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8, 2008

盈警滿天飛

連藍籌股如國泰航空(293)也要發出盈利警告,其他公司怎不死跟,橫豎本身業務麻麻,倒不如趁勢一次過出盡壞消息,索性讓股價空中插水,好過陰乾。

上周有幾間公司講明虧損大增,或盈利縮水而發盈警後,去年底上市的太平洋網絡(543)昨日話人民幣升值而有匯兌虧損。舜宇光學(2382)話產品被壓價、開發成本增加等而令中期純利大減。其實,大家都早已料到盈警陸續有來,特別是那些工業股,畢竟負面消息滿天飛,最簡單的,就是原材料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例湯例水。

有些公司更加添大環境差作為業績差原因,像協盛協豐(707)話美國次按危機令消費信心下降,全球紡織品市場放緩。北人印刷(187)更話宏調政策令印刷機需求減少。禤中怡並非「廠佬」出身,但一向對經營工廠的企業家敬佩萬分,因為要兼顧多方面問題,從採購原料、市場推廣、以至工廠生產流程等缺一不可,甚至要照顧工廠員工日常起居生活,倘若食物不潔,來個集體中毒,生產怎算呢?

整體經濟差,似乎情有可原,但競爭對手也要捱,所以重要的是,在這個市場大餅中,究竟佔有率有否提升呢?簡單而言,企業並非壟斷市場,亦即是可找新生意去彌補失去的部分,況且宏調和次按已不是突如其來的事件,若果並未有努力找新生意應付市場變化,就將責任歸究宏觀經濟,顯示管理層帶領公司面對逆境的能力,應變能力亦十分低,董事酬金相信要減一截,以向股東交代。

除了本業足以發盈警外,早前看麥教授話傳有上市公司投資accumulator而損手,禤中怡卻認為就算避開這一劫,也要看看上市公司投資股票的情況,因為去年股市暢旺,相信投資者實難忍手,奈何股價江河日下,隨時損失多一大筆,這種盈警就最要不得。

不妨以多次公布投資股份的永義國際(1218)作參考,如上半年賣中國中鐵(390)股份賺80萬元,賣工商銀行(1398)股份賺436萬元,但沽中信銀行(998)就蝕380萬元,實質只賺逾百萬元而已。最恐怖的是,該股去年以每股253元買港交所(388)21.2萬股,連同以前買入的,每股平均價也要152元,以昨日收報107.3元計,每股帳面蝕44.7元,還有批平均股價118元買入的中國移動(941)股份,以昨日收市105.6元計又蝕,場面慘不忍睹,惟未披露實際影響。

基金界有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s)的投資物體,即基金投資其他基金,今日上市公司用股東的金錢去買其他公司股票,豈不變成「Stock of Stocks」?投資者買入這類上市公司股份,當然因為相信管理層的經營能力兼眼光,但這種間接投資非本業,公司能否兼顧投資和業務經營亦成疑問,如有多餘錢,倒不如派予股東好過。

(7月8日刊於《am730》)