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0, 2013

保誠成大贏家

一年將盡,大家又要想想新一年的工作和目標,而對蘇黎世保險(香港)的直屬代理而言,也將揭開新一頁。
自於11月突然通知於明日結束由直屬保險代理人提供人壽保險產品及服務,報章甚至用「飯碗不保」來形容這批保險代理,但大家確實關切逾700人的去向,但原來這批好手已被各大保險公司所吸納,不用擔心飯碗問題,而大贏家就是近年積極擴充的英國保誠(2378)旗下香港英國保誠保險有限公司。
保誠竟成功吸納218名(數字是好意頭還是剛剛好便不得而知)蘇黎世直屬代理加盟,以保誠現時逾6,000名代理計,即時增加逾3.6%,與友邦保險(1299)和宏利金融(945)的競爭進一步白熱化。
其實,友邦在港已有逾一萬名代理,如宏利和保誠續膨脹,確可將代理人數迫近至一萬名,望望他們的公司背景,更像英國、亞洲和加拿大代表隊在香港較勁般。
保誠也頗禮待這批生力軍,經已迅速物色了新辦公地點,讓他們重新進駐尖沙咀(蘇黎世的辦公地點也曾坐落於該區),兼且已開班上堂,提供產品資料等,讓他們在新一年盡快開工。
該公司還不忘在聖誕佳節前,替他們舉辦派對,惜才之心可見。當然,面對在不足兩個月內轉移陣地,辦公面積難全部容納,聽聞他們要迫一迫了。
當然,其他代理也零星地投向不同競爭對手,像近期積極賣廣告、屬小小超旗下的富衛,友邦和宏利自然也能分杯羹,但有些年齡非輕的,索性退休可也,真的是塞翁失馬,趁機改寫人生。
不過,這批代理爭取賠償方面只有寸進,聽聞有些代理日後可繼續銷售蘇黎世的非人壽保險,即俗稱的一般保險如車險、旅遊保險等產品。
至於他們最關心的人壽保險等佣金分成問題,亦由原來能分成兩年時間,延長至3年而已,當然,第三年所得的已有限,關鍵是,這類分成日後將如何派發,究竟維持過往按月,還是按季、甚至每半年才派一次呢?
莫非要帶錢打工?其實經已發生,原定於明年1月8日出糧的日子,蘇黎世保險突延至1月28日,難怪他們要準備足夠彈藥,應付各項到期開支了。
其實,蘇黎世保險也不好過,聽聞原本安頓代理的租用物業年期頗長,現今突然騰空一個顯著辦公室面積出來,難免要想想解決方法,聽聞已放風頂租,且看能否省回一筆。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的100周年,禤中怡祝願世界和平,大家健健康康,明年再見。

(12月30日刊於《am730》)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還照於王

上周五香港通訊和電視市場均十分熱鬧,前者由香港電訊(6823)買回以往出售、已變身的CSL NWM,本來足可震撼全場,畢竟188億元的規模,近年在港已少見。
可惜,香港電視(1137)主席王維基只用約1.5億元便贏得傳媒的焦點,無他,該公司拿不到免費電視服務牌照,轉頭在2013年還未完結便出招,向中國移動(941)附屬買入經營流動電視服務的公司。
不過,上述兩單交易均需政府審批,能否通過仍屬未知數,小小超送甜頭,願意將交還部分頻譜的比重由三分一提高至一半,希望獲過關。至於香港電視想轉個圈加入電視市場,坊間馬上劃上政治因素,又有北京開綠燈(因賣家是國企),但又傳港府不發牌給該公司,可能也不想讓其藉此搶食。
當然,以電訊魔童過去的戰績,由打破IDD壟斷,到加入固網市場,處處可見穿牆破壁的決心,並非純粹跟風,轉為迎戰今日香港已回歸的特區政府,禤中怡也祝願他成功上壘,能否勝出難料,但大家可藉此為香港增值。
為何叫增值?電訊魔童很喜歡試新科技,曾幾何時,他經營的固網是採用無線寬頻技術,用大型接收器再接駁大廈,可惜效果麻麻,但很快又轉用傳統地底網絡,並且殺出一條血路,成功建立網絡兼成功賣盤。
直至今日,還記得香港有多少間固網公司嗎?真正投入巨資建立廣泛網絡的又有幾多?
至於流動電視服務好像很新鮮,其實經已有最少5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該服務,部分更已提供服務多年,據研究機構RNCOS預測,在2011至2014年間,全球流動電視用戶將以每年複合增長率(CAGR)43%的速度發展,而直至2014年底,總數更達逾7.9億名,分分鐘叫廣告商重新考慮投放廣告資源的渠道。
在亞洲,當然首推南韓,當地早於差不多10年前,無錯,是2004年已提供服務,反映流動電視服務在港發展相對落後,中移動香港於去年12月10日推出UTV,剛過一周年,提供的竟有印尼語頻道,肯定針對外傭市場,未有好好使用,有趣的是,部分頻譜還可作提供數據傳輸服務,且看王主席如何藉新科技,使用該批頻譜,除流動使用外,能否成功進駐屋內。當然首要先闖過政府一關,而能夠跑出,相信還要靠節目內容及收入來源。
其實,對手亦十分忙,聽聞有線寬頻(1097)還在頭痛,原定今年完成的高清新聞台,可能要延遲至明年才能完工,現在更要增聘人手,處理免費電視服務,究竟他們又有何妙法抗敵呢?

(12月23日刊於《am730》)

Monday, December 16, 2013

霧霾鬥力

甚麼有關香港的排行榜,禤中怡都會望望,當然有些會一笑置之,有些希望可作反省,例如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香港在連續11年居首位的情況下,今年竟然跌一級,不但失去「淡定」會拿的冠軍,而跑贏的上海原來去年排第二,今年總分僅多香港63.28分,而香港總分是16,099.8分。
當然,這個排行榜要評核的範疇認真多,包括10項一級指標、50項二級指標、217項三級指標構成,至於內容大家自行細讀。另一個訊息是,排第三的北京亦進逼上來,明年會否連亞軍也不保?因為只相差1.8%而已。
同在內地打滾多年的銀行界朋友談起,上海近年發展迅速,以往浦東靜悄悄的,住宅更是便宜,但轉眼間已如火箭般升值,像臨江有座超級豪宅,數年前聲稱,每方米十多萬元人民幣,當時能否成交也成疑,但今日已成等閒事。
不過,另一對手首都北京正面對競爭力受阻的難題:霧霾,最大問題是一些政策或基建落後的問題,可利用內地政府強大的行政執行力去盡快解決,可惜天氣問題卻非朝夕能改善,即使北京奧運舉行前,政府曾推出勒令污染源頭之一的鋼鐵廠停止生產的政策,當時看來奏效,煙花製造的「腳印」效果依然歷歷在目。
朋友嘆曰,可惜在北京附近的河北省周邊鋼鐵廠仍然林立,結果問題未有徹底解決。他更話,本來有於首都工作的同事剛榮陞父親,為了小朋友着想,計劃安排他們調往上海進駐,希望能夠呼吸新鮮空氣,怎知霧霾已進襲這個江邊城市,無論遷移與否,也無法避開這種污染。
記得香港空氣污染嚴重情況,曾幾何時成為削弱經濟競爭力的主因!美國商會曾調查發現,93%受訪會員視空氣污染為影響營商主因,亞洲知識管理學院曾指,空氣污染程度嚴重,使很多海外人才都不願意到香港工作、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在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中,曾佔榜首的香港亦跌兩位至第三位,其中基礎建設因污染問題而下跌三位。
相對內地,那麼明年香港在這方面能否扳回些小分數呢?
不過,大家亦可正面看,努力找做電廠廢氣脫硝、脫硫,甚至餐廳油煙設備技術股份,銷售潔能環保車企業,且看是否有投資價值,亦希望政府用商機還市民一口新鮮空氣,否則分分鐘連領導人的壽命也大受影響。
內地早有專題報道,英國的工業革命污染的惡果,產生的霧霾損害當地人,於1952年12月,倫敦上空風力微弱,煤煙難以擴散,不少人染上支氣管炎、哮喘等病,陸陸續續病死的估計逾萬人,真的不想在六十多年後再次重演。

(12月16日刊於《am730》)

Monday, December 09, 2013

改出個未來

今年以來,多間內房股登陸港股市場,紛紛將購入權益的上市旗艦改名,配合集團形象,像深圳控股已改名為朗詩地產(106),股價由被收購前的0.41元,漲至上周五的0.74元,80%回報看來算不錯,但若果於1.24元追入的,恐怕帳面已損失。再看見該股每兩股供1股集資約7.4億元,真不知跟供與否。
至於已買入東力實業多時的招商局地產,終於在上月29日起改名為招商局置地(978)在港交所(388)買賣,股價上周五收報1.7元,較上月28日的1.79元,仍錄帳面虧損。
上周五,名作家梁鳳儀以前隻勤+緣媒體服務(2366)也建議改名「星美文化集團控股」,因為要反映在內地提供媒體業務及提供新企業形象。其實梁鳳儀同黃宜弘賣盤後淡出,已由覃輝為首的股東管理了。
香港上市公司賣殼轉名司空見慣,但有一間上市公司在大股東維持不變之下,在約14年間,原來經已改名5次,而其最新名稱叫恒輝企業(185)。該公司最早名恒鋒集團,但於99年改名為聯網信貸,未知是否配合當時科網熱潮,加個網、.com便有分加,可惜網絡泡沫爆破後,迅速於2001年11月改名恢復用恒鋒集團,擺脫科網包袱。
之後3年該公司風平浪靜,直至於04年又出手,在9月把公司名稱改為中國信貸,本來做物業投資、旅遊業務等,似乎同間公司相關性不大,之後又有信用卡部門等。
以為利用中國兩字優勢,殊不知該公司於07年6月底起,又把公司名稱一轉,成為特速集團,藉以更充分展現其消費信貸業務方向,又將重點建立旗下「Xpress Travel」、「Xpress Hospitality」及「Xpress Finance」品牌。
今年7月,特速集團又建議改名,話要用新企業形象、反映公司之策略及集團未來業務發展。但望著恒輝企業個名,除了與大股東陳恒輝個名有些相似之外,真的看不出有何策略可言。只知直至9月底,該集團中期虧損3,626萬元,而在過去10年,該集團原來也沒有派息紀錄,或許省回多少改名費用之外,陳恒輝也可少收點薪金和津貼等,畢竟在短短兩個財政年度,他自己一個人經已袋下逾1億元了,可能讓小股東收回些少,可能更開心。
內地上市公司或更熱衷改名,粗略從2000年至今,內地A股公司平均每年有逾50家公司改變名稱,或許部分與被購併有關,也有些與配合熱潮跟風,如加科技或生物等名稱。望望資料,原來有間公司名浪莎股份,竟在15年內改名多達12次,平均年多便改一次名,而改名排行榜亞軍的西部資源也改了名10次。

(12月9日刊於《am730》)

Monday, December 02, 2013

歐美投行大不同

2013進入倒數時間,投資銀行賓架的花紅是否有著落也應塵埃落定,而基本薪金亦應有些調整吧!
亞洲區方面,野村證券(Nomura)率先響應日本政府行動,於明年4月新一年度將向當地4,000名員工平均加薪2%,巧合的是,剛好與政府設定通脹目標為2%的水平一樣,而每人實際多落袋的其實只有5,000至1萬日圓(約378至756港元)而已。
歐洲方面,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原來向倫敦部門的中層投行賓架所付薪酬勝當地同業,董事級平均收37萬英鎊(約469萬港元),比亞軍的德銀賓架收33.5萬英鎊(約425萬港元)多10.4%而跑出。
不過,歐盟已由明年起,限制投行賓架所收花紅不容高於薪酬的一倍,避免金融海嘯前只求花紅,不顧風險的惡夢重演。大家都趕尾班車,歐洲銀行監管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數據顯示,英國投行賓架於2012年,收取超過100萬歐元(約1,053萬港元)的人數竟達2,714名,比2011年還多逾三分一,而薪酬連花紅收入計,每人銀行戶口進帳亦大增42%,至200萬歐元(約2,106萬港元)。
至於排第二、三的分別是德國和法國,但人數已縮水至只有212名和177名而已,即使薪酬連花紅收入計,德國賓架所收也不過是相等於基本薪酬的211%,略高於歐盟明年實施的規定。
按數字看,的確已超出規定,但所謂「你有張良計」,聰明的賓架高層自然懂得用其他獎勵方法,避過歐盟的規定,最簡單的莫過於提供津貼,不納入薪酬內,計算時便可將總金額有所提高,而其他非現金部分則包括發行股票及債券等,容許員工於特定時間內行使,或者索性自動轉入名下,屆時要計算時又有空間走位了。
美資行則未受歐盟的薪酬花紅總額Ceiling(上限)影響,開出13、14個月花紅也沒有問題,多少會增強他們吸引人才的優勢。同賓架朋友談起,佢話歐資行在亞洲的員工,「也不會活得比佢(歐洲同事)好」,似乎暗示打歐資行工的,也要面對歐盟限制所帶來的影響,若果單從總薪酬金額的競爭來看,這個因素無疑成為歐美未來爭霸出現的分水嶺。
慶幸的是,今年無論債市、股市、IPO(新股上市)等市場環境不俗,亦沒有甚麼巨型爆煲事件,最重傷的可能只是摩根大通(J.P. Morgan)過去為毒資產而被監管機構罰巨款而已,賓架朋友坦言,對年尾花紅有所期望,當然各部門業績有異,難定劃一標準,但作為VP(Vice President)級數的,12個月花紅相信是基本底綫了,能否達標屬未知數,而未分錢前,賓架朋友忙於準備去歐美走一趟,同當地客戶握握手,禤中怡祝他一路順風。

(12月2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