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5, 2013

同新股計數

嬰兒失蹤,叫人心痛,社交網絡已傳送相片,未知作用有多大,但守望相助的心,香港從來未變。本來特首肯主動走出來呼籲,警方積極跟進,肯定可加分,畢竟香港不能容忍這種情況吧!這類事件一次也嫌多。
言歸正傳,臨近年底,各地新股趕尾班車,下周台灣一口氣有9隻新股搶掛牌,而新加坡IPO(公開發售)市場於上半年才有8隻上市,但下半年走勢已迅速升溫,直至本月中經已有17隻之多,足足比上半年多1.1倍。
香港更勝一籌,計及轉板、介紹形式上市和新股集資在內,已有55隻股份登陸港交所(388),同樣,上半年僅有17間公司掛牌,而轉戰下半年至本月中,經已有38隻上市,相信大家承接股市氣氛好轉,加上退市似乎難即時執行所帶動。
那麼長揸新股有好處?在55間上市公司中,竟然有多達30間於上周五止仍潛水,佔比54%,可謂接近一半一半,但若果押錯注,損失可以相當驚人,當中以1及2月上市的公司竟然全軍盡墨,部分累積跌幅更相當恐怖,如榮陽實業(2078)已合共跌了57.3%之多,今年頭炮的迅捷環球(540)也蒸發了39%市值,而1月31日上市的中鋁礦業(3668)也較招股定價損失37.1%之多。
有趣的是,迅捷中期盈利已下降,榮陽7月已發盈警,而中鋁礦業虧損則擴大,難怪股價難有起色。
那麼上市首日潛水的,又能否逆轉過來?在28隻首日無升跌及收市較招股定價為低的新股中,至今仍然未能浮上水面的有15隻,佔53%,可見機會又是接近一半一半。
為甚麼要提新股,皆因愈近年尾,定必陸續有來,否則除了重新將整盤帳目計算過來外,亦要配合氣氛,特別是美股創新高,大市熱情高漲,再配合內地改革之聲,好像利好因素完全掩蓋,一點看淡的也欠奉。
上周有招股超額倍數稱王的米蘭站(1150)指,大股東獲獨立第三者接洽購股。的確,該股由大股東持逾72%的控制性股權,兼且規模細細粒,而且業務又單一,認真「乾淨」,適合做殼。
該集團大股東兼主席姚君達若能以上周五收市價0.96元賣殼,依然拿回多達4.69億元現金,與近期殼價相若,成為大贏家。
可惜,該集團股價於上周五收市價仍然較兩年多前的招股定價1.67元累積下跌了多達42.5%,其他接貨的股東便捱蝕至今,而累積只收取了3.39仙股息,根本抵銷不了帳面虧損,或許要等買賣真的落實,睇新投資者的功力了。

(11月25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18, 2013

三輸

通訊局最終維持混合式處理3G頻譜續牌事宜,即現有營辦商需把三分一頻譜交回作重新拍賣,除可能引入新競爭者,亦讓現有營辦商再爭奪收回的頻譜,究竟是市場維持現狀,抑或多一間新經營商?禤中怡料中資電訊商有興趣分一杯羹,反正投資額佔整個集團比重不大,相反以本港為主要市場的營運商本身在營運規模已相對處弱勢,計數後,出手競投恐難跟上。
本來這是預期之內,且看數碼通(315)股價在過去半年間由5月16日的13.94元,跌至上周五的8.98元,足足蒸發了多達35.5%,至於還持有固網業務的流動通訊營運商和記電訊香港(215)亦於半年間累跌31.7%,而按香港電訊(6823)上周五收報6.49元計,同期也失去19%,與同期恒指累計微增0.21%比較,明顯他們的表現遜於大市,儘管現有營運商用顧問報告作抗辯,亦難阻政府決心。
政府還刻意表明與電視發牌的機制不同,可惜沒有解釋兩者決定方針不同的原因,無疑令人憂慮政策執行一致性,持續性原則,日後商界恐更無所適從。
估不到的是,政府執行政策不對稱的做法迅速蔓延至保險界這個保守行業。見到蘇黎世保險上周與代理一番折騰後,肯定一句:三輸,公司、代理和客戶均飽受困擾。
禤中怡了解所知,該公司還與代理高層商討明年大計之際,卻改變遊戲規則,確實突然,之後又欠缺善後政策,例如辦公室所簽長期租約亦可能提早結束,是否為此作賠償呢?兼且在不足兩個月內要解決所有過渡問題,顯然與一間穩健保險公司的處理手法格格不入。
此外,因為保險生意非單純買賣交易,與客戶牽涉的時間較長遠,即使純粹改制,客戶定必受影響,因為單靠服務熱線,電話筒的另一把聲音可能次次換人,分分鐘趕客。
那麼其他保險公司又是否需轉型呢?且看英國保誠(2378)上周說,憑藉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年初至今年度,本港保費等值增長達23%,主要反映代理隊伍的生產力。至於宏利(945)指,第三季旗下香港保險銷售額5,900萬美元(4.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因期內代理人團隊進一步壯大,分紅及危疾產品銷售均錄升幅。
藍籌友邦保險(1299)更厲害,新業務價值較去年同期升26%至3.79億美元(約29.5億港元)。最重要的是,該集團於第三季,來自專屬代理分銷渠道的貢獻,竟佔新業務價值的71%,是整體新業務價值增長主要動力。
究竟蘇黎世葫蘆裡賣甚麼藥,無從得知,只見亞洲保險市場有發展空間,偏似急於離場,實在令人費解。

(11月18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11, 2013

變!變!變!

面對菲國遭風災摧殘,禤中怡呼籲大家,齊齊伸出援手,救助他們脫險境。至於馬尼拉人質事件的訴求,當然仍需追究。
言歸正傳,過去一周,環繞身邊的就是「變」,話雖近年尾,似是收爐之際,驚聞蘇黎世保險計劃將直屬代理(Agent)部門的經營模式,轉變為經紀(Broker)的營運模式,影響非同小可。
這間在港有52年歷史的公司前身其實名鷹星保險的英國老牌保險企業,後來才易手至今,亦是罕有同時提供人壽和一般保險業務的企業。
不過,去年8月底,蘇黎世才委任衛志雄為蘇黎世香港人壽業務行政總裁,怎知上月底又委任蔡惠儀接任該職,人事交替都頗為頻繁。
當然,近年爭奪代理戰從沒停止,不管是友邦(1299)和宏利(945),甚至是小小超剛買入的新生意富衛也搶人,難免令市場陷混戰。
那麼前景如何?其實,可能是適應市場環境轉變的新策略,客戶並非購買單一公司的產品,而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超市」式銷售策略也具競爭力。
面對這種環境,可能有危有機,危的是,脫離直屬代理行業,可能加入由本來大頭頭自行組建的新公司,失去蘇黎世這棵大樹,畢竟公司規模大,雖然代理以自僱身份發展業務,但該公司一向提供Loyalty bonus,即按每月所簽生意額所獲佣金,按一個百分比參與供款,意味生意愈好,這類獎金便愈多,分分鐘比強積金更優勝。
至於轉變為經紀公司後,是否成為一個銷售職員,恐怕要看看怎善後,但新轉變可趁機銷售其他公司的產品。據了解,這類經紀公司可按法例銷售最多4間公司的保險產品,的確可擴闊銷售種類和客戶層面。
同資深保險界朋友談起,佢話其實保險公司有苦自己知,過去為刺激旗下代理努力銷售,各間保險公司都千方百計,如藉獎勵等方法提高全年度保費(Total Annual Premium,TAP)等,但從業員往往利用這些「遊戲」,大做生意,當獎金袋袋平安,並符合最低保單持有時間後,便斷單了事,扣除買單成本後,依然有賺,自然樂於參與,可惜保險公司做的卻是長線生意,儘管早計入行政費用等,奈何保單生效時間短暫,怎樣有回報呢?變相白做、甚至蝕做,豈不慘哉?
除了該公司外,見到電腦品牌ACER(宏碁)高層震動,創辦人施振榮親自出山,協助轉型,便知道「變」是商場經營上不能避免的,否則公司只有敗北,可惜篇幅有限,未能詳談,但值得大家去多了解,或許有些得著。

(11月11日刊於《am730》)

Monday, November 04, 2013

請給條生路!

本來無意再寫免費電視牌照,可惜見到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解畫」,的確令人憂心,由自由經濟變成計劃經濟不止,還要讓競爭力削弱。
如果召集人,甚至整個行會那麼擔心有電視台倒閉,倒不如先想想電視台倒閉原因,是本身節目不吸引,或是其他原因。他又沒有提及,究竟如發3個新牌後,是新公司還是現有兩個營辦商會倒閉呢?
大家要知道,新申請的免費電視服務營運商使用的,是通過地底網絡,用機頂盒收看,根本沒有利用大氣電波,在競爭方面已較蝕底。
再者,政府所發兩個新牌的經營商還兼營收費電視服務,日後可共用資源,萬一競爭力不及對手,自然會裁員節流,自然談不上倒閉,政府屆時當然可以理直氣壯指,沒有電視台倒閉,可惜變相進一步養了3個「無人睇」的電視台。
他又提出,按現有電視廣告收入,難支持這麼多間電視台,更加令人撲朔迷離。新電視台加入,自然要想方設法搵客,受惠的自然是廣告客戶,但同時可開闢新市場,且看免費報紙也會用特刊等吸客,「餅」自然能造大,如按目前收入計算,恐怕顧問報告計錯數。
林煥光更用茶餐廳做譬喻,新電視台養逾千人,一旦倒閉,影響嚴重程度比茶餐廳更甚。
望望美國矽谷,去年單是3間大科技企業已裁員多達4.8萬人,而思科系統(Cisco)於8月話要裁4,000人,但只要矽谷保持活力,便有企業吸納人才的需要。
見到這種場面,禤中怡終明白政府如何關心大企業,中小企業才能得以生生不息,奈何有時政府真的不吃人間煙火。
禤中怡仍喜歡買報紙,並且光顧同一個報紙檔足有兩隻手的時光。母親和女兒每朝一早已減價賣報紙雜誌,同便利店競爭,但沒有埋怨,埋頭苦幹。
近日見他們的攤檔所處舊樓開始拆卸,攤檔需左移右動,心暗不妙,經了解後,食環署通知,因拆樓而需搬離現有位置,可惜一個多月來還沒有訊息,要求搬去馬路邊又不獲批准,那麼可以怎做?食環署的回覆是:「休息!」,即暫停開檔。
兩人不知怎好,最終也要無奈地先關門,只有等食環署提供新位置,方可重新營業,至於期間損失的生意,以及日後的生意會否受影響,已經是他們無法可掌握。
今年4月,全港約有400個報攤,而高峰期曾有1,200個,即足足不見了超過66%之多。市場生態和消費模式改變無可厚非,但這種處理小商販手法實在不敢苟同,縱然只是小檔位,莫非要向政府乞句:「請給條生路呀!」

(11月4日刊於《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