是股民精還是上市公司早著先機?10月便有分曉了。


(9月27日刊於《am730》)

Tuesday, September 26, 2006

香植球後人出動

近期招股集資上市新股多不勝數,見報稍為少一點,分分鐘會遭人遺忘,除了剛於上周五掛牌的招商銀行(3968)外,將於10月招股的中國工商銀行定必成為市場焦點,難怪其他新股要諗計提高曝光率及知名度。

禤中怡剛揭開一些招股書看看,最新發現本周招股的金寶通(320)來頭不小,雖然並非如招行、工行般吸引一眾大孖沙、或是中東資金入股,即使該公司第二大股東名為梁綺莉,初聽之下亦不覺有何特別,但只要看看她的配偶英文名Heung Lap Chi,原來是香植球家族成員。至於梁綺莉持有該股擴大股份後約23%股權。

講開香植球,他素有「股壇怪傑」、「香大俠」等多個稱號,相信最為人熟悉的是他以近天價出售施勳道23號「玻璃屋」(後曾易名為創世紀)予有「大廚坤」之稱、現任東方明珠創業(632)主席黃坤當年所持的明珠興業,香植球當年以160萬元購入該物業,96年底以5.4億元出售,因而創下了全世界最貴獨立屋售價的「健力士世界紀錄」,該物業輾轉落入許榮茂領導的世茂國際(649)手中。

除了有香植球家族成員為股東外,金寶通亦吸引惠理基金趁上市招股時入股,惠理於國際配售股份中購入約3,600萬股,佔配售股份中的20%,將持有金寶通約4.5%股權,並有6個月的禁售期。另外,禤中怡亦於招股書中發現久違了的前恒生銀行(011)副行政總裁陸觀豪,原來他於今年初成為該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至於金寶通這間公司,主要從事電子控制及自動控制裝置產品,即是差不多講得出的電子產品,似乎都用得上,例如家電中的雪櫃、洗衣機的控制裝置,大型如工商業用控制裝置、保安控制等。過去3年截至3月底全年盈利分別為9,298萬元、1.3億元以及1.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逾三成。至於是否認購得過則見仁見智,禤中怡亦不打算作出任何投資建議。

一人一手=共產主義?

禤中怡上周在陸羽茶室聽見茶客們抱怨,招商銀行又抽唔到:「今次無理由㗎?大陸金融股都好興「一人一手」,今次買唔到真係好激氣!」事實上,由於以往大型國企招股,均採取「一人一手」的策略,個個股民都分到一杯羹,令他們覺得這個分配策略好像是「老馮」(麻煩編輯找更好的字眼)。理論上,抽得愈多,分配的機會愈大,這正是資本主義的特色,若你抽一手便可有一手,他們抽50手才只能有一手,為何不抽一手呢?香港金融市場早已染有共產主義色彩,若長此下去不算是一個優點。

有融資界人士告訴禤中怡「一人一手」的壞處,讀者可判斷是否正確。他認為這種新股的分配方法,是鼓勵投資者不要用孖展抽新股,到最後損失的一定是銀行、證券商與上市公司;因為銀行放款少,利息收入便減少;沒有孖展客,證券商不能透過孖展息差獲取利潤;上市公司方面,認購資金減少,從認購金額所得到的利息收入減少。他提醒禤中怡千萬不要小看這筆利息,以天津港(3382)為例,集團上半年多賺1.69倍至2.04億元,當中9,700多萬元,是5月招股時凍結認購資金1,870億元所得來的利息收入,佔純利比重高達48%!若一人一手,上市公司便不能賺取龐大的利息收益,間接有負小股東所望。因此,這些分餅仔方法還是留給共產國家的股市實施吧。

還有題外話,禤中怡近期發現一個有趣數字,是關於存款保險制的,存保會總裁李令翔先生話,根據2000年的調查,存款10萬元以下的戶口佔總數的84%。據知,現在比例已進一步上升。但這些受保的存款僅佔全港存款總數的14%。(2000年調查的該數值為16%),而據金管局數字,整體銀行存款在2000年1月時為3.21萬億元,到06年7月為4.36萬億元,增加了35.8%,而過去6年本港人口的數目並沒有顯著增加,禤中怡按李先生的數據推論,換句話說10萬元以下的小額存戶的存款增長只有19%,佔整體存款數字愈來愈低外,存戶數目比例反而不斷上升,暗示甚麼事實?便是有錢人在香港愈搵愈多,打工仔的荷包則尺寸難進,故一些分析員用金管局存款數字推論香港人在過去6年的身家如何暴升,可帶旺樓市股市,實在有點兒牽強,身家暴升的依然是有錢人,窮人只有繼續捱窮,正是目前現時香港資本主義社會的特色:貧富懸殊也!

(9月25日刊於《am730》)

廣告怪傑奪CTWCM車牌

上周自創車牌拍賣曲終人散,大家注視的多是巨額成交如「1 L0VE U」、甚至帶有公司色彩的「PCCW」等,至於其他創作出來的車牌可能對其他人的意義不大,受追捧程度自然有限,其中就有一單漏網交易,銀碼細細,但對投得心頭好的買家而言卻是彌足珍貴。

有好友向禤中怡提出一組英文字母組成的車牌名稱:CTWCM,乍聽之下難以即時聯想起甚麼顯赫名稱,或者是代表甚麼的縮寫,最多是前面的C字可能與CHINA,即中國有關,莫非又是甚麼愛國團體組織?好友見禤中怡面有難色,亦樂於開估,原來這些字母只代表一組普通不過的姓氏也,但這些姓氏合併後卻又是一間非同小可的公司名稱,就是「Chan Tsang Wong Chu & Mee ADVERTISING FIRM」,中文就是陳曾黃朱梅廣告行也!對《am730》讀者來說,這間公司或許不感陌生,皆因陳大仁和曾錦程去年曾接受訪問,而這間公司創作過一系列相當經典的廣告,如SUNDAY(866)等,叫人難以忘記。

言歸正傳,究竟他們又要用多少銀両方可奪得這個車牌呢?原來以底價5,000元開賣後,有其他對手曾於6,000元承價,似乎有得爭之際,他們將叫價再喊多一口,即提高至7,000元後,卻再沒有人提價,最終輕輕鬆鬆較底價高四成投得,較那些動輒過百萬元成交額來看,着實節省不少。好友不是「陳曾黃朱梅」的人,不過他估計,以Paul Chan、KC一眾廣告怪傑的個性,自組這組字母作為車牌絕不出奇,料花少少時間去想個車牌號碼,怎也易過想一個廣告吧!不過,正如該廣告公司名稱所代表的姓氏已知,人數絕非1人,那麼又要引發新一輪的問題,車牌歸由那人使用呢?每人輪流使用,還是大打一餐,勝者為王?據聞這個車牌暫由公司名稱第一個姓氏的陳大仁享用,將會放在一部萬事得RX-7跑車上,至於是甚麼顏色等等就不宜太詳盡,最好是大家留意馬路上飛馳的汽車,分分鐘一睹風采豈不更佳!

執笠股翻身?

近期新股熱潮旺盛,已忽略了一些停牌股靜靜地翻身。停牌近三年半的執笠股長城數碼廣播(689)於下周二復牌,聽到消息,該股若注入有色金屬業務,相信會與即將上市的利記集團(637)不謀而合。

不過,近期已沒有執笠股可以透過注資翻身,因為港交所(388)早在2004年,收緊借殼的上市條例,若注入的資產值大幅高於殼股公司資產值,或相等其大部分資產值,便要以重新上市形式申請,不能以借殼方式上市。

長城數碼廣播復牌非易事,皆因港交所相當審慎,例如公司重組可行性有幾大等,往往存在主觀成份,當然要多費唇舌解畫,而該股的重組建議曾遭否決,及後上訴才得直,真是分分鐘白做,難怪該股當年雖吸引3名白武士,但最終僅現有投資者肯出建議書。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融資專家隨即想到很多方法應付這些新規則,舉例目前借殼上市的方法,大多數是由現有上市公司主席與賣方配股或發行可換股票據,收購賣方的資產,由於並不是管理層變動,只是一種交易行為,算為改變生意模式,理論不能算是借殼上市,但實際上已算作借殼行為。

舉例,上市公司透過發行新股,分階段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到整體資產注入交易完成後,再過一段時間才進行管理層變更,這便達成借殼上市的結果。例如威利國際(273)不斷向王兟發行新股,分階段收購焦炭業務,並引入王兟做董事,最終可能達致注資借殼上市目的。不過,長城數碼獲白武士拯救,復牌理論上已不是借殼上市,將來可隨時發行新股收購資產,便是另一個故事了。從另一個角度看,自港交所條例生效後,投資者想買入準備執笠的公司博翻身難度已加大了。



(9月22日刊於《am730》)

Thursday, September 21, 2006

又有對沖基金爆煲

次次有對沖基金爆煲,實會令市場無風起巨浪,嚇死投資者。上次LTCM爆煲都「搞到一鑊泡」,而最近又有另一個對沖基金爆煲,還影響不少正常基金,恐怕這次又會搞出甚麼大風波。

這次爆煲的對沖基金叫Amaranth Advisors,由於他們對天然氣價格過分看好,但最後結果是天然氣價格由去年12月開始,好像食錯瀉藥般下瀉,所以損失39億美金的資產,亦即230幾億港元。現時該公司宣稱同債權人商討怎樣善後,以及拋售手上持有的資產,希望能夠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問題是,這次Amaranth的投資者,不只是一班財大氣粗的賭徒那麼簡單,還有一些退休基金,甚至一些大行的基金。這些大戶的聰明錢這次也不能幸免,把巨資投資於Amaranth。例如摩根士丹利有些基金,就投資逾億美金於Amaranth。估計有不少基金或退休金的表現必會被Amaranth所拖累。

至於天然氣價格跌得那麼厲害,必然不只一間Amaranth受影響,對沖基金連環爆煲一點都不出奇,屆時又不知有幾多基金受牽連。對沖基金爆煲後,必會拋售債券、定息票據、股票等資產套現,下一步肯定會對整個市場有很大影響,還不搞出個大頭佛才怪。其實投資能源期貨這類金融產品,絕對是「高風險到震」,去年中航油的新加坡分公司,就是炒期油期貨,結果炒輸,更拖累公司破產,兼且在當地的老總更要被刑事拘留,要在新加坡坐監。所以如果有對沖基金炒期油、能源期貨之類的投資,散戶最好避之則吉。更重要的是,禤中怡曾講過,現時美國很多對沖基金都是「無王管」,千方百計迴避美國證監會的登記制度監管,而家又多間Amaranth爆煲,為了讓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美國證監會加強管制對沖基金是遲早問題。但在對沖基金這隻「甩繩馬騮」被綁住前,散戶最好小心留意大市,免得被無風而起的三呎浪打沉。

上海佘山莊園居內地十大豪宅之首
《福布斯》早前選出全球最貴的十大豪宅,最豪的是位於英國倫敦西南郊的Updown Court,估價約1.3億美元(約10億港元),而內地近日亦選出十大豪宅。由《世界經理人周刊》與世界地產研究院選出2006年度(第三屆)《中國10大超級豪宅》,上海世茂佘山莊園(圖)以2.8億元(人民幣,下同)高居榜首。十大超級豪宅中,上海佔4個席位,北京、廣州各佔兩席,而武漢和大連各有一個入榜。 排行榜從各豪宅的知名度、投資回報率和業主滿意度等5個指標評估。十大超級豪宅平均價格為6,108萬元,比05年的5,518萬元,大幅提升逾一成,反映越來越豪。

(9月21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Uniqlo登陸港島

曾經有意收購佐丹奴(709)的日本同業Uniqlo雖然已表明短期內無意再提出收購建議,但不代表這間在全球正南征北討的服裝公司會將擴展大中華的步伐慢下來。這間「日本佐丹奴」自從於05年2月正式斥1,100萬元成立全資附屬Uniqlo香港後,並於同年9月正式登陸香港,先在九龍美麗華商場開設首間門市後,一眾哈日族自然喜上眉梢,皆因不用千里迢迢飛往東洋,也可購得心頭好。

經過一年磨練,業務站穩陣腳後,該品牌決定擴大在香港市場的版圖。過海出擊進駐港島,並已物色到新分店位置,將於太古城「開枝散業」。據講新店最快可於12月開張,規模同九龍的門市有過之而無不及,實行自行擴張。或許以為香港市場細,不值一哂,反而應積極在內地建網,但該公司則未見在國內大肆擴張,現時只在上海和杭州設數個據點而已。

要知道賺錢非易,皆因要開店的話,需要的人手不少,而且要一群具經驗的管理層協助其他新人,相信該品牌也明白要培養一隊本地團隊方可執行擴展計劃,故過去沒有採取大量開設分店的策略,在短期內急速膨脹。

能夠稱得上是「日本佐丹奴」,Uniqlo價格定位必具競爭性,不時有產品真正減價(竟然有拖鞋賣19元一對!),而休閒服售價與對手不遑多讓,甚至有些比日本便宜,而採用旗艦店的好處是面積大,客戶慢慢逛,像入賭場般,總會留下多少銀両購買一些心頭好回家。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潘寧曾話過4年內在港開設20間分店,意味團隊擴大,有經驗人手越多,開店速度必加快,相信本地同類服裝零售股要開始加強裝備應付了。

不過,另一日本品牌三越百貨就沒有那麼好彩,未能奪得九龍酒店商場的租用權後(由西武百貨承租該商場),只好黯然撤離香港市場。但所謂一雞死一雞鳴,本地薑,由恒基地產(012)持有的千色百貨則繼續進駐集團旗下物業,本月29日更於大角咀港灣豪庭廣場開第5間分店,面積逾10萬呎,實行提供一條龍服務,買完該集團的樓盤單位後,還要繼續「幫襯」該集團的零售企業。除該店外,據聞恒基正促銷的土瓜灣翔龍灣也會有千色百貨加盟,開第6間分店,絕對肥水不流別人田。

印度文輸入法有前途

幸好有朱邦復在接近30年前發明中文輸入法,結果這個台灣人攻克電腦輸入中文這個難題,如沒有這套倉頡輸入法,恐怕中國人「侷住」改用英文,屆時根本「追唔上」電腦時代的步伐。印度雖然是世界IT強國,但在當地,如果你不懂英文,恐怕便不能享受IT革命帶來的成果,因為印度本來並非用英文,識英文是那班是受過教育的精英。而印度文的幾種字母,本身在電腦顯示都好有難度,目前雖話有印度文輸入法,但現有的輸入法相當麻煩,想要全民受惠恐怕有一定難度。

而最大問題是,印度本身有三大語系,分別是印地、淡米爾和卡納達,怎樣令不同語系的朋友用自己的拼音法,都可以正確打出印度文已相當考功夫。所以印度一直未有自己的電腦文化,而倉頡輸入法則帶領中國人可以用中文玩電腦。不過,最近有間叫Tachyon的公司,發明的印度文輸入法,叫做Quillpad,用26個英文字母,再用日常慣用的拼音系統,就可以輸入正確的印度文字母,可以更容易同朋友通訊。

當然,印度和中國兩個文明古國,之所以可以用自己的文字玩電腦,皆因電腦越來越勁,運算速度越來越厲害之故。在朱邦復發明倉頡時,怎會想到細到連手機都有一套中文字庫,手機的運算能力和記憶容量,還勁過當年的大電腦好幾倍。現時印度人可以發明這種智能輸入法,都是因為今日的電腦速度「快到離晒譜」,連PDA都可以用作睇電影,相信不止是印度文,更難搞的語文將來都可以有比較便捷的輸入法。當然,Tachyon這間公司,依靠同中國擁有差不多人口的印度,市場前景風光如畫,看來印度文輸入法,將會是一塊大餅也。

(9月20日刊於《am730》)

Tuesday, September 19, 2006

魔童出招 挖走蘋果營業部高層

早前在中環Soho午膳,鄰桌是傳媒界的J先生,他曾邀約禤中怡寫財經專欄,但由於當時J先生要求禤中怡要具名發表,經過多番考慮,為免因文章笨拙而得罪人,故最後還是婉拒了。

重聚J先生(他並不知悉我禤中怡的身份) ,話題自自然然亦離不開本地傳媒市場發展,首先J先生以內行人身份向外行人的我問道,如何分析傳媒股的投資價值及前景若何。(老實一點,傳媒股並不是我的投資研究項目,J先生的發問顯然是一種對我投資專業的尊重吧了!)禤中怡雖然每日不斷在計算著不同上市公司的P&L(損益帳)、年度業績、行業趨勢及投資回報等等資料,但過去的經驗告訴我,研究傳媒股表面上並不困難,尤其是香港的傳媒股,大體上只有電子及印刷傳媒,而印刷傳媒中大多都是以報紙、雜誌為主要核心業務的,唱片公司、互聯網、圖書出版這些在歐、美頗為盛行的傳媒上市公司,在香港則並不盛行。

不過,基金經理投資香港傳媒行業的難處,是在於行業內的競爭性不高,幾家龍頭企業已各有山頭據點,從基金投資角度而言,要這些企業因併購、收購、業績大幅上升而令盈利高速增長的機會變得相對困難。若不是中原施永青大搞《am730》,引起星島(1105) 關注而搶先推出《頭條日報》,及小小超李澤楷收購《信報》的話,本地傳媒市場其實還是比較穩定的。對於基金經理來說,正正就是那種花了精神卻沒有太大回報的「雞肋」,有時間還是用來研究一些新興行業罷了。

J先生聽到禤中怡一輪似是而非的劣論分析後,明顯顯得有點不耐煩,更反過來向我爆出一單行內的小道消息。他說近日傳媒行業中,最積極向外招兵買馬的,是小小超的New Toy,當然小小超貴人事忙,自然沒有時間親自出面挖角,但其左右手、在行內有魔童之稱的Morris Ho何國輝,就毫不避嫌地為《信報》揀蟀,其中最就手的,自然是其工作逾10年的老巢壹傳媒(282),J先生以消息人士口吻,向禤中怡說道,魔童先生已成功從《蘋果日報》挖角,蘋果營業部(Sales Dept.) 極高、高、高層Assistant General Manager Allen Yu,已向蘋果管理層請辭求去,另一方面,據講蘋果營業部亦即將出現不大不小的人事變動。

禤中怡聽到這個消息後,直覺上十分合理,由於傳媒廣告行業的行頭甚窄,故就是中環頂級獵頭公司也未必能在行外找到合適人選,況且小小超的慣常手法,就是以高報酬來吸引業內高手加盟旗下,以收此消彼長之效,既可打擊對手,又能縮短本身的業務成長期,盡快使生意踏入成熟階段。J先生還道出魔童先生與Allen Yu的合作關係,話說Allen過去已兩次與魔童並肩作戰,早年魔童在壹傳媒前身壹週刊主理Marketing Dept. 時,Allen已在系內雜誌《賽馬世界》任職廣告部。其後Allen輾轉在多份報章任職(包括《星島》、《新報》、《快報》等等) 。直至魔童第二次進入蘋果任要職時,也再度邀請Allen加盟。

《信報》招兵買馬,是遲早會發生的必然結果,對於整個市場的影響,目前還是言之尚早,J先生還打趣地說,聽聞有集團正在研究出版一份免費財經日報,但是耶非耶,就真的天曉得!但可以肯定的,就是財經、工具型報章市場的攻防戰已經拉開戰幔,行內另一龍頭財經報紙《經濟日報》打硬仗的日子明顯已迫在眉睫。

(9月19日刊於《am730》)

Monday, September 18, 2006

SK-II神仙水出事 P&G不好過

著名的化妝品品牌SK-Ⅱ,被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現含有重金屬。但SK-Ⅱ的生產商,美國寶潔公司(P&G)最初死口都不認產品含有重金屬,但昨日又在報章刊登聲明,指「鉻」及「釹」廣泛存在於大自然,故不排除在原材料或在生產過程中,有微量殘留,但重申在生產過程中,並無添加鉻、釹或其他重金屬,只是答應產品會退貨。這件事令到禤中怡有些大惑不解。

SK-Ⅱ在中國出事並非第一次,去年3月有人控告SK-Ⅱ含腐蝕成分,更連SK-Ⅱ廣告代言人劉嘉玲也差點成為被告之一,寶潔無理由不知SK-Ⅱ已經成為中國政府重點監察的對象,而公司又不對產品加以小心處理。更有趣的是,無綫記者在上周走到銅鑼灣崇光的SK-Ⅱ專櫃,買4款SK-Ⅱ產品交予城市大學檢驗。崇光專櫃應不可能賣假貨,因專櫃應直接向寶潔取貨。結果真是一如國家質檢總局所指,驗到成分有問題。目前情況對寶潔很不利,如SK-Ⅱ的產品全由日本國內工廠生產的話,這或已可說明全線SK-Ⅱ都有一樣問題,若有好事之徒拿去美國進行集體訴訟,寶潔隨時賠過沒完沒了。寶潔主要業務是家庭用品,若然產品予人不安全感覺,打擊更難以估量。

雖然SK-Ⅱ屢屢出事,但如寶潔般的美式大集團,一向懂得來華投資之道,中國政府無理由會搞針對。雖然SK-Ⅱ係日本化妝品,但都是美國公司產品,而寶潔公司一向在中國市場都很「勤力」,甚至在廣州投資設廠,在香港買到的寶潔旗下洗頭水,例如head and shoulders,沙宣等等都是由廣州廠方供應,有些並無直接由寶潔公司引進入香港的產品,像Tide洗衣液,寶潔都在中國設立生產線,主攻中國市場。中國當局究竟與美國寶潔之間發生甚麼問題,令到當局針對SK-Ⅱ,中國那麼多有問題化妝品,為甚麼要重點打擊SK-Ⅱ,背後關係耐人尋味。對投資者來說,除了要搞清楚SK-Ⅱ為何出事,還要看寶潔與中國當局關係究竟有何問題,寶潔如果在中國「搞到」關係一鑊泡,必影響其股價,及對競爭對手英國聯合利華(Unilever)及日本花王有利。

另外,禤中怡對SK-Ⅱ的處理手法亦有小小意見,從最初不以為然,到最後承認產品確實含重金屬,但從來也沒有意圖全線回收有問題產品,雖然重金屬含量非常、非常之少,但畢竟SK-Ⅱ本身是高價化妝品,消費者對她的期望是較一般二、三線價格商品為高的,照理消費者們無理由明知SK-Ⅱ含重金屬殘留也冒著一定風險而繼續購買吧!故此,若是高明的公關策略,就應該自行全線回收產品,給予消費者一個負責任的感覺,待事件查明白後,再重新上市。

SK-Ⅱ的產品,尤其是神仙水,一向是中環「適婚」年齡OL的恩物,SK-Ⅱ在一眾巨星如琦琦、鄭秀文、劉嘉玲力谷下,銷量一向佔眾化妝品牌的前列,但若不把今次危機處理得宜的話,就是再大灑金錢以作宣傳,也可能只是徒然。

台灣百萬人倒扁股樓翻身
上周台灣似乎不斷翻雲覆雨,百萬人倒扁、25萬人挺扁與及醞釀全國大罷工等,像進入一片混亂般,當地居民已人心惶惶,理論上台股應受恐慌氣氛而遭拋售,但奇怪的是台股(加權指數)竟不跌反升,何解?台股在6,800點附近徘徊,預測今年市盈率只有8至10倍,應是整個亞太區股市中最便宜的,較港股市盈率逾16倍便宜一半,難道台灣經濟真的隨倒扁事件顯得非常差勁?

回想起《信報》孔少林兄曾在6月撰文,提及台灣企業大部分業務已在大陸設廠,並以出口外地為主,如鴻海旗下富士康(2038)等,其業務狀況根本不受台灣政治與經濟影響,環球行業前景與內地政策更影響純利,但鴻海等在台灣上市的公司卻仍然受政治影響,故估值竟較子公司富士康便宜!另一方面,內地政府想更多台灣廠家在內地設廠,並積極推出有利台商政策,既令內地經濟得益,亦令台灣企業愈依賴大陸,先從經濟上「統一」,那時不管綠營與藍營當政都要與大陸講和。台灣企業利潤一早與當地經濟脫鈎,故台股在一片恐慌下回升,顯然是有強勁外資看好該區未來前景而不斷入市。聰明的外資為何要買昂貴的富士康而不低吸極度便宜的鴻海呢?

樓市方面,錢多的內地人已率先攻入台灣樓市。台灣尚未對大陸遊客正式開放,嘉義縣一個樓盤「亞洲未來城」在8月首次到內地銷售,不消一個月已被掃光,當中六成買家為上海市民。該盤提供細單位,面積約30米,每米售9,000元人民幣,每伙不到30萬元人民幣。整體平均價雖不算便宜,但外資已急急腳走進台灣樓市。禤中怡所知,台灣樓市一向較封閉,地頭蟲「玩晒」,外資很難進入,港人若有心投資台灣,可從買入龍頭股與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著手。將在港上市的瀚宇博德亦有台灣概念,雖只是線路板廠,或仍會給予市場一個驚喜。記得當年沙士時,香港似是世界末日,股市最終竟不跌反升,是甚麼力量推動呢?現只能事後孔明:強者入市。相信台灣情況與香港同出一轍。

(9月18日刊於《am730》)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從HP主席下馬看公司管治

香港的公司管治制度究竟有幾專業,是一個相對而難有客觀標準來作出深入分析的問題,就是公司董事的權、責表面上確有一套法則可依從,但這套標準究竟是否能緊貼先進經濟體系國家的步伐,絕對是兩碼子的事。

禤中怡近日與美國投資賓架朋友在網上討論了一則震動該國財經市場的大新聞,賓架朋友問這宗新聞在香港財經市場帶來了多大的迴響或討論?禤中怡細意翻查了多個本地財經新聞網站,但提及到這宗新聞的資料可謂少之又少,再一次證明,香港的金融市場雖然在亞洲中總是站在前列位置,但一講到國際視野,則真的叫人大失所望,我不想把責任歸咎在那一個組織或團體之上,但證監會及聯交所(388)是本地金融市場的主要監管機構,她們究竟在研究國際財資市場發展上可有用上多少資源呢?天曉得了!

禤中怡談的美國財經市場大新聞,是惠普(HP)女主席Patricia Dunn因為受到壓力而被迫在明年1月18日辭任HP主席。原本一家世界性電腦公司主席辭職,其影響性大多只會圍繞在國內、甚至業內的小圈子吧了。但Patricia Dunn今次被迫辭官的原因,卻值得研究,據講HP涉嫌以非法手段調查公司資料如何外洩給傳媒機構,手法包括調查人員假扮董事局成員及傳媒人士來取得一些電話通話記錄資料。禤中怡並非美國法律專家,難以評論HP調查手法的合法及合理性,但顯然美國官府對這件事相當重視,更出動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眾議院轄下能源和商務委員會(The Committe on Energy and Commerce)及美國加州地區檢察長等重量級單位來處理這宗被國內傳媒形容為醜聞的調查工作。

而接替Patricia Dunn、即將出任HP主席的原行政總裁Mark Hurd則對外發表聲明,指HP已採取行動保證不當的調查手法不會再運作下去,也不會容許這情況在HP存在。這宗事件的起因是HP公司內部資料向傳媒外洩所引起,但關鍵在於美國財金市場以致監管機構對傳媒知情權的重視。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高層問責觀念及對原則性法規的尊重表現。

一套配合時代發展的公司管治制度,從微觀而言,自然是處理公司運作為主要職責,但從HP今次事件看來,公司管治絕非只談商業運作這麼簡單。我們既然經常自恃是金融之都,反過來看亦有責任把公司管治這個對金融市場影響深遠的課題思考更多,不能永遠只靠跟從外國經驗,以免予人一種不思進取及缺乏自我思考能力之感。

戒毒藥變新毒品
怎樣解決吸毒這個問題,是全世界政府都感到頭痛的。各國政府都是軟硬兼施,一邊出動飛機大炮對付可能同時身兼恐怖分子的毒販,另一方面,又用各種新藥物,希望吸毒人士漸漸戒除毒癮。好像香港政府就在全香港廣設美沙酮中心。不過,如果政府不想清楚,「心口得個勇字」般試新方法,就可能日後執手尾執到手軟都未可解決。新加坡最近捉濫用戒毒藥物Subutex的人捉到手軟,大家就知發生甚麼事。

Subutex是一隻戒毒用的精神科藥物,由英國Reckitt Benckiser公司(即是出品滴露的公司)開發,作用同美沙酮一樣為幫助吸毒人士戒除毒癮。由於新加坡很想盡快解決吸毒這個問題,因此很快就引進這藥品,而且讓私家執業醫生,處方予有毒癮問題的病人,由私家醫生來處理戒毒問題,總好過由政府出手解決。

豈知Subutex本身都有成癮性,而且新加坡有些醫生「不生性」,在處方Subutex上過分輕率,結果不少癮君子不打海洛英,卻走去濫用Subutex,新加坡政府變相向癮君子提供合法毒品,令新加坡政府在三個禮拜前,禁止醫生處方Subutex,正使用Subutex的,經登記後由政府監督使用,無登記而去買Subutex的當藏毒罪處理,賣Subutex等同販毒,在新加坡販毒要處死。但嚴刑峻法下,三個禮拜便捉了50個非法賣Subutex,500幾個濫用Subutex的癮君子,目前政府怎處理這大批人,變成一大難題。

其他國家見到新加坡的失敗經驗,引進Subutex時管得嚴很多,像美國需先填多份表格,兼且索性改用同公司的改良版Suboxone(加入另一些成分防止食上癮),至於原裝Subutex就當然禁用,而其他國家的禁毒當局,真是要多謝新加坡這隻「白老鼠」。所以這個故事教訓各國政府,不要急於求成,因快得煩,咁又有乜謂?

(9月15日刊於《am730》)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Steve Jobs威脅全世界

相信沒有多少間IT公司召開的記者會,比蘋果CEO Steve Jobs親自主持的記者會更能引起投資者,以及競爭對手的注目。因為每次Steve Jobs高調公布新招,都會令到對手疲於奔命,又要「諗橋」,想想怎樣去抄或者應付Steve Jobs的好橋。

這次Steve Jobs又一次發揮令他的對手望塵莫及的本領,除公布極好用的iTunes 7新版,將他自己持最大股權的迪士尼集團旗下電影,全部放在iTunes Store開賣,推出一系列新款iPod,更公布了一樣,不只微軟會「打冷震」的新產品,那樣叫iTV 。iTV樣貌似是一部壓扁了的Mac Mini,可以讓家居用戶,透過無線網絡,或者USB,控制iTunes軟件的運作,除用來觀賞電影,還可以買歌,買片,簡直是甚麼也可以。該產品所用的介面,正是在新版Mac之中,令人眼前一亮的Frontrow,以及Coverflow。明年一月推出的iTV有何突破性功能,恐怕要等明年公布才知詳情。不過,單睇外形同Mac Mini綑綁銷售也不出奇,因為實在同Mac Mini太登對。

iTunes攻入客廳,人人都可用遙控器買片的代價是,除DVD影碟店很快會消失(因為未來迪士尼的電影片,有DVD版就一定有iTunes版),即使有線電視台的VOD(自選影像Video On Demend)服務全部都會收到威脅。

日後你只需託朋友買張美國版或遲些推出的日本版iTunes Prepaid Card,就可以買到美國任何一部最新電影,透過download來慢慢煲好戲,還要now寬頻或有線寬頻(1097)自選影院服務作啥?全世界VOD可能被Steve Jobs「搞到」消失,日後有線電視台最大作用可能只剩下睇波!如果香港的電影人不盡快將電影放上iTunes,相信將會走漏商機,DVD這項發明很大可能變成明日黃花。除微軟目前不知怎應付外,看看Steve Jobs連屋企的電視都吞埋落肚,料很多電影公司會在iTV推出前快快同蘋果達成協議。這次除蘋果受惠外,就是造硬碟的公司可分一杯羹,像Seagate、Western Digital、Hitachi Global Storage(前身是IBM硬碟部門)等,為甚麼?皆因套套電影至少1GB以上,個個都要超大硬碟儲片,不買新硬碟怎算?這三間公司今次要多謝Steve Jobs了。

濠賭股埋牙見真章

濠賭股曾幾何時被視為必勝投資,看新濠(200)股價翻幾番便知。不過醜婦終須見家翁,當各大賭業巨頭紛紛落腳馬交,真正考驗開始了。率先登場的新濠已告訴投資者開賭也有輸的時候,因不再向澳門博彩提供老虎機安裝服務而需作出9,000萬元無形資產減值,及新賭場建設經營開支達3,150萬元而構成虧損。但銀河娛樂(027)昨公布的中期業績叫大家清醒過來。該股大蝕7.34億元,當中為賭牌攤銷達4.95億元,還有行政支出和融資費用分別達1.17億和2.89億元。從簡單數字來看,上述支出於下半年難免會再出現,加上星際酒店10月開張,料折舊支出也跟隨向上。無疑,新賭場開幕後財源自然滾滾來,連主席呂志和在業績發布會上也表明不擔心客源,即使賭場多,酒店多,旅客也增加很多,而逾90%中港同胞絕對是其客源,故不怕競爭。但外國賭業巨人非同小可,搶客難免,奈何固定支出漸增,像電訊營運商般,投入資金不菲,收回成本需時,能否幫股東賺大錢要開始計數。投資濠賭股不能再視作「概念股」,皆因大家已經埋身肉搏。

(9月14日刊於《am730》)

一蚊美金一隻歌玩幾耐?

德國媒體巨無霸集團Bertelsmann AG早前宣布,以16億美金(約124.8億港元)出售BMG Music Publishing部門,而買家就是法國的Universal Music(環球音樂),如果歐盟和美國監管機構同意的話,交易後環球音樂就會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版權擁有公司。

Bertelsmann AG本身是一個由家族基金會擁有的企業,除了英國《衛報》集團外,很少大型傳媒機構是由家族基金會所持有。香港人比較熟悉的相信是做唱片的Sony BMG唱片,因為不少紅星都是由Sony BMG負責出版唱片。至於歐洲最大的廣播集團之一RTL Group,以及美國主要出版商蘭登書屋(Random House),都是Bertelsmann AG旗下的子公司。

Bertelsmann AG目前仍持有百分之五十的Sony BMG,由於Bertelsmann AG未來的投資方向已經十分明顯,就是明明是集團Cash Cow(現金牛,形容為集團帶來現金流的業務)的BMG Music Publishing都出售予其他投資者,寧願問銀行借錢買Gruner + Jahr雜誌出版部門,即是反映這間巨型企業看淡音樂版權事業前途,將現時獲利能力不高的Sony BMG餘下百分之五十股權甩手,相信是遲早問題,但Sony有無興趣買回該批股權就不得而知。

至於Bertelsmann AG不想繼續投資音樂相關業務,很大程度當然因為與被視為網上翻版技術BT大行其道有關,因為音樂事業投資巨大,宣傳、錄音、製作全部都是錢,但今時今日並非每個樂迷都會買唱片,而網上音樂長期維持一蚊美金(約7.8港元)一隻的水位,利潤大不如前,相反傳統的傳播媒體,例如電視、電台、雜誌等,目前仍未受翻版影響,可以叫做「搵到餐晏仔」,故此有投資者願意出價收購BMG音樂業務,趁機出售亦「好正路」。

但歐盟同美國的反壟斷部門,會否批准這宗交易,在目前情況下仍比較難講,因為環球音樂手上亦都有很多音樂版權,如果同BMG Music Publishing合併後,很可能會令到電視台、電台同廣告公司在購買音樂版權的成本方面大幅增加,而網上音樂收費會否跟隨上升亦難料,故肯定有不少人向政府游說,反對這項交易,所以直至目前為止,環球音樂也不能太「老定」,以為這宗交易可以輕輕鬆鬆就可以過關。但這單交易對香港作曲界的影響將會十分巨大,BMG Music Publishing同環球音樂合併,大部分香港的音樂版權由一間大公司代理,是福是禍,真係大家要想清楚。

港島東成報紙傳媒重鎮

免費報紙鬥得難分難解之際,收費報紙亦主動出擊,《成報》近來改報頭兼大賣廣告,氣勢一時無兩,但禤中怡獲知,於1939年5月1日創刊的《成報》即將遷離運作多年的炮台山根據地,準備於11月遷往筲箕灣,傳媒據點又再執位。

自從星島(1105)將大本營從九龍灣移往筲箕灣後,本港報紙傳媒已分布於新界和港島兩大陣營,再沒有報紙於九龍區運作。至於《成報》搬遷後,則可望與星島做鄰居,令港島東進一步成為報紙傳媒重鎮,皆因最少有6份中文報章和兩份英文報章均坐落於該區。


(9月13日刊於《am730》)

Tuesday, September 12, 2006

港傳統品牌 大陸發圍

傳統的產品、老舊的品牌,總是給人黃金時期已過、與潮流脫節的感覺。但硬要改變舊有傳統,踏進新領域,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有超過40年歷史,擁有包括「刀嘜」、「斧頭」等食用品牌子的南順香港(411)亦曾從「盲目擴張」中得到教訓。公司於90年代作出過一些錯誤的商業決定,令公司面對財務困難,豐隆集團(國浩集團的大股東)於97年成為最大股東並開始將公司轉型。通過出售「Computech Holdings」的非核心投資及改善舊有業務的產量過剩等問題,集團重新專注於核心業務發展。禤中怡心知,南順在唯炒至上的金魚缸裏絕不起眼,只是作為投資者,對股份的認知,不應只集中在順應炒風的當炒股,把眼光開放一點也不是壞事。

南順香港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全年業績,純利1.03億元,較去年同期升58%,每股基本盈利42仙。期內,營業額為22.4億元,增長5.7%,經營溢利1.33億元,升39.6%,經營溢利率由4.53%提升至5.99%。南順香港的生意主要由四種業務組成:食品業務(佔綜合營業額的47.3%)、包裝產品業務(佔32.6%)、產品分銷業務(佔15.0%)和清潔用品業務(佔5.1%)。集團的財政狀況持續改善,由去年的淨負債改善至持有淨現金1.24億元。每股資產淨值4.2元。食品業務是溢利增長的主要動力,雖然營業額持平,但經營溢利卻升89.7%。這是因為集團進行了產品優化、轉型,改善了營運效率,加上使用率較高以及原材料價格穩定,有助擴大盈利率及盈利數字。南順的麵粉、食油核心品牌(包括「美玫牌」、「金像牌」、「紅燈牌」及「刀嘜牌」) 於中國國內市場之銷量有3%增長,在香港則佔有麵粉、食油市場份額達45%。

包裝產品業務主要是鋁製「易拉蓋」(在區內有領導地位)及鐵罐的生產,雖錄得14.4%的營業額增長,但經營溢利卻持平。原因是鋁價上升,經營溢利率由8.5%收窄至7.4%。然而,集團預料國內市場對「易拉蓋」 及其他方便包裝飲品、食品的需求將會因08年北京奧運而增加,因此加大了「易拉蓋」生產設備的投放, 以應付需求。此業務或可成為未來兩年,集團綜合營業額的增長點,但要留意鋁價的去向將會是最大風險。

清潔用品業務主要由「斧頭牌」及「勞工牌」品牌產品組成。因05年的基數細,06年的增長特別顯著,營業額升48.7%,經營溢利更錄得200%增長。經營溢利率亦因規模效益提升而獲得改善,由1.3%升至2.7%。產品分銷業務主要集中在香港,由於本地市場接近飽和,營業額略跌2.6%。不過,營運效率的改善仍令經營溢利率由13.0%改善至14.3%。

南順香港已完成改革,從減少財務負擔,到提高設備使用率,再順應潮流變化,優化產品迎合市場口味,逐步令公司重獲新生。南順的暢銷品牌是甚具價值的資產,集團正配合年輕家庭市場的需要,致力發展較高溢利率的產品,如健康食油。綜合經營溢利率由01年的2%提升至5.99%。股本回報率已由02年的2.5%改善至06年的10.8%。集團現把焦點集中於中國市場,尤其成熟城市如廣州、深圳、上海與北京已見成效。管理層舉例,集團於香港出售的麵粉佔業務比率少於25%,其餘超過75%則透過分銷商於中國出售。至於食用油,其品牌已成功進軍華南;目前,公司的大部分銷售額更來自中國。由於國內中產數目上升,在屢屢傳出劣質食品醜聞的大陸市場中,相信優質的食物產品將能從中擴大市場份額。經過多年來的品牌建立,擁有傳統品牌的南順於這潮流應是受惠者。

(9月12日刊於《am730》)

另類方法抽招行有風險

招商銀行(3968)表面上集萬千寵愛在一身,除了香港股民見「招」開眼外,內地同胞亦紛紛透過各種灰色地帶來港開戶。不過,由於認購人數眾多,坊間認購的方法自然層出不窮,除了全家總動員,一人抽1至2手;或者是大額孖展認購等,基於以上兩種的獲配成功率都不高,於是坊間又見認購新股的灰色地帶,但小心中伏。

有證券行朋友告知,首先可以透過證券行的名義認購,然後自己用白表以個人名義認購;由於證券行的帳戶在技術上是屬於該行,不是個人,故好像不會犯了重複申請。不過,在招商銀行的招股書第385頁中列明:「任何重複或疑屬重複申請的可予拒絕。只有身為代名人的申請人,方可提交多於一份的香港發售表格。不過在申請表格上的「代名人遞交」一欄中,需為每位擁有人填寫帳戶號碼或其他識別號碼,否則便會當作個人的申請。」

以銀行或證券行名義抽新股,好像並不會視作個人名義,擁有者只是屬於證券行與銀行其中一個戶口,理論上是不屬於重複申請,可以1個擁有者,利用兩個戶口甚至多個戶口進行認購,中籤率會較高。然而,禤中怡有疑問,即使是經銀行或證券行申請,但銀行亦會用申請者的身份證號碼登記,若與白表的身份證號碼一樣,在電腦核對時發現相同,會否犯了重複申請嗎?

這種認購新股方式在坊間流傳已久,例如中行(3988)招股時,傳聞亦有很多人曾經使用過該招數,用兩個戶口各抽中一手,上市沽出可穩賺茶錢。然而,坊間傳聞歸於傳聞,加上在認購獲配股份的交割中亦可能出現問題,希望各位股民不要「博懵」,以免到時一人一手分豬肉時,自己因犯規卻落得一場空。

遺產稅收唔收有排拗

遺產稅對香港已經是歷史,因為立法會已經通過廢除遺產稅。不過同遺產稅有關的爭論,在美國同英國好像未停過,英國首相貝理雅打算廢遺產稅,但英國工黨內不少人反對。美國共和黨想廢遺產稅,但除非國會在11月中期選舉前通過有關法案,兼給布殊簽名,否則必有變數。因為目前共和黨聲望低迷,好大機會將國會主導權「送番俾」民主黨,而民主黨一直主張建議保留遺產稅。

在英美,目前建議廢遺產稅的理由比香港來得有道理。在英國,由於樓價急升,令到很多低收入家庭,手上物業突然變得好值錢,連東倫敦這類貧民區都樓價飛漲,一旦低收入家庭的戶主「仙遊」,他的家人哪裡有錢支付遺產稅呢?原本劫富濟貧的遺產稅,變成把貧窮戶推至破產這種情況,實非政府高官們的所思所想。

英美都有徵收資產增值稅,你的資產升值,政府已經同你分一杯羹,現時不幸逝世,政府再同你分一筆,極有可能被國民視為雙重徵稅。所以英美廢遺產稅的理由,比香港來得充分好多。不過,正如香港反對廢遺產稅的,係公民黨的大狀。在英美,反對廢遺產稅的,竟然不少是資產豐厚一族。他們認為,如果無遺產稅,讓二世祖坐享大筆家產,即是助長下一代不思進取去敗家,這樣有點不妥。與此同時,不少有錢佬為避免繳付財產稅,才捐財產給慈善基金,而有些好有善心的富翁,亦擔心廢遺產稅會令慈善捐款少一筆。大家應該發現香港的富翁們,同美國有錢佬的分別。股神的兒子從來不會是甚麼波場主角,享受奢華生活,連股神的私人飛機都叫做「不可原諒號」。反而香港富翁們卻把私人飛機視為最潮的身分認同玩物,兩者的層次如何,不言而喻吧。

英國置業甚艱難

講起英國樓價,據英國HBOS發表的Halifax 樓價指數顯示,當地8月份樓價較7月份高1%,反映樓價連續第二個月上升,而前一個月錄得0.3%跌幅。按年計,樓價則升8.2%,較前一個月的8.8%升幅為小。平均樓價達17.9萬英鎊(約260萬港元)。

有樓者似乎應該會十分享受這種財富效應,畢竟自己的物業升值,他日出售手持的單位時,便可獲利多一點。不過,禤中怡探問移民英國的好友,原來於倫敦ZONE4(第四區)置業多年,手頭自住的小小HOUSE(獨立洋房)在不知不覺間已升值一倍,的確替他高興,奈何他卻話:「賣掉後,找另一個單位時價錢亦已升不少,怎樣應付換樓後的新按揭呢?」

不要以為換樓者慘,原來連上車的首次置業人士也叫苦連天。見到滙控(005)於英國推出針對上車客而提供的集體購樓按揭計劃大受歡迎便知道置業難。據當地銀行高級經理同當地傳媒話,樓價上升,首次置業人士越來越難符合置業條件,根據統計結果,更顯示有四分三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同朋友一齊夾份買樓。該經理更指,自去年底推出這類集體置業貸款後,所涉按揭金額更上升50%。滙豐所推出的按揭計劃就是容許最多3個朋友一齊申請按揭置業,而當地有些貸款機構的條件更寬鬆,竟讓最多4位朋友共同購置一個物業,但日後如何分配居住面積,與及一旦出現爭拗時應如何處理就不得而知了。

(9月11日刊於《am730》)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報業的範式轉移

9月入秋的倫敦,梅鐸的新聞集團及出版英國版免費早報《Metro》的聯合報業集團(Associated Newspapers Ltd),正火紅火綠齊齊涉足免費晚報市場,兩大巨人殺得性起,梅鐸的《thelondonpaper》大戰聯合的《London Lite》。而大戰前夕,《國際先驅論壇報》上月初一篇有關歐美免費報紙大戰的報道,加上《經濟學人》雜誌也湊熱鬧出了個震撼業界的“Who killed the newspaper?”(誰殺了報紙)封面專題,一時間又掀起本地市場對免費報紙的注意,一些專欄作者也乘機抽水,引用其中一句德國某報業集團的發言人說話:「We are convinced that good journalism should be paid for. (我們堅信好的新聞是應該要收費的)」,用以證明免費報紙的「罪行」。似乎,免費報紙仍是報業的異類,立足世界金融中心紐約曼克頓的免費報紙《amNewYork》的宣傳句卻是這樣的“Hey, who says a good newspaper can’t be free?”(唏,誰說優質報紙不可以是免費的?)

先驅論壇報作為收費報章,其報道難免有利益衝突,首先它錯誤將收費報與免費報放在二元對立面上,一於有你無我,無視互聯網、電子媒體等對傳統報業經營模式的衝擊。又將免費報統統形容為遷就讀者、多圖少文、不堪一讀的刊物,譏諷老闆賺錢至上。禤中怡心諗,如有人完全不從商業角度來搞傳媒,讀者才更應擔心其辦報動機。社會學家湯馬斯.孔恩(Thomas Kuhn)在1962年提出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科學觀念,說明有時演進過程就如一場革命,新事物的出現若只是偶然打破常規,不足為訓,但當新事物一再出現,便需要以新的創意與思考邏輯來處理,也就是說,需要經常調整我們思考的邏輯,用新的角度看事物,否則我們便沒有能力解釋新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死守舊觀念而落後於形勢。禤中怡認為,近年本地免費報紙的出現,亦算是以收費報紙為龍頭的印刷傳媒(printed media),多年來的一次範式轉移。

發源於瑞典的《都市日報》02年登陸香港時,沒有幾多行內人睇好,因為一直的舊觀念係刊物平嘢無好,免費嘢更唔值錢,讀者不重視,廣告商亦唔會buy。其實當大部分收費報紙發展到每天出紙厚厚一疊又一疊時,報紙收入及盈利已變得主要靠廣告維持(因為一份報紙的零售收入是不夠支付紙張、印刷費及分銷成本,如廣告不振,賣紙愈多反要倒蝕),經營模式已不同以往,以為讀者會因為俾錢買報紙而對其中的廣告另眼相看,是一廂情願罷!

到香港《都市日報》開始賺錢時,人們又主觀地將其成功歸功於在地鐵發行,將打破報界常規的現象以特殊因素解釋,避談免費報的新經營模式是否可行,是不願面對範式轉移現實的典型心態。好了,到《am730》同《頭條日報》在05年出現,一方以商業區派發為主,另一方以入屋苑為主打,各有優勢。據尼爾森媒介的研究顯示,06上半年免費報佔全港報紙廣告開支的比例,已由6%升至10%,今鋪連地鐵優勢的神話也打破了,當大家還在質疑本地市場能否承受3份免費報紙時,這個市場已漸漸壯大,自成一派。

報業面臨的範式轉移,就好似互聯網初出現時,搞網等於燒錢,因為那時只知互聯網可吸引無數觀眾的眼球(eyeball)注意,但賺錢模式仍未出現,免費報情況就如紙上的互聯網,不過經營模式已漸漸浮現,以eyeball換取廣告收入。當然,能否吸引廣告商認為有價值的eyeball,還要看報紙的質素與格調。

(9月8日刊於《am730》)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劉國權惹內幕交易疑雲

唉!唉!唉!點解連有良好企業形象的香港上市公司也出現令人難以理解的問題呢?《明報》昨日報道了佐丹奴(709)的新聞,標題是「佐丹奴主席邊拒洽購邊增持」。文中提到曾有意收購佐丹奴的Uniqlo控股公司FAST RETAILING.,LTD(FR)早於今年6月6日已首度接觸佐丹奴管理層,但聯交所資料披露主席及行政總裁劉國權卻從6月6日開始增持公司股份,大有內幕交易之嫌芸芸。劉國權本身為會計師出身,斷估無理由不明日外間有意洽購會令股價產生甚麼反應,雖然佐丹奴發言人向媒體強調事件純屬誤會,指Uniqlo在6月6日只是打電話給劉主席的秘書,交流經營意見及策略,更強調當時不知道他們有意收購,甚至劉國權正出外公幹。

不過,投資上市公司的原因,就是這些公司具備一定的企業管治外,更有高透明度,比起投資一間士多,最少也知道公司發生甚麼事。FR決定不提出收購佐丹奴之餘,還「踢爆」於6月6日接觸佐丹奴管理層後,於21日及25日曾舉行兩次會議,但查一查資料,佐丹奴未有將此事向各大小股東匯報。雖然FR指兩次會議中,佐丹奴管理層均不願與其作出任何溝通,但大家畢竟有碰過面,即使FR可能未有正式提出收購,但佐丹奴管理層的做法理應也向外披露,這些極有可能對公司發展及股價具有影響的資料。的確,上市公司管理層喜歡話經常甚麼甚麼時間,便收到甚麼OFFER(要約),不能樣樣披露,皆因沒有具體內容,但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透明度絕對是企業管治的主要元素之一。至於劉國權於6月6日至23日期間,多達12度增持佐丹奴股份,令股權由1.54%增至1.62%。面對這種瓜田李下的場面,作為管理層自然掌握第一手資料,即使公司價值吸引,是不是要避一避嫌呢?難得的是該集團只作一個不明交投量上升原因的通告。

面對這種情景,佐丹奴(709)股東可謂先喜後悲,眼見自己投資的股份受這間日本大型企業FR垂青,即使中期業績倒退近18%,仍繼續持有,希望可財息兼收,實行等收購之餘,「收埋」6.5仙股息。可惜,結果是有興趣買家慘遭冷落,惟有另闢拓展途徑。外電指FR已轉向美國市場物色投資機會,反映短期內恐怕不會再費神於佐丹奴身上。至於佐丹奴早前推出的迪士尼T恤被指部分含化學物過高,雖未有定案,但可說是雪上加霜。面對兩大困擾元素,佐丹奴股價因此拾級而下,股東急急拋售股份,連本月11日股票截止日期還等不及,索性放棄股息,沽貨離場免損失加重。該股前日挫11%後,昨再跌1.49%至跌穿4元,收3.97元,短短兩日市值便蒸發8.5億元,股東莫奈何。至於劉主席增持股份會否損手?,對不起,即使最高每股平均價才3.749元,你話賺定蝕呢?

內幕交易在外國時有發生,如有「家政女王」美譽的馬莎斯圖爾特(Martha Stewart)於02年涉嫌進行內幕交易,雖與美國證監會達成和解協議,願意支付19.5萬美元罰款,但在5年內便不准擔任任何上市公司董事職務。她因在02年出售生物科技公司ImCloneSystem股份前,已獲悉該公司的抗癌藥Erbitux未獲監管當局批准,無法推出,消息令ImClone股價大跌16%,但她因提早拋售股份而避免損失。事後她被聯邦調查員在03年指蓄意隱瞞其出售股份的造法屬違法行為,在04年6月被判入獄5個月,證監會當時亦指控斯圖爾特涉嫌進行內幕交易。

(9月7日刊於《am730》)

Wednesday, September 06, 2006

叉燒飯與發財團

隨著永利渡假村今天凌晨正式開幕,澳門賭業將正式走向國際化階段。澳博行政總裁何博士揚言中國人的廚房能煮出世界最好的菜,為旗下賭場免費向賭客贈送叉燒飯,以提升競爭力。

禤中怡並非澳門常客,很難以專業角度來分析業內情況,但有去過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者,都會知道美國人搞賭場的確有一手。

首先,就是如何理解賭場這兩個字,東、西方的差別已相當大,中國傳統賭博的地方,叫做賭坊,業務十分專注,只有一個賭字,而這個傳統,在澳門亦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指賭權開放前)。

但美國拉斯維加斯,由於賭場眾多,故此各出奇謀爭賭客是平常事。他們甚至有不同策略來吸引不同消費能力的賭客。年前禤中怡到美探親,曾經跟著年屆七十的姨媽與姨丈參加由賭場與旅行社合辦的巴士旅行團,當地人稱之為“發財團”,賭場除包食、包住、包交通費外,更向團友派發籌碼,條件是旅客們需在賭場內逗留約4小時,但賭與不賭則任君選擇。而且更有自助餐券奉送,姨丈笑著說,自退休後,去發財團已成為他的每周好節目,而他的戰績則有輸有贏,但注碼不大,亦無傷大雅。

豪客方面,美國賭場就更落本,除以VIP食宿規格送贈豪客到訪外,豪客們還有專用信貸戶口,若需要即時周轉,大可向賭場借錢。據說很多香港富豪也有用上這等服務,並可選擇回程後才還款,但息口如何則不得而知了。

另一方面,美國賭場經營概念包含著很大程度的娛樂、消閒成分,故在娛樂節目上也十分講究,如過去十多年來,亞洲豪客消費增加,亞洲明星便成為了當地各大賭場的歌舞劇院之登台常客。(香港的紅歌星相信亦沒有未去過吧。)而美國當地紅星,更會視到拉斯維加斯登台為掘金之旅,近年最經典者,首推加拿大紅歌星Celine Dion,這位女天后自2003年起一直在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Caesers Palace)賭場登台長駐演出,而且與賭場的演出合約據講長達4年,酬金達1億美元。

凱撒皇宮賭場更特別為配合這位巨星的演出,斥資9,500萬美元(約7.4億港元)興建一座能夠容納4,000人的圓形競技場劇院,並安排70名舞蹈員等,投資不菲。正當她就快完成演出合約之際,原來凱撒皇宮賭場已經安排好接替人選,就是美國明星雪兒。據講她將於08年起開始登場,單是酬金便高達6,000萬美元(約4.68億港元),認真和味!

說回澳門,禤中怡亦聽聞永利渡假村如何善待員工,例如現時永利為員工提供膳食,每日可選菜式最少兩款,還有湯水、牛奶、果汁等供應;且員工餐廳設置電視及音響系統,感覺有如進入豪華西餐廳一樣。相對以往賭場沒有膳食供應,更沒有多少福利。賭場競爭愈激烈,澳門賭場員工們理應得益更多!其實,永利是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城的鼻祖,其靈魂人物是美國西岸賭王、有拉斯維加斯「賭場之父」的史提芬永利。這位猶太裔賭王,在福布斯富豪榜排行第365位,身家估計達21億美元(約164億港元)。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英國文學及商業學位的他,在拉斯維加斯擁有Mirage、Bellagio、Wynn Las Vegas Resort等三家賭場及酒店。

除了開賭事蹟外,史提芬賭王的驚人舉動還有在1997年以3.7億元購得畢加索名畫《Lereve》,及今年5月以7,852萬元投得明朝花瓶,創出同類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並把這件寶物贈送予澳門博物館。
(9月6日刊於《am730》)

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風水輪流轉 DRAM大炒

雖然微軟應該會在明年推出新版Windows Vista,而Windows一出新版,大家都知要升級硬件迎戰。不過,如果你近日想同屋企部電腦加DRAM(電腦記憶體),禤中怡會勸你不如先將錢投資於DRAM工廠這類製造股,分分鐘你所賺的錢,足夠你之後買多好多DRAM。

其實,05年DRAM平均價格大跌約50%至55%,主要受低價電腦衝擊和欠新作業系統面世而令需求放緩有關。但所謂風水輪流轉,根據最新統計顯示,DRAM的庫存日數簡直是歷年新低,現在大廠的存貨最多夠支持兩日至四日,DRAM工廠本身都只可足夠應付六日至八日。通常出現這種情況,過往只在DRAM工廠發生大火之類才出現,目前是聖誕同感恩節訂單差不多要出貨的季節,看來DRAM的價值「有排升都似」。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今次短缺情況非DRAM工廠大火引發,而是不少半導體公司,寧願做更值錢的NAND FLASH(應用於數碼相機、手機的記憶卡類別),而有些工廠更換製造方法後,成功率又不如理想,本來已經令產量跌了不少。更加重要的是,適逢這段時間又臨近聖誕旺季,而Windows Vista以及Mac OS X 10.5又肯定會在明年推出,個個都打算要同部電腦加DRAM,結果當然是DRAM工廠的存貨大減,而DRAM廠商之間的期貨市場已經炒到熱烘烘。如果台灣一早解決DRAM期貨的技術問題,估計成班炒家一早飛撲入市。

而DRAM工廠的經營模式同油公司一樣,無論缺貨與否,生產成本都不會變,故DRAM價一直升,利潤一樣照升可也。製造DRAM的大廠,例如韓國三星、Hynix固然受益,德國西門子半導體部門分拆出來的Infineon AG,已再將DRAM的部門拆出來做Qimonda AG,在8月初於美國IPO,每股13美金,低於預先預期的16美金。目前DRAM出現這種升勢,好明顯買入Qimonda 股份的朋友已執到平貨,難怪Infineon取消賣舊股計劃。市況不好固然是原因,但Infineon的管理層在半導體界很有經驗,他們應該計到分分鐘在年底DRAM價高企時,再拋售Qimonda股票更著數這個道理。

人民幣本月會否與港元同價
港股連升數天,禤中怡發現原因除期指挾倉盤外,人民幣升值速度亦是近期最快。人民幣昨天升穿7.95兌一美元,尾市再創改革匯率機制以來新高,收報7.9385兌一美元,較上周五收市升值1.47分。若每天以相同速度上升,相信月內可升破7.8水平,成為全港的頭條新聞,因為港幣是近廿年以來首次較人仔「便宜」,禤中怡會聯想起香港人「轉數」快的性格,返大陸購物時,立即全數用港元支付,而中港貿易的成本亦會上漲,可能會出現一陣亂子與笑話。

基金朋友話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下周訪華,內地想給他一個見面禮,故將人民幣升值加快,以目前的經濟狀況來說,人民幣升值1%至2%仍可應付得來。對於加快升值步伐,其實本港任總早已收到料,在其專欄「觀點」中指,「7.8元人民幣兌1美元」這個匯率水平只是繼「八算」後另一心理關口,遲早會衝破,並承認市民可能有港元貶值的感覺。當市民兌換100元港幣可能少於100元人民幣時,或會不太適應。昨天升市確認有大量資金流進本港,料為認購招行(3968)與工行外,更為炒作人民幣升值而來,料9月股市會翻天覆地。香港人,請做足準備吧!
(9月5日刊於《am730》)

Monday, September 04, 2006

非洲新星與天敵之爭

看國際經濟報告及分析,對於禤中怡來說,是實際但沉悶的日常工作,但早前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卻令我提起興趣,在網上尋找更多資料,這份報告名稱為《博茨瓦納(Botswana)遠離資源之害?》通常一提到非洲國家,大多一面倒地講及一些落後地區、經濟發展不全面及貧窮等等的社會面貌,但博茨瓦納過去雖然亦是窮國,近年這個非洲南部內陸國家的變化,卻有著180度轉向,更晉身成為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之一。IMF在報告中,高度評價這個非洲小國在反貪污、法治及政府具效率管治等範疇的表現。

其實除了IMF盛讚博茨瓦納外,2004年,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穆迪投資)及Standard & Poor’s (標準普爾)都把這個國家的評估信用列為A級,令博茨瓦納在芸芸非洲國家中,成為投資風險最小的國家。

另一方面,博茨瓦納在今年的《世界人權報告》中,也是48個非洲國家裡,其中11個獲得被稱為自由國家的地方之一。而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的評分中,博茨瓦納也被評定為非洲地區中,最具競爭力的國家。老實的向讀者申明,禤中怡並無去過博茨瓦納,但從手上的資料粗略分析,該國的成功因素可從兩方面分析,首先,天然資源豐富,博茨瓦納擁有豐富的鑽石礦產,佔出口收益達到80%。更重要的,是該國並沒有出現貪污壟斷、致使國有資產非法流失的情況,反而政府以開明手法處理天然資源問題。

如今年初,國際生存組織(SI)便指控博茨瓦納政府,為了讓Debeers到國內卡拉哈里沙漠地帶開採鑽石礦產,而向世居當地的布希曼人下逐客令。國際生存組織帶著世界各地傳媒作實地採訪。若是一些未發展國家,對於這些被視為世界性的抹黑手法,大多會以強硬回應處之,但博茨瓦納卻採取較接近西方的手法,外交部發言人只是反駁國際生存組織把布希曼人的生活「浪漫化」,及從中煽動布希曼人反對政府政策。

要知道鑽石是該國的命脈,這種回應做法,明顯是較為理性及符合世界民情的。而從經濟數據上,博茨瓦納在2003年的統計中,52%人口從事服務業,48.7%從事工業,而人均收入約9,000美元(約7萬港元)。顯示該國的商業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擁有上述種種有利因素,這個國家的前景理應可以樂觀睇好,可惜,相對於利好的營商環境,博茨瓦納亦有一大隱患。博茨瓦納雖然在上述範疇上取得一定發展,但亦要面對天敵威脅—愛滋病,在聯合國及該國政府合作發表的統計預測,由於愛滋病蔓延,在10年內人口平均壽命將會不斷下降,男性將只會活到31歲,女性更只有30歲。

而未來國內的半數家庭裏,將會出現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名愛滋病毒帶菌者,而經濟增長也會被拖累,估計下跌24%至38%。在經濟表現上,博茨瓦納無疑已成為非洲區內新興力量,而且其特點(如反貪意識、講求公共行政效率等)也會對有興趣投資新興市場的投資人士感覺十分吸引,但面對着無人能夠預知及治療的天敵;就是巴菲特,相信也會感到無奈,何況只是如禤中怡般的小角色呢!但從博茨瓦納的情況中,更令如我般的中環一族了解到,反貪、廉潔政府、開明法規這些經濟發展的基礎,已非已發展地區專利,我們昔日賴以自豪的生存之道,更非永久保值的,我們還是努力發掘新賣點,方為上策!

(9月4日刊於《am730》)

Friday, September 01, 2006

德國播客創舉訪問總理

香港傳統傳播媒界近年紛紛以博客或blog來扮潮,但實際上,博客並不是主流。博客本來只是一種自我尋求發聲的渠道,目的是把意見與外界分享。如禤中怡般能夠把博客文字內容刋登於報紙上的,現時還只是少數。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博客在公共空間的活動範圍正不斷擴大,有些甚至已晉身主流傳播媒界裏,而成為傳媒的一份子。另一方面,一些文字博客,更進一步嘗試把文字化為畫面、聲音,Podcast(播客)的出現,正在影響着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發展。

德國人Lyssa Bucher早前便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能夠訪問德國總理的博客/播客。過去雖然法國播客Loicle Mar也曾經訪問過法國內政部長,但今次Lyssa Bucher訪問的對象是國家元首級數,故對博客/播客界內的影響自然更為厲害。

禤中怡從訪問片段中,看見Lyssa的第一個鏡頭,並非是一般電子傳媒慣常的正襟危坐姿態, 或是禮貌周周的面向德國女總理Angela Merkel默克爾對談,Lyssa選擇以手搖德國總理辦公地點的大閘作為開場鏡頭,而英文字幕寫道 "I want to get in!" "You know what?I am going in" (由於禤中怡不懂德文,故只能依靠英文字幕吧了!)其後畫面是總理默克爾帶著Lyssa在總理辦公室走來走去,而鏡頭擺位及取景明顯有著點點業餘味道,但這種另類風格,反而更像你我一般市民的自拍viedo,也越見親切感。更有趣的,是Lyssa的一咪走天涯,整個訪問裏,Lyssa都揸著同一枝有線咪,每當默克爾回答問題時,Lyssa都要一手把咪遞到女總理面前,場面頗為搞笑。

但從另一角度思考問題,為何女總理要接受博客/播客訪問呢?禤中怡估計,答案不外乎是一種政治公關考慮,博客/播客在西方社會屬於一種前衛媒體,年輕人的注意及參與程度高企,對於政治人物來說,年輕族群的認同十分重要,故默克爾能夠打破舊有思維,其政治手腕的高明程度可見一斑。其次,博客部落格可以透過互聯網打破傳統媒界難以跨越的地域界限,宣傳效用之大也難以估量。除了德國女總理接受博客/播客訪問外,美國政府其實也有類似舉動,白宮在去年便首次向年輕博客Garrett M Graff發出白宮記者通行證,成為第一位非傳統主流傳媒工作者,能夠自由出入白宮的第一人。而白宮這次決定更成為了當時美國本土的一宗矚目的政治新聞。不知禤中怡日後會否有機會如外國博客/播客般得到如此禮遇呢?真的想想也開心!

郭台銘,收下火吧!

在香港掛牌的台灣IT公司富士康(2038)(Foxconn)的母公司鴻海集團在IT界都甚具名氣,因為很多大品牌都找他們代工生產,包括近年潮流熱玩的iPod都是由他們負責替蘋果生產的。不過鴻海集團的領導人郭台銘對傳媒的不友善,就快會令全世界都怕了他。

內地《第一財經日報》、以及英美等外國傳媒,近日報道指鴻海代工iPod的工廠,工人經常加班超時,但薪水福利甚低,大有剝削工人之嫌。蘋果電腦收到投訴,怕影響iPod同Mac機形象,立刻派人調查,最後調查報告指指鴻海無剝削工人,不過計算薪水方法不必要地複雜,而計算工時的方法亦唔多可靠,須要改善。

蘋果出了這份報告,原本已經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怎知郭台銘不懂收火,在深圳控告記者索賠3,000萬元人民幣,兼且要凍結記者資產,以為可以對付記者。(但不敢控告中、英、美三國,財政同背景上都好硬淨的傳媒)豈知提出訴訟後,全中國傳媒,加上無國界記者圍攻鴻海,無國界記者還提出要求蘋果派人了解、弄清事件,鴻海惟有稍為妥協,只索賠一蚊,不過中、英、美三地傳媒,似乎要迫到鴻海撤回入稟狀兼道歉,才肯收科。

郭台銘搞到被全世界傳媒圍攻並非第一次,2004年鴻海用同一招式,對付《中國時報》集團屬下《工商時報》的一位記者,結果引發全台灣傳媒圍攻,兼且令一班電腦黑客,發動攻勢轟炸鴻海網站,結果整場戰役維持一個月,在同年12月15日鴻海撤回入稟狀向傳媒投降才能息戰鼓。一間公司如果只係錯估形勢一次,猶可說也。但如果管理層及公關方面經常犯錯,「鋪鋪」變成全民公敵的話就絕非好事。

郭台銘在台灣屬於首富級人馬,做得國際大生意,食得鹹魚抵得渴,禤中怡看來當務之急,還是先找個公關專家處理好企業形象工作才最實際。

(9月1日刊於《am730》)

民企「衝出去」終碰壁

近排陸續有企業公布業績,市場大多數報道大型股份如何增長亮麗,較少報道企業如何虧損,繼東方航空(670)上半年勁蝕17億元,恐成今年最蝕錢上市公司之後,昨天剛公布業績的TCL多媒體(1070),便公布半年虧蝕高達16億元,相等於該公司市值的六成。

TCL衰甚麼?都是前幾年民企流行「衝出去」的後遺症,即收購外國企業,為民族爭光。TCL「戰績」是收購了法國湯姆遜彩電而惹禍。這家法國公司主要業務是經營CRT電視,(即有內膽的電視),但內部持續經營不善,加上歐洲市場平面電視發展快速,取代CRT電視之快令市場始料不及,也更加令TCL不能捉摸。事實上,他們曾考慮將業務轉型為平面電視,但集團在收購方面已花光精力,根本沒有精神與金錢進行轉型,以致流血不止,更遑論帶來協同效應,便需作高達8.65億元的巨額撥備。

當然現階段收購不能帶來協同效應,故管理層預期,現時正在進行重組,由於須與當地工會進行商討,故相信重組需時,希望能於9月底完成。事實上,歐洲當地的競爭者眾多,除了思捷(330)能以香港企業成功進軍歐洲零售市場,基本上成功的上市公司並不多,能夠賺取外滙的生意多數是為外國公司生產貨品居多,故投資者若留意民企從事海外收購,實應避之則吉。

倒扁運動的商機

9月初前往台北旅行公幹,分分鐘見到比看電視連續劇更精彩的場面,因為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動百萬台灣民眾在總統府前靜坐倒扁,同樣又做過民進黨前主席的陳水扁又如何拆招,究竟百多萬台灣人在凱達格蘭大道前抗議怎收科,陳水扁、馬英九、施明德暗中較勁,還有呂秀蓮、蘇貞昌等天王背後的密底算盤,拍成電視連續劇一定收視勁高。

不過場戲未演之前,商機已經滾滾來。台灣過往大型群眾集會,造勢晚會,都是熟食小販搵錢的黃金機會,會場外面甚麼美食都有,抗議群眾大多可以食過唔停,由於台灣本地大型集會最出名是烤香腸,所以這類場合賣的香腸就叫「民主香腸」。有民主香腸這個名堂出現,大家可以想像是一場政治騷,可以製造幾多商機出現。

現時施明德有成億新台幣(約2,500萬港元左右)現金使用,不計現場的燈光音響,最大的商機除了民主香腸,就是現場需要的200個臨時廁所。在假日,20至30萬人在凱達格蘭大道靜坐,人有三急之時,你話要幾多廁所?還有,這次是持久戰,廁所不知租至何時,你話是不是收銀紙收到手軟。之後,施明德話要會場乾淨,因此不鼓勵民眾帶便當,寧願會場提供食水,以及三文治,嘩,大家想想要準備幾十萬份三文治,又係一筆大生意,還有全台灣各地來倒扁的民眾,必要租大批旅遊車北上,又係一筆生意。一場倒扁騷,除了施明德手上的一億新台幣承諾金,更有其他捐贈,旅遊車、標語橫額林林總總,陳水扁未倒台,都至少有幾億新台幣商機等住大家去搶。
所以千祈咪話大型群眾集會影響經濟,阿扁未倒台已經帶來幾億商機,一切睇商人識唔識食腦?點解當年無人諗到用倒董製造商業價值,搵番筆都好嘛。
(8月31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